20.白鶴和茶葉
進城前謝兼沒再和劉奂搭話,一個人端坐着,大概是在思考着剛剛劉奂所說的話。
劉奂雖然來過這裡兩次,但是次次都是匆匆路過,對這裡不是很熟悉。
關城的排查很是嚴格,城門旁邊的告示牌上貼了一大堆人像懸賞,略微一看大多是曾經的土匪頭子。
謝遙和衛奕并排坐在最前面,眼睛掃了下懸賞,并沒有看到他家公子的名姓與畫像。
裴桢倒是對關城很熟,掀開簾子囑咐衛奕進城後往哪邊走,然後開始為劉奂講起了關城的一些情況。
“西山關這邊因為往來商戶衆多,彙集了南北的各色商品,很多東西連烨都都找不到。”
“這裡的白玉梨據說很不錯,待會到客棧了可以去買點嘗嘗。”
裴桢可太清楚劉奂想要知道的東西是什麼了。眼見劉奂聽到吃的來了興趣,裴桢繼續介紹:“這裡的口味偏向于南方,喜鮮甜。”
劉奂一頓問題砸下來:“是比較像南方幾縣的口味嗎?湯汁會不會勾芡啊?聽面館老闆說這邊早上的魚面必須一吃,他說魚面是南邊魚粉傳過來改良的,很好吃!”
“呃……在下隻知道這麼多……”
裴桢不是好吃之人,在遇到劉奂這麼個挑嘴的人之前他一向不關注吃食這些東西。
在和劉奂交流之前,他也不愛談論吃食,他下意識覺得,就劉奂這麼個上位者,假如談論起吃食必定會往愈發精細繁雜這方向去的。
然而在見到劉奂有事沒事就和烨都各大面館飯店酒樓的老闆唠嗑後,裴桢就改變了自己先前的想法。
曆代喜歡在吃食做文章的貴族不是沒有,反而很多。但是像劉奂這種混迹市井百姓家的,那實屬于少見。
二人有說有笑,反倒将謝兼冷落在了一邊,
就這樣,一行人來到城中普通一客棧。
西山關裡沒有謝家的勢力,謝兼身無分文。他估計是要跟着劉奂他們去往下一個城鎮才知道是否能還上劉奂的銀錢。
劉奂倒是看出謝兼其實是不好意思繼續留着,她壞心眼地沒有提這事,裴桢看出來了,想要說說,目前不好說起此事。
裴桢覺得謝兼實屬是不适合和他們一起走。
謝兼要不要走這事還沒有被擺出來說個定論,劉奂就以看熱鬧為由,帶着衛奕出門去了。
裴桢隻得私下找到謝兼,問他是作何打算。
謝兼仍然沉浸在劉奂那一番話裡面沒出來。
“我想與蘇晨公子多交流些時日。”
謝兼第一次遇上劉奂這樣的人。
大膽,肆意,看似遊戲人間,卻說出震動人心的語句。
裴桢不好明說劉奂的身份,不過他倒是明白謝兼想要與劉奂進一步深交的心,劉奂眼中有着極遼闊的天地。裴桢對她感興趣,江臨江丞相對她感興趣,謝兼對她感興趣再正常不過了。
此刻裴桢多少有點慶幸自己與劉奂站在一方:“蘇公子他與你不适合相交,你與他身份有礙。”
謝兼漸漸回過神來:“他家有人是朝中重臣是嗎?他自己也對烨君忠誠是嗎?”
裴桢沒有回答,默認了謝兼的說法。
謝兼則是搖頭:“不必擔心,我隻是希望同他多聊幾句罷了。等他什麼時候親自開口趕我,我再離開吧。”
謝兼頓了一下,又道:“我現在有點好奇,那位烨君到底是什麼人物了。”
二人此後都沒有說話。
劉奂帶着衛奕在關城逛了一圈,她們沒有第一時間去守城軍那裡,而是去市場慢慢走過,聽人們叫賣說話。
西山關的一把手,劉奂記不住具體職務,隻記得是一把手,姓李,與朝中那位被劉奂嫌棄是牆頭草的李太尉是一家。
為人較為機靈,被推薦為西山關的守城官。
他的二兒子叫李玱竹,名雪,為人品格高潔,最喜風流之事。人稱雪鶴公子。
據說雪鶴公子每月有幾天廣邀文人,在西山關東邊的竹溪亭大擺筵席,就算沒有邀請函,能對上雪鶴公子出的對子,就能進去。
好巧不巧,最近的筵席在明天。
“公子是說……希望在下帶您去那個筵席?”
劉奂把這事才說了一半,裴桢就知道劉奂是什麼意思。
據裴桢了解,劉奂不應該是對這些風流才子的集會感興趣的人。更何況這種集會八成會罵上劉奂本人幾句暴君。
劉奂點頭:“是這樣沒錯,我有點好奇這種筵席上都是吃的什麼菜肴。”
果然,劉奂這想法才是返璞歸真了。
不過這倒是沒什麼大不了的,裴桢便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