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奂突然覺得頭皮一緊,想起了自己曾經三年級那個格外嚴格負責的女班主任。
那女子這才意識到自己該介紹自己:“哦,我是徐家大娘子,這片坊市是我家的。”
好家夥,原來是富婆姐姐啊!
徐家大娘子又繼續道:“您身上的佩玉是這裡很少見的青田玉,這種玉很少作為玉佩的,産自更北方。而這位公子身上穿着的衣衫,紋樣是北方所流行喜愛的。”
“故而我猜測,二位來自北方。”
她看着劉奂的玉佩和裴桢的衣衫。
徐家娘子笑吟吟的,教人讨厭不起來。劉奂也不開口,但是也沒說什麼其他的話。
裴桢和她多少有了些默契,知道劉奂此刻怕是并不想和人說話,但是又想聽聽對方會說些什麼。
果然,劉奂隻是稍微颔首,沒有多言,目光看向裴桢。
“大娘子猜得沒錯,我與同伴确實是從北方來。”
裴桢接下這位徐娘子的話來。
“不知大娘子尋我二位有何事?”
這位徐娘子明明眼眸一轉如同狡黠的狐狸,卻爽朗一笑:“二位合我眼緣,不妨去小坐一番,品茶幾盞?”
她指向了不遠處一座風雅别緻的茶樓。
裴桢剛想拒絕,劉奂就扯了扯他的衣角:“表哥,我們不妨去看看?”
等下,劉奂怎麼開始裝起來了?
那位徐娘子臉上笑意更加深厚,而他面前的劉奂表情清澈又愚蠢,裴桢頓時一陣失語。
去就去吧,總歸他們兩個大男人不會吃虧,而且劉奂那模樣應該是有什麼打算的。
裴桢隻得點點頭,跟着去了那座小樓。
在這裡出入的皆是書生模樣的人,拿劉奂的話來說,看起來都有幾點墨水在肚子裡。
小樓一進去便是複式的大堂,種着幾壇蘭草。正中間是一堵白牆,白牆上留着不同人寫下的墨迹。
徐娘子領着他們二人一進去,便遭到了一衆人馬的注視。
看來這個徐娘子在當地是個相當有名的人。
侍女們領着他們一路向深處去,一道道淡青色的帷幕将這裡掩映得格外清幽。
一路過來,房間名稱也都是些風雅的詩詞。
最後他們來到一間名為“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的雅間。
其間格制多是為了仿照古意,竹簾,小案,蒲團……此地甚至是跪坐。
徐娘子挽起衣袖,不急不徐地握起茶具,為裴桢和劉奂煮茶。
時人熱衷仿古煮茶,裴桢也喜歡,次次劉奂去找他,他都愛煮茶來招待。
劉奂則是喜歡現在所說的新式茶,好像東西越新,她就能和曾經的世界靠得更近一點。
煮茶這個過程很能讓人靜心,如今許多的風雅之士都有這樣的愛好。
一時沒人說話,徐娘子和裴桢都在看着汩汩冒泡的小鍋,而劉奂則擡頭見那氤氲的水汽。
陽光從竹簾縫隙透進來,顯出清晰的光路,複現着劉奂在化學書上學到的,膠體中的丁達爾效應。
“請。”
徐娘子倒了兩盞茶給他們。
劉奂舉杯細品,她感覺吃不出什麼不一樣的,裴桢煮的茶味道偏淡,徐娘子煮的這杯茶味道更濃。
劉奂常常帶着茶,她隻喜歡聞那茶香,而且她什麼好東西沒嘗過。
有一點點回甘,但是很微末了。
“大娘子這盞茶很了不得。”
煮了十幾年茶的裴桢還是分得出好歹的。
徐娘子展顔一笑,又同裴桢互相誇贊了幾個來回,才逐漸說明自己的來意。
“其實……我有一事,近來十分煩惱。在街道上見到二位客人,我便知道二位定能替我解決此事。”
果然這茶不是白喝的。
劉奂雖然這麼想,但還是誠實地繼續細品。
果然聽人說事還是嘴裡有點吃的比較習慣。
“自然不會教二位白白出力的,事後也會給二位滿意的報酬。二位先聽我說完,接不接受我這所托都由二位決定。”
接着,徐娘子将一件五十年前的故事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