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結束後,得半個月的時間才能放榜,黛玉已經完成了林家的祭祖工作,因擔心京中女戶的事情,因此黛玉并不等放榜,便準備直接往京裡趕。
不想黛玉的成績先于黛玉本人,提前到達了京中。
“老何,各省童子試的成績出來了嗎?宮裡派人來問了。”禮部尚書杜若問到。
“怎麼又來問了,尚未齊呢,還差兩個省。”禮部侍郎何時書道,他剛拿到各省陸續送來的名單,心裡有些納悶,宮裡這都派了多少個人來問了,今年是皇甫明柯繼位後的第一次童子試,明年的正式科舉考試也是皇甫明柯繼位後的第一次正式科舉,“當今這麼關心童子試?”
“誰知道呢,要是有了名單,記得給我一份。”
“遵命遵命,诶?江蘇省的這份名單有些奇怪。”何時書正翻看着今年的學子情況,卻被名單給吸引住了。
杜若見狀便探頭來看,一時也愣住了。
“女?!”兩人異口同聲驚訝道。
兩人仔細檢查了一番,發現不僅是第一名,第十七名的王重碧,也标注了女孩兒。
不多時,崔鳳儀便拿到全國各省通過童子試鄉試的名單,全國不多,不過三百來人,其中,江蘇省的名單裡,第一列便是:姑蘇林綿,年十歲,女。
“童子試鄉試的成績有了!”皇甫鎮波拿到名單後,急匆匆去找林曠。
“我看看!黛黛是不是第一名!”林曠從書桌上擡起身,一把從皇甫鎮波手上拿過那張單子,心滿意足的在第一名找到了黛玉的名字,一臉驕傲,“我就知道!”
“令姐果然厲害!”皇甫鎮波也點點頭道。
今年江蘇省童子試考出了兩個女秀才,其中一個還是江蘇省的解元的事情,很快便傳遍了京中。
賈府裡,寶玉興高采烈的尋到賈母房裡。
“老祖宗,我今日可聽得一樁奇聞!”
“可是什麼大新聞,竟然惹得你這般着急。”王熙鳳等人正在賈母處抹骨牌,見他滿頭大汗,一邊叫人給他端茶擦汗,一邊揶揄道。
“可是件大稀奇事呢,江蘇省今年童子試,竟然出了兩個女秀才,其中一個,名字喚作林綿的,還是個女解元呢!真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你可别瞧我不讀書,哄我吧,沒聽過哪家姑娘還能參加科舉考試的,老太太聽說過沒?況且今年又不是科舉的大年。”王熙鳳笑道。
“這倒是你見得少了,今年舉辦的不是正式的科舉考試,是童子試,不過全國就取三個人罷了。”賈母道,“卻沒聽過姑娘參加的,寶玉你别是聽岔了吧。”
“這可冤枉我了,外面都傳遍了,江蘇省出了個女文曲星,跟林妹妹一樣姓林,還有另外一個姑娘,叫王重碧的,真真是巾帼不讓須眉!”
“那女解元,叫什麼來着?”賈母摸着手裡的牌,問道。
“林綿,姑蘇林綿。”
“……那就是你林妹妹了。”賈母心裡五味雜陳,又喜又憂,喜的是黛玉才能出衆,雖然是童子試,可是拿下了第一名,十分長臉;憂的是作為女子參加科舉考試,本就是父母雙亡,隻怕未來不好找夫家,沒有好的歸宿。
賈府衆人皆驚訝不已,姑娘家的名字在出嫁前都不會多提,府裡衆人也隻知道林姑娘小名黛玉,卻不知道黛玉大名叫林綿,更不知黛玉竟偷偷回去考了個女解元!
“真不愧是老太太的外孫女,這是要給老太太蟾宮折挂回來呢!”王熙鳳第一個反應過來,當即奉承道。
“林妹妹能得如此殊榮,想必是下了不少苦功夫呢!這世道,女子着實不易!”寶玉感歎道。
“不知林姐姐怎麼參加的這童子試。”探春則問道,心裡也暗暗好奇,湧出些想法。
“等林丫頭回來,可得好好審審她!”寶钗道。
“老太太,那我們是不是也能報名參加呢。”惜春滿臉的激動,她雖養在榮國府賈母身邊,但是身上一直背負着甯府的名頭,而甯府在外界眼裡,十分混亂,因此她的未來十分沒有希望,當下,如果有參加科考考試,往外走的機會,那她的未來,會變得十分不一樣。
“等林丫頭回來,你們好好問問她。”賈母内心憂喜交加,見孫女們都十分躍躍欲試,一時也不好多說什麼。
“好呀,以後你們可就都是解元、狀元的了!可恨我不識字!不能也去給老祖宗折幾隻花回來!”王熙鳳與衆人打趣道。
待黛玉回到京中,林曠早帶着林府的人等在碼頭。賈府也早派了人馬等在一邊。
待黛玉的船一靠岸,林曠就急匆匆的上船去找黛玉,手裡捧着早煨在一邊的燕窩粥。
“黛黛,餓不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