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青道:“沒錯。他出身的一等世家程家是儒修世家,族人基本都是水靈根占優勢,愛好詩書,鑽研儒修功法,擅長水系法術,修儒道。他父親程閣主今年才不過四百餘歲,是一位天水靈根的儒道大能。”
提起程閣主,蘇長青臉上不禁露出一些敬仰和神往之色,似乎對程閣主非常推崇,道:“程閣主二十歲築基,不足百歲就結丹,二百餘歲已經修到金丹中期,三百餘歲就已經達到了金丹大圓滿的境界。
三十年前更是已經碰到了結嬰的機緣,領略到了元嬰期的一些神通,進入了半步元嬰之境。那是一位,無論修為還是氣度,都很是出色的天才。”
然後,他臉上又露出一些遺憾和複雜,道:“若非因為程勳之事,程閣主怕是早在三十年前就結嬰了,我青雲宗怕是早在三十年前就會多出一位元嬰老祖了。”
瑾甯和蘇景庭聽着,都各有所思。瑾甯心道,程管事既是出身儒修世家,又有一位這麼出色的父親,從小耳濡目染,想必對儒修之道也很是推崇,想要像父親一樣走儒道。
所以他才不想成為劍修。但是,他偏偏又是金靈根占優勢的靈根。
儒修之道,她亦曾有所耳聞,和她前世的儒家有些相似。
這裡的儒修也講究博覽群書、鑽研經典、上體天意下察人心,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1]為修行宗旨,養浩然正氣,修君子道。
儒修有為古聖先賢繼承絕學的宗旨,所以他們往往掌一宗藏經閣,司宗内傳承教化之事。
儒家認為“夫水似乎德”[2],這裡的儒修也有類似的觀點,所以,儒修多以水靈根占優勢的修士為主。
其次,也有一部分儒修是木、土靈根占優勢的修士。
金靈力鋒銳、火靈力暴烈,這金、火靈根占優勢的修士,倒是的确不适合做一個整日與書籍打交道、以傳承教化為職的儒修。
不适合做儒修卻要做,這難道就是程管事多年堪不破瓶頸的原因?
像他們修士,有靈根才得以修真,輔修功法、技藝之類也就罷了,主修功法的選擇自是應該以優勢靈根為主。
程管事不知是實在對劍道無感、對儒道太喜愛,還是對自身太有自信,竟然放棄主修優勢的金靈根,而主修純度低的水靈根。
他的這種做法,無疑是放棄了自己的優勢,而去攻自己的弱處,是自己給自己的修煉之路增加困難。
他又不是像她這種身懷先天之氣的先天之體,悟性雖好卻不是絕佳、能到經常頓悟的程度,又不能像她這樣可以靠自身體質純化靈根,那自然就不可能比得過同期主修自己優勢靈根的天才。
接下來蘇長青的話驗證了她的猜測,蘇長青接着又說程管事,他道:“程勳既然出身儒修世家,又有程閣主這樣一樣出色的父親,從小也是博覽群書,對儒道非常向往,自然想和父親一樣走儒修之路。
隻是,測出靈根之後,他偏偏是以金靈根為主,并不适合修行儒道。
但儒修修的是文道,一向視體修、劍修等武修為莽夫,程勳既然出身儒修世家,他自然也不想去做一個他眼中的莽夫。
加上他自幼聰慧、悟性極佳,且有過目不忘之能,所以,自有一番傲氣,覺得哪怕不主修純度更高的靈根、主修水靈根,也會有所成就。
所以他拒絕拜越真人為師去修劍術,而是選擇和他父親一樣做一個儒修,修的也是主修水靈根的儒修功法。”
聽到此處,蘇景庭臉上不禁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不禁問道:“依後來的結果來看,可是這管事當初的選擇錯了,他其實不适合成為儒修?也不适合主修水靈根?”
蘇景庭想問的亦是瑾甯想問的,她不禁也把耳朵豎得高高的,等着聽師尊的回答。
蘇長青略略颔首,道:“庭兒猜得不錯。他本是金靈根純度比較高,水靈根純度卻不如何,放棄純度高的靈根而主修純度低的靈根,修為進度必然是不怎麼樣的。”
蘇長青又道:“但他偏偏是個心高氣傲、不肯服輸、把臉面看得比天重的性子。
明明是上好的雙靈根資質,金靈根純度比較高,卻因為主修純度低的水靈根,修為進度要落後同期的天才一大截……”
瑾甯若有所思道:“所以,程管事本就因為主修純度低水靈根的原因,修煉速度比不上同期的天才,而因為自身不肯服輸、重視臉面的性子,心境也逐漸出現了問題?”
蘇長青略略颔首,道:“正是如此。甯兒此次在藏經閣頓悟的經驗,對他來說倒的确是最為相合的,他悟性又極好,能讓他頓悟一番,倒也不足為奇。
他向甯兒請教,倒真是找對人了,甯兒的确是他的機緣。隻是,他在藏經閣當衆向甯兒請教,卻是不妥。但是,若是要他來青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