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聲突然問,“我記不得事,關于兇手你們知道多少?”
“我就記得昨晚廣播突然響起一則播報,說是标本室内發生命案,要封鎖醫院抓兇手。後來就是每隔一段時間會播報抓捕行動,接着就是宣布抓捕結束,兇手仍在逃亡中。在走廊的時候,是我第一次見到那些鐵皮NPC把偷藏手術刀的人當兇手抓走。”焦皓晟把自己記得的事一股腦兒和盤托出。
嚴露曦隻是搖頭,“我就更不知道你們說的兇手是什麼了,我一直卡在樓梯的牆裡啊。”
大多數時候,她隻聽得見電視機裡的熱身操和粗線條小人的加油聲。
于聲追問,“屍體呢?沒人見過?受害者是誰?也不認識?”
兩人具是搖頭。
沒見過,不認識。
“我明白了。”
于聲終于得出了足以說服自己的理由。
“殺人魔殺殺殺”乍一看是個極其可怖的病症,但在這個遊戲裡,面前的兩個玩家見過最真實的恐怖來自鐵皮人NPC而非沒有實感的殺人魔。他們沒見過屍體更不認識被害人,全憑字面上咂摸出的危險,或許不足以抹殺自己因出手相助而在他們眼裡形成的濾鏡。
沒有切膚之痛,何來刻骨驚懼。
何況,自己長得十分優越。
倒不是自戀,人的判斷很大程度會受到視覺影響,無論公平與否,出衆的相貌就是會成為與生俱來的優勢。相貌出衆的人,在弱小時更容易淪為他人争搶的誘人獵物,在強大時則天生容易取信于人,自帶影響力。自己長得好,實際也像個好人一般給予了他人幫助,這兩個元素足以讓自己列入強者的情形,在他人眼裡形成固定的正面印象,随之産生信賴感。
再說了,人是現實的生物,如此極端的情況下,如果有人展現出了貴重的價值,那麼“殺人魔”的标簽又算得了什麼呢?
“好吧,即便如此,我與你們認識才多久?你們也别太輕信于人了。”
被信賴的感覺不糟糕,但該提醒的也不能落下。
一個有着“好好好”好人症候群的麻煩病症。
一個曾經與不懷好意的人結伴并一度将此人當作最聰明的同伴。
于聲突然覺得亞曆山大,轉頭看向最後一位尚未上場的辯論選手,問,“你又是怎麼說?”
我看的出你好像什麼都不怕,就随口問問。
灰保持着優雅的微笑,隻說了一句話,“您不是兇手。”
“哦,你也相信我?就因為你認識我?”
灰但笑不語,敷衍的聳聳肩。
“您好像不希望别人過分相信您,為什麼?得到他人的信賴,行事會方便許多,您為什麼會不喜歡?”
于聲歎了口氣,随口答,“可能我辜負過别人的信賴吧。”
灰觀察他片刻,若有所思的從懷裡掏出一本書,随意翻找了會兒又寫了幾行字,最後啪一聲合上書本,鄭重道,“他人的信賴或許會成為您肩頭的重擔,但也能成為您前進的力量。”
于聲正感慨灰說了句人話,就聽對方精辟總結,“您要不要試試負重前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