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風起思華年 > 第2章 太後賜婚

第2章 太後賜婚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文華殿殿選那天,早上天還沒亮,元慧就被芸香叫醒,沐浴更衣,梳洗打扮。

過不了一會兒,經過衆人一陣忙碌,剛才那個一臉稚氣的元慧已經不見了。隻見鏡中人,身披五彩霓裳、濃妝豔抹,隻是頭發還披散着,元慧擡頭看着鏡子裡的自己發起呆來,小宮娥拿着梳子走到元慧身後。

元慧見了,暗暗請求:“能不能隻為我梳側髻?尋常些就好。”

小宮娥面露難色,看向芸香,芸香會意,支開了衆人,隻留了一個小宮娥在旁幫忙。

“這幾日,你我相處下來,你性子淡然,我早已知曉,可宮中等級制度森嚴,都需按規矩梳妝,一絲都錯不得,今日她們若是沒有為你打扮好,上頭怪罪下來,你讓她們如何交差呢?”芸香一邊為元慧梳頭一邊說。

“尚宮,我明白了。”元慧帶着歉意道。

元慧裝扮好,由尚宮領着前往文華殿。

吉時到了,貴女們被分為四班,一班三個人,前面由兩位内侍擡着屏風,貴女們跟在屏風後面進入殿内,元慧被分到了第二班。

元慧排在最後,待撤掉屏風之後,元慧端立着,等前面的人都行完禮,她才趁着行禮衣袖擡起之際,偷偷地看了眼座上人。

大殿上方的寶座上,元慧的目光又被坐在中間龍椅上的男子吸引,他器宇不凡,神情孤傲,不怒自威,舉手投足間都透出君臨天下的霸氣,讓元慧覺得害怕,在皇帝龍椅的右側的鳳銮上,坐着一位雍容華貴的婦人,元慧想這必是太後了,太後身穿玄色禮服頭戴朝冠,在她的另一端,坐着一位戴着鳳冠的年輕女子,應該就是皇後了,皇後身穿紅色的百鳥朝鳳禮服,儀态萬千,眉清目秀。

“元朔之女元慧,參見陛下。” 元慧行禮道。

“臣女元氏,叩見陛下,太後,皇後,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後千歲千千歲,皇後千歲千千歲。”元慧跪下來行大禮請安。

“今日殿選,他人都為博得皇帝的青睐,珠翠滿頭的,可唯獨你一人,梳了這般尋常的發髻,就連钗環珠翠也比别人少了許多,這是為何啊?”太後問。

“回太後話,臣女自幼不喜脂粉钗環,不是故意這樣打扮。”元慧恭恭敬敬的回話。

“那便是不願參加殿選才故意這樣懈怠憊懶。”太後責問道。

元慧又一次低下頭,心裡開始盤算起來,這樣下去可不行,搞不好還會牽連元氏一族人的安危。

她靈機一動想到個辦法:“回太後話,臣女聽聞近日薪州水患頻發,動亂不安,又有山匪擾民、邊關又屢遭侵犯。”

“這同貴女殿選有什麼關系呢?”太後問。

“臣女知道入選貴女殿選時,所穿着的衣物、所佩戴的首飾、所梳發髻皆可成為民間追捧之風,臣女想若是簡樸之風盛行,那就有更多的銀子節省下來了,這樣一來省下的銀子,便可用來幫助安置災民、邊關的人民還有戍邊的戰士們,這樣他們就會有更多的錢糧度過天災了。”元慧跪下來回話。

“元朔教女有方啊,這樣的心系天下蒼生,哀家真的是欣慰啊,若是後宮的人都能同元氏一般那也是大铉之幸、百姓之福!”

“臣女惶恐。”元慧還是不敢擡頭。

太後思忖片刻:“也罷,哀家做主,賜元氏為四皇子正妃,七日後,大軍進宮複命時,就在皇宮舉行大婚。”

元慧正發懵,自己就這麼成了王妃了?

“母後,這...”皇帝遲疑了好久。

“怎麼,皇帝可覺得有什麼不妥?”太後不悅。

“到不是,兒子隻是覺得四哥的大婚,時間上可是有些倉促了?” 皇帝的臉色有些難看。

“宮中好久沒有喜事了!皇後就幫着操辦起來吧,四皇子凱旋加封睿王,到時候成婚儀式和凱旋大典一起辦豈不更好。”太後道。

“母後說得對啊,這次選秀本就是要為四殿下選一位大妃的,這位元氏又是這般懂事明理,母後這樣做,既促成一對佳偶又彰顯皇恩浩蕩,可不是兩全其美嘛。”皇後和藹的說。

太後點點頭:“嗯,皇後說得不錯。”太後說完看向元慧。

元慧回過神來再一次行禮:“臣女謝過陛下、太後隆恩!”

“行啦,這件事就這麼定啦!郁若,帶元氏下去吧。”太後笑盈盈的吩咐道。

一位年長的尚宮走到元慧身邊,将她帶到了尚陽宮。

元慧就這樣稀裡糊塗成為了四皇子的王妃,她就在尚陽宮裡,等待着那位征戰四方的四皇子歸來,成為她的夫君。

元慧每隔一日就要去福甯殿向太後請安,在後宮妃嫔來向太後請安時,隻能回避,不能和他們見面,不過這樣也好,除了她身邊教禮儀的尚宮和伺候的宮娥之外,元慧再也沒有見過其他人,就連即将要成婚的夫君的畫像都不曾見過,太後也說起過此事,說因為四殿下常年都馳騁在沙場上,很少在鎬都,所以沒留下什麼畫像。

這天,元慧剛剛請完安離開福甯殿,太後便命人撤去了案幾,她搭着郁若的手,起身向内殿走去。

郁若看着太後,仿佛有話要說。

太後瞧見她這般,也不言語,徑直走進寝殿。

伽善在寝殿内候着,見太後和郁若進來,微微欠身行禮。

“太後。”伽善道。

“你出去伺候吧。”郁若支開伽善。

伽善微微施禮退了出去,郁若将寝殿裡的屏風支開,太後站在屏風内,張開雙臂,郁若上前為太後更衣。

太後看着郁若便道:“你有什麼話想說?”

郁若将太後的玄色外裳脫下,看着太後忖度着道:“奴婢瞧着這位元小姐着實不錯,待人接物大方得體,若是能作為陛下的後宮,那自然能為太後分憂。”

太後笑了笑:“皇帝那邊怎麼說?”

“陛下已經再查是誰把消息遞給四殿下的。”郁若拿了一件常服過來給太後。

太後看了一下,點點頭,面向鏡子,打量着鏡中的自己,想起兒子笑了一下:“皇帝如今也是有成算了的。”

郁若将外裳給太後套好,見主子雖然在笑,可是太後眼神裡卻沒見喜色:“太後是有福氣的,陛下年紀輕輕就這般,便是太後悉心教導的緣故啊。”

太後笑笑,擡起頭,打量着鏡中的自己。

郁若為太後整理好衣裳,也在悄悄觀察着太後。

“皇帝大了,心裡自然是要有些數的,元氏這次也算是個教訓了,他總得知道,哀家不能時時事事都在他身邊替他盤算,隻有失去了,才會有教訓,下一次就知道拼勁全力去守護。也不枉咱們費心謀劃,元氏的畫像可給四皇子送去城郊大營裡去了?”太後換好衣裳走到妝台前坐下來。

“趁着這幾日元氏來請安時,奴婢已經派畫師畫好了元小姐的畫像,昨日奴婢已經派人送去了,太後福澤深厚,沒有了元氏,日後自然還會有其他妃嫔,太後也定會兒孫滿堂,太後就等着含饴弄孫,頤享天年吧。”郁若站在太後身後,對着鏡子裡的太後說道。

“哀家就等着皇後能為哀家誕下嫡孫,能夠保住契羅的未來,哀家就算是安心了。”太後拿起妝奁裡一直金鳳步搖戴在髻上。

郁若用梳子沾了頭油,為太後重新攏了攏頭發,她笑着說:“會的會的。”

太後安心的點點頭,忽而反應過來:“那皇帝知道是誰告訴老四的了?”

“奴婢已經安排了那日送元氏入宮的小内侍去頂罪了,奴婢聽說陛下讓王勝悄悄處置了。”郁若變得嚴肅起來。

“事情了了,便罷,找人去給他家人送些銀兩吧。”太後惋惜道。

“是。太後不必為這些憂心,奴婢會安排好的。”郁若點點頭。

“既然他那麼伶俐,認出了皇帝的馬,那就别怪哀家了,皇帝身邊絕不能出現像淑妃那樣的女子,那時候的事,哀家現在想想就覺得恨!”太後看着鏡中的自己。

元慧住在尚陽宮的這段日子,她同宮娥、内侍們漸漸地熟絡起來。平日裡元慧見他們當差辛苦,便會常常将太後賞給自己的糕點,偷偷分給他們吃,也會同他們在院子裡閑話。

元慧也是在和宮人們的閑話中,得知這次殿選共中選了四位貴女,成為陛下的後宮。

一位是陳大将軍的外甥女姓阮,這阮家在前朝出了位武将,阮陳兩家是姻親,本朝有位陳大将軍甚得陛下青眼,此女便是陳将軍的外甥女,一入宮便被封了妃,另外還有一位是前朝将軍的遺女,朝中已經沒有人做官了,是太後做主才把她選進了宮,太後封了懋才人,還有一位是個小官家的女子,封了儀才人,是這些人裡位分最低。

“還有一位是位南州官員的女兒,皇帝親自賜了号“裕”,還封了昭儀。”一位小宮娥說。

“想必這位才是陛下自己中意的。”元慧說道。

衆人也都點點頭。

元慧繼續問道:“那宮裡現在一共有多少嫔妃啊?”

“陛下才登基不久,現在宮中娘娘還不算多,皇後和靜妃娘娘加上前幾天選進來的四位貴女,一共就隻有六位娘娘。”宮娥道。

“靜妃娘娘?”元慧問道。

“那是陛下還是秦王時,王府裡的側妃,是和淑公主的生母。”小内侍道。

“就是養在太後宮裡,那位天天撫琴的公主?”元慧忽然想到了什麼便問。

元慧想起自己去太後宮裡請安,日日都會聽到悠揚的琴聲。

每當琴聲從後殿傳過來,太後都會笑着說,那是笙兒在撫琴,太後說和淑公主喜歡草原上的琴聲悠揚,便日日向伽善苦學琴技,這才有所進益。

可是這位公主長什麼樣子,元慧卻從來沒見過,太後不發話元慧也不敢輕易開口問,隻是她聽見公主的琴聲,總是忍不住誇贊琴技高超。

“是啊!日日都彈琴、作畫、太後還請了南司教坊的人來教公主跳舞呢...”内侍饒有興緻的說。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