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将到時,宴嗣禮的病情久不見好。
太醫自然不敢瞞上,就是不對宴嗣禮說,也會向無雙跟林太後她們透露。
林太後此時也不忙着抹淚了,再三寫信去催促宴嗣全快速回來。
這時候皇帝的手诏已經去了趙地,想必宴嗣全已經意識到了事态的嚴重,已經加急回來。
無雙關注着京都内部的情況。
為了防止此時的兵變風險,宴嗣禮讓徐皇後的哥哥做了右衛将軍,官居三品,協助左衛将軍掌宮廷警衛。
無雙小舅舅林鳳是領軍将軍,管着晉陽城中禁軍。
她叔叔宴奉辰當初出戰攻打晉國的時候被封過車騎将軍,是極其高的武職,僅次于大将軍跟骠騎将軍。
他戰勝回朝恢複文職,先帝去世前拜他為中書監,地位在此時甚至比中書令要高。
無雙的舅家在地方是節度使,是地方大族,在中央也有勢力。
隻是先帝當初不信外戚,所以林家沒有得到什麼重用。
可先帝兩任皇後都是姓林,林家的地位就不會低。
此時宴嗣禮再擡舉徐家,在短時間内也很難讓徐家成型,沒有戰功,強硬提徐家也不會令人信服,所以就需要無雙從旁協助。
但這都是要看無雙自己肯不肯了。
宴嗣禮以為無雙要的不過是榮華富貴,至今還沒有看清無雙志向所在,這便是他的錯漏。
經過一番設計,皇城内部的要是有什麼動亂就基本能被平息,不會出什麼岔子。
宴嗣禮如此大動作,政治上不遲鈍的人肯定都察覺了出來,這晉陽城即将要變天。
宴奉辰在京都内左右周轉,卻沒想到自己的好侄兒已經從各方面掐住了他想要掀起動亂的命門。
他雖萬分不服,也不得不在這次的行動中認輸。
事已至此,他也隻能等待時機。
這日安王府内宴請衆人來家商議,得出隻能按兵不動的結論後,宴奉辰端茶送了客。
等賓客走完了,他同兒子宴嗣學坐在廳内,喝着茶幽幽的說道:“孩子還沒有出生,便忙着為其鋪路。哼,他倒是真能生出個兒子就好了。”
而此時,已至雲城,即将到晉陽的宴嗣全也終于接到了宴嗣禮的手诏。
看着诏書上一筆一劃,确定是哥哥的親筆筆迹後,宴嗣全才徹底松了一口氣。
這一路他總是惶恐,怕自己貿然回京都會被皇兄猜忌,現在他安心了。
修整完畢,宴嗣全便重新上馬,對着護送他去晉陽的衆人說道:“如今接到皇上親筆手诏,要本王回晉陽籌劃送長公主出嫁事宜。爾等随我快快回京!萬不可耽誤!一路辛苦大家操勞些,将來事情塵埃落定,自然有你們的好處!”
他本是個傲慢無理的人,大概是這一路奔波而來吃了不少辛苦,又加上内心惶恐,心中便都是不安,以至于心中沒有那些吃喝玩樂,美人美酒。
不到一月,竟然也變得有幾分會說話了。安撫衆人,利誘厚賞,竟然都能做好。
護衛們聞言,心中自然欣喜,衆人齊聲應“是!”。
于是宴嗣全駕馬而行,衆人紛紛跟上,前後左右分開來,将宴嗣全護在中間。
塵土飛揚,一衆駿馬朝着晉陽方向直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