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好陸籬樂的事情沈諾希和周佑安約定臘月二十當天出城的時間,其餘時間她若是想找周佑安可以來府中或者去西廠,左右不過這兩個地方。
下午回家還比父親早上一步,母親帶着兩位姨娘已經處理好煮臘八粥要用的材料正在剝蒜,沈諾希搬着凳子坐到旁邊幫忙,父親和下人一起在院中把腌蒜的缸清洗出來。
母親和兩位姨娘相處很是和諧就像親姐妹一樣,她們時常在一起做女紅也會一同讨論沈諾希的婚姻大事,沈仲對兩位姨娘一碗水端平并沒有偏向哪個,每月在主院留宿的日子比其他兩院加起來還多。
沈諾希有時候會突然覺得這種生活好像也不是不可以,這裡對官員私生活約束良多,大家族規矩也嚴苛幾乎不會出現寵妻滅妾的事情,如果出現一旦被外人知道官位也難保。
她剛來時反抗精神嚴重後來平靜下來有段時間時常有恍惚的感覺,不知自己來自何處為什麼僅憑記憶就認定自己不是這個朝代的人,每日看着旁人生活感覺她們都怡然自得隻有自己在矛盾糾結。
後來随着開始規劃未來和師父們習武才逐漸穩定心性,确認自己就是來自百年後,記憶中現代生活是那樣鮮活她不會忘記自己家人、摯友。
在這生活的時間已經逐漸趕上現代,甚至記憶要多過現代,她也在用心對待身邊人盡可能為他們謀劃,不辜負他們對自己的好與期望。
既然要去祭拜肯定要做足準備,有時看見父親沈諾希很想問他有沒有要帶給周大人的話,但又無從解釋自己為何會從周佑安口中得知他父母供奉的牌位在何處,他倆本不該如此熟悉。
經文抄了厚厚一沓隻要和超度亡人相關沈諾希都寫了一份,她分不清其中區别隻想着最好别漏下什麼,期間替母親和師娘們跑了好幾次腿,母親備了年貨差遣她送去師父家,師娘看她來又讓她順手把備好的年貨帶回去。
宮中姐姐準備的年禮也送了過來府中每人一份,沈諾希的那份最顯眼,今年朝貢的布匹首飾隻要沈流玥看着适合她盡數送了出來,還有兩箱僅供禦用的紅羅炭說是給她和娘親姨娘們用。
沈諾希在送進宮中的年禮中夾帶私貨給景岱和裕之準備了一份小禮物,都是她今年一路遊覽各地收集來的小玩意,還有閑暇時畫的連環畫,糕點做了三份一模一樣的現在冬季天氣寒冷送進宮中能放上許久。
看着時間一天天臨近沈諾希心生忐忑,她說不請是要見長輩的緊張還是要去獨自祭拜的局促,活這麼久她還沒有獨自祭拜過亡人都是由家中長輩帶領,現在要自己去做總害怕漏了什麼唐突亡人。
時間從不因旁人害怕而停止,終于到了臘月二十當天,沈諾希提前三日吃素每日沐浴更衣不碰刀劍兵器,每天就在院中抄寫經文或者手疊元寶。
換好衣服把經文、元寶還有她親手做的糕點放進木盒拎着盒子翻牆而出,在城門外找到周佑安,他一身靛色外袍看起來有些沉悶。
“今天天氣好冷,你吃過早飯了嗎,我一起床就讓瓊華準備了兩個手爐,這是你的。”沈諾希說着打開盒子把手爐遞給周佑安,裝着手爐的袋子是白色的上面繡了蘭花。
周佑安接過手爐搖了搖頭,他沒有在祭日去過那道觀,昨天夜裡輾轉反側一夜未眠。
“剛好,我多備了一份和手爐放在一層還熱着你先吃,還有早上泡的茶,吃過我們再去祭拜。”沈諾希鑽進馬車向他招了招手,今日周佑安趕的是輛小馬車車廂中維持不大剛夠四人面向而坐。
“我緊張好幾天害怕自己哪裡沒有準備好,昨晚折騰好久才睡着,祭拜周大人他們有什麼禁忌嗎,你和我講講以免丢臉丢到外面去。”
沈諾希拿出水囊倒了杯茶水放在托盤中,她這邊吃飯邊聊天的習慣周佑安早就習以為常,周家夫婦為人和善怎會計較誠心去上香小輩的不是,反倒是他無顔面見他們,每逢祭日能躲多遠就躲多遠生怕玷污了周家門楣。
“沒有,你已經準備很多了,周大人為人和善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周佑安抿茶咽下口中點心才回話,沈諾希在對待身邊人的事情上想的總是很周全,會處處留心照顧讓人情緒有她做事總會讓人放心許多。
“希望如此,如果有什麼我做得不對的地方就托夢給我,我一定認真改下次絕再犯。”沈諾希口無遮攔,她覺得能夢到故去的家人對還活着的人來說是一種慰藉,她并不忌諱這些。
“公子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