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沈流玥時常會想起剛入宮的日子,那會兒她還小對自己的丈夫抱有各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太後召見後被選中面聖,那一晚她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朱正桦是先皇的第一個兒子雖不是皇後所出但生母姜氏也是妃位深得聖寵,他出生後沒過幾年就被封為太子,先皇去世後登基稱帝。
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如何成為一位明君,所以朱正桦的一舉一動盡顯君子風度,為人品行也十分正直。
初見時她剛過十四朱正桦卻已二十有七,因從小過着金尊玉貴的生活所以并不顯老,看沈流玥緊張還會輕聲安撫。
那晚他們什麼都沒做,隻是聊了一夜的天文地理,朱正桦知識涵蓋面很廣無論她問什麼都能答得上來甚至會根據不同問題進行延伸講解。
兩人聊天的過程中朱正桦很意外,沈流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竟懂得那麼多知識,和她也算聊的暢快,那晚之後她被封為昭儀。
接着一段時間朱正桦常常會召她過去侍寝,他們無話不談,有時聊得起興太監來催,是朱正桦将他們打發走繼續和她聊天。
一開始沈流玥還很慶幸覺得能和朱正桦聊天是她的福氣,後來時間長了樹大招風,許多後妃明裡暗裡給她使絆子,沈流玥暗示朱正桦幾次後被召見的次數減少,全員公敵的勢頭才漸漸消失。
福禍相依,有了朱正桦的陪伴讓她剛入宮時無暇忐忑宮中生活,等抽出空來思慮已經不知不覺間度過了最難熬的時光。
如此過了一年多,建臻十一年還沒出年節,她被朱正桦招去侍寝,這次和以往不同,傳信的公公帶來了好幾位嬷嬷替她收拾打點,等收拾好一切到了地方才發現寝宮内一片喜慶。
原本她被翻牌子的次數趨于平穩每月能召見個一兩次,那天圓房後他們見面的機會又多起來一直到她懷上景岱。
剛确定懷上的時候朱正桦不讓她聲張說是對胎兒不好,等三個月坐穩後才廣而告之,那時宮中每天都源源不斷的送來各種禮物,吃穿住行朱正桦樣樣上心。
轉年過了正月又到宮中選妃的年歲,沒面見過朱正桦的後妃被遣散出宮,宮中又來了一批年輕貌美的姑娘。
朱正桦依舊幾乎每天都會讓太醫來請平安脈然後回禀給他,隔三差五也會有各種禮物送過來,但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分給别人多了留給她的自然就會減少。
孕期本就容易情緒波動,一來二去期待慢慢冷卻,沈流玥不再像之前那樣日日盼着與他見面。
建臻十二年六月生下景岱後和她預料的一樣,自己被擡為賢妃有了封号、冊子和屬于她的宮殿,可是并沒想象中那麼開心。
景岱出生後朱正桦派來許多教養嬷嬷幫她照看,每日圍在她們身邊,沈流玥漸漸看清皇家子嗣和普通人家的不同,奶口①每日吃的飯菜都有嚴格規定,一旦景岱有任何不适她們就難逃責罰。
不知是朱正桦血脈太過霸道還是景岱有福氣,他不像平常孩童出生時就十分白嫩發質也很好,由此博得不少朱正桦的寵愛。
那會兒朱正桦年輕氣盛一心開疆拓土安定邊疆,遲遲沒有确立太子,所以她們這三個有兒子的人隐約成為不同派别互相對立。
皇後和她倆不同出身平民幼時被選中進宮,因外貌出色性格又溫潤包容得過朱正桦一段時間的獨寵。
和她們這種大家族培養出來的不同,皇後對掌權打理後宮不甚在行,雖掌金冊卻幾乎不怎麼管下面人,隻要不是鬧得太過分她從不過問。
其實後宮中大部分都是像皇後這般出身平民百姓家,原本開/國/皇帝有令為避免内外合謀威脅帝位,後宮妃嫔不得出身太過高貴,隻是随着時間推移規矩逐漸松動,像她和劉伊這種家中父親位高權重的後妃也隻是極少數。
收拾好行頭沈流玥扶着白玉的手走出寝宮,九月天氣轉涼不再像前些日子那樣酷熱,可是沈流玥卻感覺一股寒氣萦繞在周身。
朱正桦駕崩一事,她早有準備,遺诏上寫了什麼内容宮外人不知但她還是有所耳聞,景岱争氣自幼聰慧,父親和周提督又操勞許久替他鋪路,若不是劉宏輝突然回京二殿下根本無力與之抗衡。
可憐景岱還未及冠就要承受如此重壓,等明日遺诏頒布這個國/家的命運就要交到他身上至死方休。
沈流玥不合時宜的想起之前諾希的戲言,她說景岱一看就會成為明君帶領國/家走向繁榮。
宮中一片悲戚蕭瑟,宮外劉宏輝也收到消息,他之前派去暗殺沈仲和周佑安的人屢屢失敗今晚是他最後翻盤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