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涵聽她半推半就就知此事有譜,往常在和叔父交談過程中他就常覺叔父見解别具一格,若是能得叔父教誨定會受益終身。
陸籬樂把今日想帶沈諾希去營地的想法說與周佑安,周佑安倒是沒什麼意見,沈諾是他的幕僚,入軍營也無不可。
若深究起來,這些将士都是大明子民,自然也歸萬歲所有,沈諾希隻是想看自家軍隊無需旁人同意。
一時腦熱應下的話,沈諾希剛出院門就後悔了,她不該如此沖動被他們兩個勸說幾句就心軟答應。
“公子這是怎麼了,從隔壁回來就唉聲歎氣的,可是遇到什麼煩心事?”瓊華今晚守夜,看沈諾希一直興緻缺缺想要為她分憂。
“瓊華,我一時昏頭應下教導潤涵和阿樂的活計,可我哪裡教過書又該怎樣同他們講課。”沈諾希趴在床上整個人埋進被褥中,這個決定實在太過沖動。
“公子不僅博學還見多識廣,如何不能講課。”瓊華不以為然,大明不隻有女師還有女官,在她眼中小姐的學識絕對堪當大任,隻是小姐自己不自信。
“可我不知道該講些什麼,又從該從哪裡入手。”
“那有何難,公子讓他們讀您帶來的書,有哪裡不懂再向您請教不就好了,這樣您也不用費心考慮到底該講些什麼。”
今日瓊瑩跟着沈諾希上街遊玩,她也并未待在府中,而是出門去城中鋪子訂了服飾。
采買時瓊華發現甘州衛的街市與内陸有所差别,不管是在京城還是杭城路上最常見的除了茶館就是書局,雖然藏書數量各有千秋但總歸是不缺的。
可到了這裡,一條街上恨不得見不到一家書局,她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其中書籍也不過了了,價錢更是比京中翻了幾倍。
她本想替小姐買些筆墨以備不時之需,結果這邊賣的價格不但溢價嚴重,質量也參差不齊。
“可是那樣和他們自學有什麼區别。”沈諾希想起之前曾在哪裡看到過這種教學方式,好像是什麼自學法,既然能推行那就證明有一定可行性。
“當然有區别,自己看書和在先生眼皮下讀書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公子不是深有體會嗎。”
瓊華一句話把沈諾希帶回過去,她小時候在翰林面前讀書的效率和自己看書不可同日而語,而且有翰林在一旁幫忙指點釋義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子,我今日上街采買時發現甘州衛不僅缺乏書籍,筆墨紙硯這些常用的東西更是溢價嚴重。”
“也是…情理之中,畢竟是邊城,百姓隻求安穩度日,明日能否生存都是問題的情況下,自然無心讀書。”
沈諾希從床上坐起身,從她來到甘州衛就有種感覺,好像這裡的人們随時準備跑路。
上到官員除将領外剩下大多為貶谪來此處,不會久居,志向也不在此,下到百姓除經商和大族外少有願意在此定居,宦官、奴隸則更不必說,前者是因宮中不需要那麼多人來這兒混口飯吃,後者在大家眼中根本算不得人,也無需顧忌他們感受。
“所以,有公子這樣能在邊城教導他們的先生,已經很好了,公子若要講學我可得從别處買些書籍紙張,萬不能少了公子的。”
沈諾希聽後陷入沉思,教育乃是立國之本,邊城缺少學堂也就大大減弱文化傳播的效果,如果能在此處增設學堂定是有益于國/家之事。
想好怎麼教又教些什麼後進展順暢起來,沈諾希也有許久沒長時間專注讀過書籍,他們三人坐到一處也是相互促進。
潤涵自小并未斷過學習,他的想法也和現在主流不謀而合,阿樂是半路出家在她面前總是畏首畏尾不敢太過展現自己鋒芒。
她帶的書都是之前常看的,偶有幾本從杭城剛買回遊記之類的雜書,在面對潤涵刨根問底的問題時沈諾希還算應對自如。
如此平靜的過了半月,潤涵和阿樂隻要沒事就待在她的院子中一起讀書識字,晚上再回周佑安那邊幫他整理公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