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子大碗是問張記小炒老闆借來的,一式十來個盤子排開擺了半桌子,春芽院子裡放了五六張了桌子。
竈台大火燒着,櫻桃肉淋好醬汁酸甜可口,四春媳婦忍不住捏了一塊進嘴巴:“這肉可真好吃,涼了一點不腥不說,還一點也不發硬,春芽,你手藝是這個!”說着舉起了大拇指贊歎道,“絕了!”
涼拌豆芽菠菜拌好了清爽碧綠,忙活了兩天的宋大伯娘饒是沒什麼胃口就着豆芽菠菜吃了兩碗白粥:“這兩天油香味聞多了,還是小菜爽口。”
“娘,你也有嫌棄油香味的一天呐!”四春媳婦打趣她婆婆。
鹹鴨蛋切好了流油,炸好的花生米蠶豆噴香,一盆盆菜端上來,一盤盤菜裝好盤,日上中天,春芽院子裡堆滿了菜,四個竈台也結束了工作,鍋裡滾着甜湯,單等着上供的豬頭。
豬頭豬尾巴豬腳宋阿爺捧了去上供,供完拿下來拆肉裝盤,這是擋鬼宴必備的一道菜要有頭有尾,通常是豬頭肉豬腳和豬尾巴。宋阿爺這次宴請的人實在太多,沒買到那麼多豬尾巴,每個盤子剁兩塊意思到了就行。
豬頭盤端過去便開始正式上菜:涼碟八道,大菜六道,素菜四道,甜菜四個,點心四道,湯也備了葷素兩道,一共二十九道。
葷碟四個:櫻桃肉,藕餅,鹹鴨蛋,酥炸魚幹。櫻桃肉是豬肉片炸了裹上橘子醬,酸甜可口;藕餅加了肉末蔥花煎出來的,點點蔥花點綴着,沒有見過藕的靠山村人吃了隻覺得鮮嫩彈牙,根本猜不出來是什麼東西;流油的鹹鴨蛋一個切成八塊,沙沙的鹹蛋黃又油又香,配上白嫩的蛋白,擺在盤子裡像一朵花;酥炸魚幹,魚隻是普通的小魚,春芽收拾好了抹了鹽出一出水,再炸透了,連骨頭都可以嚼了吃掉,一點也不腥氣,連怕魚刺的老人和小孩都可以吃兩條。
素碟四個:涼粉,早知道四春在賣涼粉,不少人家也會拿一個銅子買上一斤炒來吃,這樣涼拌還是第一次吃,長短粗細均勻的涼粉被鹹口的醬汁包圍着,涼粉爽滑,蘿蔔幹有嚼勁,一個人吃一盤子都不嫌多;豆芽菠菜清新爽口,再撒上炒熟的芝麻,額外多了一股香氣;油炸花生米焦香酥脆,是下酒的好菜,酥炸蠶豆是小孩最喜歡的零嘴,桌上大人看到了笑:“這是把我們當小孩子哄呢。”旁邊的人夾起一粒放進嘴巴:“我喜歡,平常我家那婆娘難得炒兩個還要留着哄孩子,根本吃不到我嘴巴裡。”
大菜六道:荷葉雞是鹹甜口的,雞肉先用鹽巴抹了腌制半天再在雞肚子裡塞滿了糯米和蜜棗一起蒸;烤鴨已經片好了,鴨皮金黃酥脆,咬一口流滿嘴油,再蘸上橘子醬;烤羊排表面撒了一把芝麻剁成手指大一塊,皮焦肉嫩,一點羊騷味也沒有;冰糖肘子紅潤油亮,顫巍巍的皮挂着糖漿,甜口的肉靠山村人第一次吃,所有人一邊迷惑一邊搶着吃,最後盤子裡的醬料也被蘸了饅頭吃幹抹盡;炖魚,魚是普通的大頭魚,難得的是一桌子一整條,魚先在井水裡清了幾天再油煎過再炖,肉質鮮嫩不說,最難得的是沒有土腥氣;燴肉圓,肉圓是炸糯米肉圓子,回鍋淋了醬汁,鹹中帶脆,香口中帶着油潤。
素菜四道:豌豆頭鮮嫩,小蔥豆腐清爽,小油菜清甜,拌千張有嚼勁。素菜好做,難得的是調味好。
甜湯四道:藕粉圓子是肉餡的,甜口的湯汁軟糯的外皮包裹着鹹香的豬肉餡,又是靠山村人從沒有吃過的稀罕物,宋老四抿了一口酒慢悠悠地說:“以後大家去府城,讓春花給大家上這道酒樓的招牌菜!”白胖的芝麻湯圓是另一種口感,又香又軟吃得酒席上的人開始說葷話;荸荠芋頭甜湯,靠山村的人都說把荸荠當水果哄孩子,從來沒想到還可以和芋頭一點煮甜湯,吃得人不免嘀咕:“這也不費什麼,回去讓家裡婆娘也煮點來吃。”桃子糖水是春芽用毛桃腌的,春芽是拿來湊數的,這個季節桃樹才剛開完花,大家一邊吃一邊打聽“這是春花從府城捎回來的?”宋老四笑而不語。
點心四道:糖油果子,年糕,肉燒餅,糖燒餅四個盤子摞得高高的。最後是一葷一素羊雜湯和青菜豆腐湯。酒有兩款,一款是香甜的米酒,一款是常見的老黃酒。奶白色的米酒又香又甜,一不小心就喝多了。
男孩子們的矮幾上直接上了小盆,肉燒餅,甜湯,炸丸子這些孩子們喜歡吃的都擺上了。
春芽家裡沒有安置席面,來幫忙的婦人都聚在了這裡,鄉下擺席沒有女人座位。
菜上完了春芽院裡的桌子也空了下來,春芽在家裡算着人數,也擺了三席供親家嬸子嫂子們坐:“我們也開席。”宋大伯娘送了菜回來看到了說:“好,我們也樂呵樂呵,不能隻大老爺們喝酒吃肉。”宋四嬸也拿出藏起來的米酒說:“咱們也喝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