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好,我來。”張師伯摸着木頭的腦袋笑呵呵地答道:“我一定再來看看。”
繞過正屋走向後院,東屋的對面是一畦韭菜,碧綠的細長的葉片在風中齊齊搖曳,不用掐就能想到韭菜獨特的香氣,這碧綠的葉子成就了一盤盤的好菜。
後院屋後一排的排水溝,排水溝流向田田的荷塘,碧綠的荷葉舒展着,還有一些卷曲的細長的還沒有長開的葉子探出水面。正對着荷塘是一株半人高的青梅,枝丫繁密。青梅前面是一株枇杷,寬大的枇杷葉子中間點綴着零星的黃色的果子。
枇杷樹前面是兩三分的空地,這裡春芽安排了将要蓋一間茅廁一間牲口棚,還有搭一個柴火棚子。荷塘左邊七八棵一人多高的橘子樹,修剪過的橘子樹明顯長高了一些,狹長的葉子像打了蠟一樣油潤厚實,樹枝上面有點點的尖刺,保護即将盛開的花朵和秋天累累的果實。
橘子樹對面的水蜜桃樹花已經謝了,指頭大的小桃子躲在團團的葉子後面,宣告着這将會是一個豐收的夏天。荷塘對面的柿子樹正挂着小燈籠一樣的金黃色的花朵,在碧綠的葉子中間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這是一座生機蓬勃的果園,有開了花已經結果子的,有正在挂花骨朵的,有正在積蓄力量準備開花的,花開次第,果收半年!
這是一個充滿了生機和希望的院子,春有花夏有荷秋有果冬日有暖陽,住在這樣的屋子裡,就算是辛苦也是值得的,就算是争吵也是短暫的,就算是忙碌也是愉快的,這是一個溫暖的家。
春芽在院子裡擺了一桌招待木工張一行人,宋阿爺和宋大伯都來作陪。
宋大伯給大家倒上米酒:“來,嘗嘗,這是春芽自己釀的,甜口的,不醉人。”
張師伯喝了一口對着大兒子說道:“酒,你還是少喝點,回去要趕車呢。”
宋大伯也想到了這件事連忙說:“對對,趕車不要喝酒,來多吃菜。”
藕尖是個稀罕物,平日裡都是摘了送去林記的,今日春芽特地留了一把招待木工張的師傅。
“這是個什麼菜,又脆又甜的。”張師伯很喜歡藕尖。
“我看這個花生米極好,入味得很。”另一位師傅吃了一粒花生米喝了一口酒說道:“這小日子再舒坦不過了,根子沒福。”
張掌櫃伸手拉了拉師傅的衣角,低聲說:“這麼些好吃的還堵不住你的嘴?”
宋大伯沒有說話,宋阿爺耳朵背,連忙說:“不夠吃,還有。”說着叫春芽再上一碟子花生米來。
“這時節哪裡還有荠菜?”張掌櫃夾了一個春卷要了一口看到裡面碧綠的荠菜問道。
“自家種的,”宋阿爺指着後院,“你喜歡,待會摘一把回去,拌着吃,煮粥吃都香得很。”
“荠菜也能種?”張師伯也夾了一個春卷。
“隻要有種子,什麼種不了啊。”
“是啊,隻要有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