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人在宋老四這裡沒要到準話,又磨着柱子去縣衙打聽消息,想探望趙光宗,給趙光宗送點吃食衣服去。奈何老衙役聽到想探望賭博的趙光宗就搖頭不理,吃了幾次閉門羹柱子才消停了,沒能見到趙光宗的柱子沒少挨趙阿奶的罵,倒是把柱子一腔對着嶽家的熱心腸冷了不少。
為着自家要開鋪子,春苗地裡的糧食一粒也沒有賣。二春媳婦看着春芽新蓋的三間庫房堆滿了糧食忍不住說道:“春芽你真是能掐會算啊,這房子蓋得剛剛好,這糧食也準備得剛剛好。”
轉過年縣城碼頭的鋪子終于開了起來,宋大伯家三分地蓋了兩層小樓,翻過年青石帶着媳婦來開了一個賣豆花的小鋪子,一樓砌了個爐子,青石跟着二春貼了一個冬天的燒餅總算把這門手藝學會了,青石媳婦調味不行,她用笨法子,一斤豆沙配多少糖,一斤肉配多少鹽,多少蔥早早稱好了,絕不多一兩也不少一錢。
春芽的地在朱娘子鋪子旁邊,一樣蓋了兩層的小木樓,一樓大堂是早點鋪子,二樓開了兩個小單間包房買些茶飲子和糖果,也算是給行商一個歇腳談生意的地方,翻過年青土夫妻拿着春芽開的工錢去給春芽看鋪子了。
朱娘子帶着小兒媳婦賣包子醬肉和跟春芽定的酒釀米糕,春芽食鋪在朱娘子家隔壁,春芽手裡糧食多,店裡有米粥有湯面有米皮,素澆頭有宋鹽菜的蘿蔔幹和鹽菜,葷澆頭就是豬肉鋪的醬肉,再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米湯,哪怕碼頭扛活的工人也能暖烘烘地吃飽了。酒釀米糕和豬肉鋪的肉包子很快就在碼頭打出了名聲,不管是上工的碼頭工人還是來往的行商都會來豬肉鋪吃兩個肉包子配一碗紫菜蝦米小馄饨湯,或是來一碗醬肉面搭一碟子香甜的酒釀米糕,中午還會有米飯,點了醬肉還會饒一勺子肉湯,兩家有葷有素有幹有稀的搭配着,生意倒是不錯。
二樓小房間常備的有果子飲,酒釀雞蛋湯,奶茶,糕點也是春芽做的,糯米糕,花生糖這些。門前夏日還專門備有酸梅湯,青竹飲,藿香飲這些防暑的,冬日還有姜湯,一個銅子能打兩壺,供碼頭的工人打了回去喝。
一樓單設了一個櫃台放着春芽做的糖果,不管是橘子糖,櫻桃糖,牛奶糖,冬瓜糖,一小包一小包的,過往的行商買得最多,算起來竟然是最賺錢的一項。
青土夫妻倆白日裡看着鋪子,晚上就在二樓歇息,第二日一早起來點火熬粥揉面,酒釀餅和米皮木頭會趕了騾車送過來。
青土夫妻一年也就過年的時候關了鋪子才能歇兩天,青土媳婦忙得沒時間惦記着懷孕生子,第二年反而懷了娃,轉年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宋大伯聽說又生了一個孫子,跑去柱子家把小如意抱回家稀罕了好幾天。
青土夫妻在碼頭幾年平常收些來往船隻的尾貨,或者接了貨郎的訂單找相熟的船頭定了來,後來更是開了個小雜貨鋪子,在碼頭不遠處買了個一進的小院子,慢慢在碼頭紮下根來。等二春夫妻給青田娶了媳婦打算建房子分家的時候,青土回來讓爹娘不要再分家了,家裡的田産都給青田,像當年的宋四叔一樣離開了家。
時間就這樣靜靜地流淌着,宋家女人每三個月一次的聚會也因為春苗遠嫁,青石青土去縣城開鋪子人越發地少了。春苗嫁出去的第三年宋阿爺在睡夢中安靜地去了,宋阿爺七十三歲擋鬼宴還是靠山村的傳說,過了八十,宋大伯和宋老四商量了幾回宋阿爺八十四的擋鬼宴要如何辦理,終究還是沒有辦成。
宋阿爺穿着春苗從繡莊回來那年給他做的衣服安葬了,春花和春苗做坐了船趕上了宋阿爺的葬禮。宋阿爺入土那天,别人還好,柱子趴在宋阿爺墳頭号哭得凄慘,别人都說柱子孝順,隻有柱子自己知道在爹娘離開之後,是宋阿爺拍着半夜哭泣的柱子後背說:“柱子,别怕,有阿爺呢”“柱子是男子漢啊,家裡姐妹指着你呢,在阿爺面前哭哭就好了”,有時候哪怕阿爺什麼都不說,隻要拍拍柱子的後背,柱子就會安心,在那些被噩夢驚醒彷徨得不知所措的夜裡,宋阿爺是柱子最大的依靠。
宋阿爺做草鞋積攢了幾個銅子會悄悄塞了給柱子,宋阿爺會跟宋老四說想吃肉了,讓宋老四弄了肉來讓春芽炖了來吃,宋阿爺會在碗底悄悄放一大塊肉然後把碗遞給柱子,這是他們爺孫之間小小的秘密。宋阿爺年老不記事以後,還是記得來看柱子的小閨女,在阿爺對着如意叫春芽之後,柱子一遍又一遍地告訴他:“阿爺,這是柱子的閨女,我的閨女,叫如意。”
宋阿爺會流着口水答應他:“如意,好好,如意好,柱子也好。”柱子會伸手擦掉阿爺的口水,然後自己趴在阿爺的腿上,阿爺就會像以前一樣拍着柱子的後背:“好,好,柱子好,柱子不怕啊,阿爺在呢。”
宋家人的日子依舊,隻是宋大伯出去放鴨子時依舊走到正屋西房宋阿爺的老屋子窗下說一句:“阿爹,我去放鴨子了,大春娘回來問就說我在村口呢。”好久沒有得到回應的宋大伯才意識到宋阿爺走了,頭發花白的宋大伯依舊到村口放鴨子,有時候身邊會跟着青山的小兒子,有時候孤零零的一個人。碰上宋老四的騾車會說:“老四回來啦,阿爹昨天還念叨你呢。”然後兩兄弟相顧無言,在村口的樹樁子上一坐就是一下午“老四啊,以後咱們就是沒爹沒娘的孤哀子了。”
直到有一天宋四嬸回來找宋老四,宋大伯娘才發現宋大伯也不見了大半日,晌午飯也沒見着人。後來宋家人在宋阿爺宋阿奶的墳前見到了喝醉了的兩兄弟,宋老四呆坐着,宋大伯摸着宋老根的碑絮絮叨叨:“根子啊,爹娘在那頭你要照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