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年後清閑,三春趕着把青竹媳婦娶了回來,新婦人憨憨的,隻知道出力幹活,誰叫她都清脆地答應着“哎,我就來。”在春芽家幹活,看到有人幹活都笑呵呵道:“放着,我來。”隻是春芽這裡都是肉菜,新婦隻能怯生生看着,不會做。誰也想不到新婦後來幹得最多的事是幫着春苗帶孩子,春芽一家都是對新生兒拿不起抱不住的新手,倒是青竹新婦在家裡幫着爹娘帶大弟弟妹妹,哄孩子,洗澡,換尿布信手拈來,看得玉樹一愣一愣的,跟在青竹新婦後面團團轉就是不敢抱孩子。
正月十六是林子的出花園禮,林師姐興緻勃勃地參與了全程,等宋大伯娘帶着林子在村口祭拜念着靠山村幾十年來家家戶戶念叨的祝福語,笑得直不起來腰來,宋大伯娘不顧林師姐捂着嘴笑彎了腰,繼續念叨着:“過往神仙仔細看,我家閨女叫春林,一份人品兩分貌三分手藝呱呱叫,不求财不求保,但求健康活到老,過往神仙收元寶,保我春林兒女雙全活到老。”
“你們靠山村的出花園真是樸實可靠!”林師姐伴着宋大伯娘林子往回走。
“這當爹媽的養孩子,隻要孩子吃得飽穿得暖不生病有個好身體就是最好的事了。”宋大伯娘看了看林師姐說:“兒女孝順當然好,不孝順也沒關系,隻要他們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了就好。你這樣也好,玉樹娶媳婦也好,你爹娘都會覺得好。”
“伯娘,”林師姐學着林子抱住宋大伯娘的另一個胳膊:“我算是知道大姐還要春苗為什麼都信服您了。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您就是宋家的定山大寶。”
過了正月,花朝節那天,春苗生了一雙兒子,雖然個頭有點小,小家夥一個三斤六兩,一個三斤八兩。小小的皺巴巴的樣子誰也不敢伸手。還是宋大伯娘過來給春苗做月子,林師姐和玉樹拉着宋伯娘謝個不停,林師姐很是下功夫給大伯娘做了一身繡滿五福的錦緞裙褂。
林家兩個雙胞胎百日的時候,村塾老先生不幸再次落榜,隻是玉樹兩個小娃娃實在不能遠行,玉樹決定多留一年,第二年村塾老先生再次名落孫山,玉樹春苗又留了一年,第三年,村塾老先生不負衆望考中了秀才,玉樹這才帶着能跑能跳的兩個兒子回家,兩個小家夥回到府城兩個月鬧得雞飛狗跳,不到半年又回了靠山村,直到六歲要去學堂了才老老實實跟着爹娘回家。
林家雙胞胎滿月的時候柱子媳婦在滿月宴上暈倒了,大夫來看了才知道柱子媳婦懷孕了,年底的時候生下一個大胖小子,整六斤。
“柱子哥,這是我們的兒子。你看,”柱子媳婦抱着兒子一臉滿足:“阿奶總算可以放心了,她走的時候最放心不下的除了光宗就是我了,我沒生下兒子她總覺得對不住宋家,如今阿奶總算可以放心了。”
“來,喝湯。”柱子接過兒子。
“哪來的湯?”柱子媳婦喝了一口:“好喝。”
“大姐做的。”柱子盯着兒子的小臉。
“我就說生兒子是不一樣的。”柱子媳婦絲毫不在意這是給春苗做湯順帶給她的一碗,隻認為這是生了兒子的緣故:“你說咱們兒子取名就叫‘種子’好不好?老宋家的種子。”
“還是問問大姐吧,春苗夫婿是秀才呢,叫他取也行。”
“做什麼叫一個外人來取?大姐取名也就算了,小名就叫種子,你的種子。”
等春芽聽到小如意“種子種子”的叫着忍不住過來說:“你們給孩子取這麼個名也不臊得慌?孩子就叫青果吧,小名以後就叫果子,果子比種子好了不知道多少,意思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