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又一次前去給客人畫皮的途中,我和阿泥不幸遇到了流沙。
大漠酷暑,我走得頭暈眼花,一腳踩入流沙中并未發覺,等到深陷其中想要抽身時,已經晚了。
阿泥倒是沒有陷進去,但它也沒什麼法子,隻能在一旁焦急地叫嚷。
“你要是死在這,我可怎麼辦啊。”阿泥越刨沙子發現我陷的越快哭喊道,“我又不識路,再過會兒你屍身臭了怎麼辦?”
我有些頭暈,昏昏沉沉地對它道:“我好歹是半仙之身,沒那麼快死的。況且這地方那麼熱,隻會被曬成肉幹。”
阿泥這時候倒沒有反駁我,估摸着是覺着我馬上要死了,相識一場不好再氣我。
時間慢慢流逝,流沙快要沒到我的腰身,就在阿泥默默垂淚等我陷入流沙中時。
一道聲音突然響起。
“别亂動,躺下。”
我不知道是那裡傳來的聲音,如今命懸一線也隻好照辦,依言躺下。
那聲音又道:“小狐狸找根木棍來,你試試能不能在沙裡浮起來。”
阿泥問言,慌慌張張地去找了木棍。我下半身被埋在沙裡,艱難地動了動,覺得實在很困難,于是該了姿勢,略微好上一些。
正在此時,阿泥叼着一根長長的木棍子回來了。
那人道:“你拽着棍子,讓那小狐狸站在沒有流沙的地方。就站那塊石頭旁邊,快拉她上去。”
阿泥聞言,使勁咬着木棍,龇牙咧嘴的。所幸這流沙的流速并不快,我折騰了好一陣,阿泥的牙險些崩掉一顆,居然把我拽了出去。
此時此刻,我終于覺得養狐百日,用狐一時這句話的妙處了。平素裡沒有虧待它的吃食,簡直是我做過的最正确的選擇。
死裡逃生後,我生出些劫後餘生的慶幸來,抱着阿泥唏噓了好一陣。
阿泥一臉得意地看我向它許下了做完這一單後,就帶它去當地最大的酒樓好好吃一頓的諾言。
過了片刻後,我回過神來,準備向那道聲音的主人道謝。
那道聲音的主人不知為何遲遲沒有出現,我原地等候良久都不見他身影,正要起身尋找時。
“姑娘不必四處尋找,我就在你身後。”
我轉過身去,看見空中一道虛無缥缈的身影。
是戰死的将士亡魂。
我環顧四周。
無定河邊,蓬草堆裡;斷壁殘垣,白骨蒼蒼。
此地為古戰場,遊蕩的多是不入輪回的亡魂,我總該想到的。
那人浮在空中,我向他行禮謝道:“多謝壯士出手相救,在下枯惹,感激不盡。”
“沒什麼的。”那人道:“以往在這裡和弟兄們并肩作戰的時候,也時常遇見流沙。動動嘴的事而已,你還要多謝你身旁這隻小狐狸。”
阿泥搖着尾巴,得意洋洋地看着我。
“那是自然。”我問道:“敢問壯士為何久久徘徊?壯士救我一命,在下願為壯士收殓屍骨。”
将士笑了,道:“我已身故多年,這兒黃沙漫漫,你上哪去找我的屍身呢?”
我道:“隻要想找,還是有辦法的。”
将士搖搖頭,無聲地拒絕了我。不過他思索片刻後,問我道:“倒是有另一件事,想請姑娘答應我。”
我點點頭,于是将士便同我說起了他生前的故事。
他說他的家鄉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父親去世的早,是母親把他獨自帶大。為供他上學,家中機杼聲不斷,母親也早早熬白了雙鬓。
幸而不負母親期望,他少有才名,想着有朝一日考取功名,讓母親安享晚年。日子本該就這樣循規蹈矩、安安穩穩地過下去,卻不想有外敵進犯。
比蠻人的刀槍先來的是那嗜血暴虐的威名,他的家鄉離邊境很遠,不少經曆過戰火的人家便逃竄到那裡。
他同他們交談,聽了那些遠方的故事後,一腔熱血激昂不已。多年讀書,那些俠肝義膽,那些詩文裡光是聽着就令人激昂的故事無一不觸動他心弦。
自古男兒都有對書中所說鎮守疆土的大将風姿有着本能的心馳神往,他也想效仿班超投筆從戎。
隻是……家中猶有老母。
他看着那些人或悲傷或空洞的眼神,無助地錯開了目光。
多日思量後,他不忍母親孤獨一人,最終沒有向母親開口提起從軍的念頭。
卻不料母親主動找上了他。
那日深夜,母親提着燈籠叩響他的房門。他很是驚訝,上前問道∶“天色已晚,母親怎麼來了?”
母親深深歎息道∶“我将你養大成人,卻不想你視我為短見婦人。真是該打。”
“母親息怒,孩兒知錯了。”他道。
“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古有嶽母刺字,我效仿先人也将這‘精忠報國’四字賜予你。家國為重,莫要困于鄉野。”
他吃驚,擡頭道∶“多謝母親成全,可孩兒放不下您。您孤身一人,怕是晚年凄涼。”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母親嗤道,“等蠻人打過來時那才是真的凄涼呢。我狠心放手,你反而瞻前顧後,有愧我的教導。”
他深感慚愧,向母親叩首,第二日就毅然決然地投軍去了。
臨别前母親為他送行,端莊嚴肅,眼中不見悲傷,隻是叮囑他鎮守疆土,莫負所托。
他一一應下,臨别前期待地看着母親。
母親淡淡地道∶“看什麼,時候到了,走吧。”
他有些失望,鄭重地向母親拜别,奔赴萬裡關山。
“後來呢?”阿泥問道。
将士不答,指了指地上的白骨蒼蒼道:“後來,就葬身此地了。”
我聽完這個故事後一言不發,隻是默默感慨。
“你是想再見你母親一面嗎?”我問道。
将士答道:“我身故多年,因着執念深厚才沒能消散,沒有辦法離開這地方的。怎麼去見母親呢?”
我隻問他:“你想見她嗎?”
将士點點頭。
“那就有辦法。”我彎腰撿起阿泥剛才踩過的石塊,石頭灰蒙蒙地,絲毫不起眼。我卻在師傅書桌上見過類似的。
“此物名為蒼山玉,唯一的用途就是暫時存放你們這些遊魂了。可惜就算這樣,可存放不了多長時間。”我問他道:“你家在哪兒?”
将士說了個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