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幾代人都是科舉出身,張振謙在二十四歲的時候,就中了二甲進士。但他在官場也不善鑽營,因此目下隻是個正五品的文官,任禮部郎中一職。
母親王氏,京城本地人,也是書香門第出身。亦安的父母共育有二子一女,她是老二,上有兄長,下有幼弟。這一世,她的原生家庭氛圍很好。家風清正,父母恩愛,兄友弟恭。因此她在未出嫁前,過得甚是輕松惬意。
在了解到這些基本信息之後,她沒有了之前的緊張。既來之,則安之,既然上天讓她穿越過來,自有老天的道理。
平靜下來之後,她那不争氣的肚子,突然咕咕地叫了起來,這會兒她是真的餓了。不管如何,先填包肚皮再說。
于是她坐了起來,準備下床找些吃食。就在她正要下床之時,忽聽外面傳來了一個清脆的少女的聲音。
“三姑娘,您醒了嗎?奴婢這就服侍您起床”,随後,她看見一個約莫十四五歲的少女走了過來,麻利地替她打起了紗帳。
亦安的視線看向來人,但見眼前的女子,身材苗條,皮膚白淨,冗長臉面,算得上清秀大方。她穿着青色羅袍和白绫細折裙,看起來甚是幹淨利落。
她想起來了,這是她房裡的大丫鬟,名叫靈欣。亦安沖靈欣莞爾一笑。靈欣轉身從旁邊的衣櫥裡,取出了一件淡粉色的雲煙衫,上面繡着幾朵清雅的梅花。
靈欣輕聲問:“姑娘,您今日穿這身可好?”
亦安道:“甚好”。
于是靈欣熟練地幫她穿好了衣裳,然後又服侍她盥洗。
洗漱完畢後,亦安開始打量起這房子的結構。這房間布置得素雅得宜,牆上挂着精緻的花鳥刺繡。一道美人戲貓的屏風,将起居室的卧房與廳房隔開。
卧房内,衣櫥、桌椅俱全。南側的牆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窗子,窗棂上雕刻着複雜的雲紋。窗外種着幾棵碧綠的芭蕉樹,芭蕉葉長的寬闊茂盛,翠色欲滴,使得軒窗盡染碧色。這種裝修風格,她甚是喜歡。
“三姑娘,奴婢來伺候您梳妝。”正當亦安四處打量之時,靈欣催促她去梳妝。
靠南側的牆邊,擺了一個長案,長案上擺放着绉紋銅鏡梳妝台。于是她徑直走向梳妝台,在梳妝台前的繡墩上坐下。随後視線看向前面的銅鏡,開始仔細打量起銅鏡裡的自己。這是她穿越過來以後,第一次看見自己的長相。
但見銅鏡裡的少女,烏發如雲,膚若凝脂。長着一張鵝蛋臉,眉若春山,眼似秋波,鼻如玉蔥,活脫脫一個标緻的古典美女。原來自己的前世生得如此美貌,雖然算不上是絕色,但也是比較出衆的姿容。亦安被鏡子裡的自己給驚豔住了,她對這張臉很是滿意。
“看來我這一世的福報不錯,且不說家境比較殷實,連這幅皮囊也算是出衆的。”她心裡暗喜。看着鏡中的美人,她的嘴角不由得微微翹起,露出了一個會心的微笑。
在一旁的靈欣見了,忍不笑着道:“三姑娘今日歡喜得很呐。”
她一邊說着話,一邊熟練地往亦安的臉上施了一層薄粉。随後又在她的頭上,梳了一個雙丫髻,插了一枝碧玉瓒鳳钗,再配上這身淡粉色的雲煙衫,看上去十分明媚動人。
剛梳妝完畢,就聽見有人在門口說話。站在門口的丫鬟親切地問道:“素雲姐姐,您怎麼過來了?”
另外一個道:“二太太昨個兒從王家回來了,帶回來了一些姑娘愛吃的點心,這不就打發我給三姑娘送來”。
随即就見一個十二三歲模樣的小丫鬟,端着一個紅漆捧盒走了進來。亦安認出,這是她房内的另外一個丫鬟,名叫靈煙。
靈欣看着靈煙問道:“靈煙,方才外面來的是素雲姐嗎?”
靈煙用略帶着稚嫩的聲音答道:“是二太太打發素雲姐姐,來給姑娘送點心”。
靈欣又問:“姑娘的早膳打來了沒有?”
靈煙答道:“已經把飯菜擺好了。”
于是靈欣轉頭看向亦安,恭敬地道:“姑娘,您先用膳吧,用完膳還得去給太太和老太太請安,不然就遲了。”
亦安輕聲道:“好。”
然後她随靈欣來到了西廂房,這個房間裡有一個大炕,炕上擺着一個紅色的木制方桌,桌上擺滿了各色吃食,這是她們日常用膳的地方。
亦安坐在桌子旁邊,發現桌子上擺了一碗野雞肉絲兒粥,一盤蔥油卷兒,一盤水晶梅花包子,還有一小碟清炒時蔬。
看這夥食,便知張家的生活條件還不錯。通過剛剛複蘇的前世記憶,她得知,雖然目下張家在官場上并不顯赫,但張老爺子善于經營産業,所以張家的财力在京城還算中上。
看到這一桌子的美食,張亦安立即拿起了筷子,大快朵頤起來。古代的食材都是純天然的,食物都散發着一股天然的清香,加之張府的廚娘手藝不俗,因此她吃得甚是香甜。
在一旁服侍的靈欣見狀,忍不住笑着道:“姑娘今日的胃口甚好。”
“嗯,今早一醒來就覺得餓了”,亦安坦然地道。
飯罷,漱了口,亦安便帶着靈欣去給王氏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