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太史慈與趙雲不認同,軍營重地,怎麼能如此兒戲呢?但聽了幾首覺得,還真挺長士氣,于是也一起學。
謝衣心想當然有氣勢,他教的都是軍歌紅歌,能沒氣勢嗎?
這反倒成了将士們最愛的環節,畢竟這個時代是真的文娛荒漠,百姓們别說聽見歌,能聽見别人打個鼓樂都是難得了。更别說他們這些将士,有的不适合這個時代的詞改一改,就是這時代軍歌,教得多了,他們還無師自通的學會了,拉歌對唱。
歌裡是有很多道理的,唱得多了,很多事情就好說明白了,然後謝衣就當起了政委,傳播新型軍民魚水情。
有了軍隊的加入,一時幽州的發展格外迅速,百姓們對這些将士,剛開始很害怕,慢慢地還學會了唱軍歌。
然後劉瓊有一天出門就感覺哪裡不一樣了,她思前想後,終于發現了華點,這幽州,革命氣氛很濃烈呀。
誰能理解她出去轉悠的時候,吃碗小攤上的馄饨,結果聽見隔壁的女孩唱着歌,那唱得還是。
泥巴裹滿褲腿
汗水濕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誰
我卻知道你為了誰
為了誰
為了秋的收獲
為了春回大雁歸
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
望穿天涯不知戰友何時回
女孩的聲音特别好聽,歌聲也非常好聽,她聽得一口混沌嗆喉嚨裡,然後咳得欲生欲死,謝衣趕緊給她倒杯水,一直拍着她的背,讓她平複下來。
劉瓊瞥了他一眼,不願讓别人看笑話,她一言不發回了府。
宋恪看她剛出去就回來,在看謝衣一臉讨好,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便問劉瓊,“他又幹啥了?”
劉瓊覺得她跟世家對上已經很累了,謝衣是想上天,與太陽肩并肩。
“你想幹啥!”
謝衣也是無奈,“這個年代的将兵素質太差了,攻城想的就是,燒殺搶掠,偷占一點金銀,要扼殺這種風氣。他們又不識字,不懂道理,最好的辦法那自然得祭出紅歌軍歌嘛,歌裡面都有很多軍紀鐵律道理嘛。你看他們幫百姓幫得多有勁現在,放以前那些百姓敢想嗎?”
劉瓊想來也是這道理,她主要是怕步子跨得太大,把自己給作死了。這個時候可不是大明時代人才濟濟,到晚清民衆識字也是幾乎占了一半。
“這樣也是個辦法,畢竟我們已經花了糧響,日後糧饷再跟上,他們有人要是再犯事,按軍規嚴肅處理吧。”
謝衣領戶部,對于這麼大的軍糧開銷,他壓力很大的,“現在就急着花糧響幹啥?”
宋恪接過話,“當然是為了經濟,咱們得給百姓發錢,他們才有錢消費呀,軍人的妻兒父母就可以幫他們花。其他工廠的工人,工資也提上來一些,總之要把這一潭死水變成活水,是需要砸錢的。”
劉瓊開設了很多工廠,這些東西都需要銷出去,才能循環起來,百姓們手上沒有錢,怎麼循環?
劉瓊點點頭,“他們生活好了,就會歸心,以後我們占下來的地方,絕對沒有人能搶奪,搞叛亂。因為他們給不起錢,況且我們明軍有定律,明軍不滿響,滿響不可敵。”
謝衣無話可說,“好有道理,不愧是你。那今晚軍營拉歌對喊,去不去?”
宋恪最近忙得無聊,需要一點熱鬧與娛樂,“去,怎麼不去。”
于是劉瓊也跟着,軍營裡面的将士興奮了,主公要一起來唱啊,幹是那個氛圍沒有音響,硬是趕上開演唱會。
他們三個在營裡湊熱鬧,倒是趙雲怕軍營有異心的人,一直與太史慈在她左右。
劉瓊因為先前戰場的事,一直驚夢,此時被拉歌号子氛圍放下心來,熱鬧到最後,因為有些歌,是謝衣以她的名義教人的,将兵們覺得她很會。最後隻得絞盡腦汁,想以前聽過的歌,然後教了他們一首——
“在茫茫的人海裡 我是哪一個
在奔騰的浪花裡 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軍裡
那默默奉獻的就是我
在輝煌事業的長河裡
那永遠奔騰的就是我
……”
教完後,到最後她自己感覺自己紅得快腌入味了,她軍訓都沒有聽過這麼多歌,她真是服了謝衣了。
不愧是以前做夢都想當戰地記者的女人,嗯,現在是男人。
劉瓊至今都對謝衣變成男的有些不習慣,但是那個變化的本人自己反而接受良好。
宋恪已經十三歲,男孩子發育慢,長到一米六了,但他回去的路上,硬是擠開謝衣,拉着她的手走上馬車。
謝衣看向宋恪的眼神變了,悶騷,就這麼點大,還想正大光明搶人,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