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穿到漢初成開國首相 > 第37章 相君之背(二)

第37章 相君之背(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魏倩與韓信的眼睛對上,韓信明顯不知道發生了何事,他還沒回過事,宋莊也驚呆了,他第一次看女郎當手,他欲言又止,如果要殺,交與他便是,何故髒了手。而魏倩第一次主動殺人,她的手在抖,但她并不後悔,她要在蒯通沒反應過來殺了他,而不是聽他用說道,又來惡心到自己。這樣的說客,她甚至恥與為之辯。

蒯通害了韓信,這種害并不是隻想害韓信一人,他是縱橫家,又沒有張儀那樣的能力,卻唯恐天下不亂,所以他說什麼韓信面相封侯,又危不安,韓信之背,貴不可言。韓信隻有背叛了才貴不可言,可韓信拿什麼背叛,手下将曹參周勃是劉邦的,後勤是蕭何搞的,韓信隻需要想着一往無前,裡裡外外不需要他操一點心。

這樣一步登天的大将軍,如果反,誰會理他,韓信不是不知道這樣的道理,可他被蒯通說出了欲望,所以見死不救,他沒有等到劉邦死亡的消息,他等到了劉邦對他的忌憚,與朝臣對他的憎恨。史家也斷定他是謀反,像彭越,太史公直說是冤殺,盧绾有不臣之舉,但沒有像韓信英布一般舉兵。

蒯通與齊人安其生關系很好,安其生曾為項羽出謀劃策,項羽不能采納,但想給蒯通、安其生爵位和封邑,但兩人不願意接受。蒯通後來輾轉到韓信手下,為韓信獻的第一個計就害死了郦食其。

韓信明明知道郦食其已經說服齊國與劉邦聯盟,已經用不着再用武力對付齊國了,蒯通卻以韓信功臣不如一個說客為由挑撥韓信攻齊。

像蒯通的這樣的縱橫家,他們活躍在戰國,大秦沒有他們的用武之地,他們很清楚,所以不希望天下再次統一,所以他們唯恐天下不亂,他勸韓信自立,是用韓信的命為自己謀劃,因為韓信一旦自立,不管成功與否,天下都會再次分裂,決不可能統一。而失敗了就如史書一般,死也是韓信死,關他啥事,他還能再刷一筆存在感。

劉邦老了,韓信自立成功,耗就能耗死他,那麼秦末亂世,會像往後的亂世一樣,不亂個幾百年緩不過來。韓信反了,他這樣的背叛天下人都接受不了,失了公理大義,他就成了小人,這樣的人統一不了天下。

而這次外面還有匃奴,如果劉邦沒有統一大漢,英雄打完了,匃奴進來,五胡亂華的事件提前,這次文明前面可沒有一個漢讓百姓念念不忘,去追根溯源。也許文明會斷層,也許就與古希臘古埃及一樣,滅在時間的長河裡。

韓信并沒有反,他的一念之差救了劉邦,也救了大漢,還讓天下安定下來。但這是韓信的善良,不能抹殺蒯通的惡毒。

郦食其也是劉邦的說客,外交家嘛,但儒生要的是統一的天下,他們自然知道誰能得天下,所以哪怕劉邦輕慢儒生,他們也不生氣,他們隻從劉邦這裡看到了統一的希望,所以儒士紛紛助他。

韓信一旦自立,就會更加依賴蒯通,蒯通就能周旋于劉邦、項羽、韓信之間。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在政治上,十個韓信也比不過一個劉邦,韓信在劉邦給的平台上建功立業,就如她一樣,在劉邦打下來的天下裡謀求富貴,他甚至還不如魏倩有根基,他哪有自立成功的可能?

如果真成功了,天下生靈塗炭,三分天下,就如三國最常見的話,生靈有倒懸之急,是她想想就惡心的地步。

蒯通有這個心,就該死,她不與縱橫家争吵,她争不過,她直接動用真理。

而韓信沒有他一直在旁邊洗腦,哪會天天說着反事,實際又不動手,像個缺愛的孩子一直用威脅恐吓撒潑吸引老爹的注意,可劉邦與他是君臣是知己,可不是父子。彭越的死,朝庭不服,英布舉兵,都有蕭何說情,隻有韓信,由蕭何出面,所有人冷眼看着他走向死亡,劉邦也救不得。

這一切的源頭,就是蒯通。

魏倩當着韓信的面殺了一個人,韓信的腦子裡有點懵,其實殺人倒是很正常,打仗時他殺的人可就太多了,魏豹柏直之流都是死在他手上。但魏倩從來都沒有動過手,天下人對她的印象都是仁德之士,她手上還沒聽說有誰的人命。

“女郎何故殺他?”

“他當着我面相将軍之背,不該死嗎?”

韓信怔了怔,細想了一下,還是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相人之面,相準了向來都是美談。

“他可有不當之言?”

魏倩将劍遞給宋莊,宋莊擦拭幹淨,魏倩才将劍刃放入他的劍鞘之内。

“将軍一步登天,這樣面相都不算貴不可言的話,什麼才算?他張口欲将軍背之,其心可誅也。”

韓信愣了愣,他完全沒想這麼深,方才他還想問問,他看着魏倩鐵青着臉,便閉上了嘴,他隻是人際交往單純,又不是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