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穿到漢初成開國首相 > 第44章 大宴賓客(二)

第44章 大宴賓客(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劉邦笑得很是開懷,事情進展比他想象中順利,他自然開心,以前的諸侯王要是城中遇見知其身份的百姓,哪一個不是被嫌棄到死,被唾掩面,連罵帶打,但他在魏地與百姓混了面熟之後,時常被拉着投喂,這是民心啊。

“哈哈哈哈魏相是越來越會說話了,不過這麼一選,是真方便,不過這百家盡收,先前與蕭相子房所約用黃老治國之說,要食言了。”

“百家各展所長,舊王孫也翻不起風浪,這有什麼不好呢?大秦的郡縣制很完善,我們照搬,還省了麻煩,大王不必擔心,如今天下罵聲連連,等過兩年項羽的政策壓下來,那麼人心就又齊了。”

“聽說你身邊多了一老者?”

“他是蓋公,不僅博識,還劍術卓絕,上回還救了我一次。”

“也好,你近來是有些招恨了,可莫獨身外出,魏相是吾股肱之臣,萬萬當心。”

魏倩笑笑應了,他們行在街市上,安邑也被休整得整潔繁榮,他們身後跟着一堆人,行于鬧市并沒有人過來打擾。

“大王,今歲科舉雖然粗糙,但也是第一次,與韓信登高台一般,既然漢王招賢,不若再給他們一些體面,讓他們上上天台敬拜,大王為狀元郎賜錦袍賜狀元冠,與榜眼探花打馬遊街,給個轟轟烈烈的排場,也讓百姓一起熱鬧一下?晚上讓會試三十名賜官者一道入王宮辦個瓊林宴,如何?”

“這時間是否有些趕?這還得讓他們赴鹹陽去,是不是太折騰了?”

“這次在安邑選拔事出有因,安邑離鹹陽不遠,一日便可趕到,要授官自然得在阿房宮授,那裡壯闊有天子氣,他們也能更加歸心,日後還得自稱天子門生呢。”

“也好。”

當這事與考生們說,他們自然無所不應,被軍隊護着,跟漢王一道回鹹陽,路上安危吃住都包了,沒什麼不好。不然隻是榜上題名,着實太單薄了些。

這次的狀元是個熟人,張蒼,他雖然在男女問題上作風不好,但實在是個能人,與其他考生一道簡直是降維打擊。他原就是大秦的禦史,主柱下方書,掌管四方文書。後來犯事,不知所蹤,這次科舉倒是把人炸出來了,魏倩看着張蒼的名字,摸了摸下巴,以後犯事可千萬别犯她手上,她可不顔控。張蒼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曆史上他就是幫大漢制定律令,又是《九章算術》的主要編輯者之一。

但張蒼仗着自己的好皮囊,到處騙美婦,光妻妾就有百餘人,他長壽,古人編排他好人乳,所以才活到104歲,但事實證明,人乳沒有長壽的功效。兩次犯死罪都因顔值而免死,但魏倩當政,他日子可沒這麼好過了。能人也不能幹惡事,她可不缺人。

讓她驚喜的是探花是名女子,出身名門,姓班名玉,班玉,魏倩念叨,班家日後會出班固與才女班昭,如今早有一才女倒也正常。三十人裡就一女子,其實也很不錯了,畢竟這時候女子專研學問的,可太少了。不過那七百多吏裡,倒是有二十多位女子,比她想象中好的多。

班玉笑着穿上探花服,帽上插着牡丹,是她路過花壇摘下來的,她一吐郁氣,班家人人不看好她,但偏偏她最争氣。

張蒼望着近在咫尺的鹹陽城,恍若隔世,他奔逃時沒想到還會回來,内侍幫他寬衣換上狀元紅袍與狀元帽,他與其他考上一道步步走向上天台,酬謝天地神靈,以扶江山社稷,再回前殿參拜漢王。

便帶着一行人錦衣冠帽打馬遊街,鹹陽城的百姓早緩過勁了,秋收前還有這麼熱鬧的事,他們紛紛前去觀看,狀元長得好,他們也擲些繡囊。張不疑看着這些人,他因為張良是出題人,被他爹禁止參賽,就算得了名次,也會被人嘀咕,不如下一次。

金榜題名打馬禦街,這體驗感誰體驗了都說好,待晚上瓊林宴,果然被魏倩說中了,劉邦辦宴會的時候還得找她借人呢,時間趕,魏倩讓錢棠與柳細君按魏府那思路辦,呂後還同意把她先前的模式,帶着現代化的晚宴模式給同意了,瓊漿玉露,美酒佳肴,各式甜品,方便又狠狠驚豔了文人們。他們或站或坐,或談詩論道,舞池中央有歌舞助興,還有人執筆記下宴上詩文,總而言之,這場瓊林宴奢貴又文藝,很是為文人樂道,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詩文。

張蒼被任為常山郡太守,其他的也被一一安排進地方,走馬上任,日後以政績論升遷。

這麼一忙活,盛夏都快進了尾聲,馬上便是秋收了,秦末幸運的是,沒有什麼天災,風調雨順,當項羽來攻,劉邦便帶着張良郦食其陳平上了前線,與項羽在荥陽僵持着。魏倩與一幫重臣開會,當攤子大起來,無規矩不成方圓,那麼秦的禮法與律令可以用來借鑒,與民約法三章是因為民好管,但是朝堂上的老狐狸,該怎麼律令還是怎麼律令,與軍隊一樣,知法犯法,犯事者就不能輕饒。

但她的律令并不苛責,主要是不能盤剝苛責百姓,殺人放火當斬,貪污腐化過千金當斬,其他與秦時對待官吏一般無二,畢竟秦時苛責百姓,可不苛責官僚。但同時,她把待遇也提高了些,官吏養老有朝庭管,退休後依舊領三分之二俸祿。

這在封建王朝也是頭一回,所以對律令有怨言的,也被這好處給堵了回去。畢竟這時代的文人多是清正之人,他們或許各站自家學說,但是都是為學術争端,他們的信仰是後世儒生難比的。

而劉邦與項羽在荥陽對持時,韓信就把趙地給吞了,很快啊,趙王都沒反應過來他人就沒了,蕭何管着兩線後勤,而魏倩也動身往趙地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