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斓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道:“可以這麼說。醋的蒸汽确實有一定的消毒作用,同時醋酸的氣味也能刺激人的嗅覺,讓人精神為之一振。不過,醋蒸汽的消毒效果相對有限。”
明義聽得入神,感歎道:“真是長見識了。”
其他幾人聽了衛斓這番講解,心中對她的敬佩之情更甚。
蒸汽滅菌完成後,衛斓迅速地将無菌耗材從蒸籠中取出,放入早已準備好的陶罐中。這些陶罐材質厚實而均勻,能夠使熱量均勻分布,借助火的熱量,慢慢地将物品烘幹。
她不時地打開陶罐,用手指輕輕觸摸物品,定期檢查是否完全幹燥。因為幹燥後的物品更不易滋生細菌,這可是保持無菌狀态的關鍵一步,每一個細節都馬虎不得。
順興一直在爐竈旁忙碌着,負責添柴添煤球。不一會兒,院牆邊那堆原本高聳如小山的木柴便被消耗得七七八八。眼見火勢逐漸減弱,順興連忙拿起幾塊煤球,正要往爐竈裡添。
衛斓一眼瞥見,喊道:“大順,這是煤嗎?”
順興停下手中的動作,點點頭,一臉疑惑:“對,這正是煤,怎麼了?”
衛斓接過煤球,仔細端詳起來,問道:“這沒有蜂窩煤嗎?”
順興一臉懵圈,蜂窩煤?他直搖頭,表示自己從未聽說過這物事,問:“蜂窩煤是什麼?”
衛斓繼續問道:“這煤球是如何制成的?”
順興便簡要地介紹起來:“先将煤末仔細過篩并分類,再摻入有黏性的黃土,加水攪拌均勻成泥狀,捏制成方形,然後放入特制的篩子裡搖晃,使其逐漸轉動搖晃成球狀,最後倒在地上曬幹,就能拿來當煤球燒了。”
衛斓聽完,點點頭,片刻後說道:“那你能不能試着把它做成蜂窩煤的形狀呢?就像蜂窩那樣,在一個圓柱形的煤球上均勻地鑽出12個孔。”
順興略一思索,覺得似乎可行,便滿口答應道:“好,我試試看。”
一旁的明義滿心好奇,忍不住問道:“這麼做有什麼特别用處嗎?”
衛斓耐心解釋道:“蜂窩煤能和空氣充分接觸,這樣燃燒起來效率更高,更省燃料。”
明義還是有些半信半疑,決定親自一探究竟。恰巧此時爐竈内的火勢漸弱,他拿起一根木棍,對着煤球輕輕一戳,幾個小洞便出現在煤球上。說時遲那時快,隻見那火苗瞬間從洞中蹿出,原本微弱的火勢竟瞬間旺盛起來,火光映照得整個竈膛都亮堂了許多。
明義見狀,眼睛一亮,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又興奮的表情,連連驚歎:“果真如此!這究竟是什麼原理?”
衛斓眉眼彎彎,道:“這是因為煤球上鑽了洞後,空氣可以更好地流通,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增大,燃燒得更充分,火勢自然就旺了。就像咱們平時吹火,吹得越猛,火勢越大一樣。”
明義一臉懵懂地問:“氧氣是什麼?”
衛斓忍不住扶額,暗自懊惱自己這張嘴怎麼就不能少說點!她一時大意,竟把這現代才有的概念給脫口而出,完全沒考慮到明朝是沒有“氧氣”這一說法的。明義這人總能敏銳地抓住她話語裡的關鍵漏洞,一針見血地提出問題。
她道:“空氣裡有很多成分,大部分是一種能讓咱們呼吸順暢、能讓火燃燒起來的氣體,我們就暫且叫它‘氧氣’吧。就好比,如果我們要去山洞等封閉環境中,必須要随身攜帶火把。當空氣不足時,火把就會熄滅,這就說明那地方‘氧氣’不夠了,人就不能再往裡走了。”
明義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順興早已對衛斓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每日都用煤球,卻從未察覺到這一現象,衛斓仿佛是從天而降,毫無征兆地闖入了他的世界,宛如仙女降臨。她定是仙人無疑,唯有仙人,才能知曉世間萬象。
烘幹完成後,衛斓将徹底幹燥的物品放入幹淨的容器中,仔細封好蓋子,确保物品的清潔和無菌狀态得以維持。她望着這些經過精心處理的物品,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情。
紅花在一旁目睹了整個過程,“這和烘幹肉的過程還真像,先是用蒸汽煮熟,再用火烘幹,最後封存起來。”
衛斓微微一笑,點頭說道:“沒錯,這正是我的靈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