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頭上前一步,抱拳道:“兄弟,府醫學正在征集大蒜,是劉明義大夫需要用于救治災民。聽聞老唐酒樓窖藏豐富,不知可否捐些出來,救救急?”
夥計皺了皺眉,搖頭道:“官爺,您也看到了,我們酒樓被洪水沖得七零八落,窖藏的大蒜早就泡了水,剩下的還得留着自家用。實在抱歉,幫不上忙。”
班頭還想再說什麼,夥計已經轉身進了後廚,顯然不願再多談。班頭歎了口氣,帶着衙役們悻悻離開。
夥計回到後廚,正巧碰上唐雪。她見夥計神色不悅,便随口問道:“方才外頭是誰來了?”
夥計歎了口氣,将衙役征集大蒜的事簡單說了一遍,末了還抱怨道:“這些衙役真是煩人,我們自家都難保了,哪還有餘力幫别人?”
唐雪聞言,眉頭微蹙,心中隐隐覺得事情不簡單。她問道:“他們說是為了救治災民?可有說是哪位大夫需要?”
夥計撓了撓頭,回憶道:“好像說是劉明義大夫。”
唐雪一聽“劉明義”三個字,眼中頓時閃過一絲光亮。
“怎麼不早說?”唐雪語氣中帶着一絲責備,随即輕聲吩咐道,“去地窖把剩下的兩筐大蒜都搬出來,給衙役送去。”
夥計一愣,有些為難:“小姐,那可是咱們最後的大蒜了,這些蒜還得留着做菜用呢。”
唐雪道:“救人要緊,酒樓的生意可以慢慢恢複,但人命關天,耽擱不得。”她的聲音溫柔似水,語氣卻果斷,左右讓人無法拒絕。
夥計見唐雪态度堅決,不再多言,連忙叫上幾個夥計趕往地窖。唐雪則親自跟了過去,指揮他們将兩筐大蒜搬上馬車。她站在酒樓門口,看着衙役們将大蒜裝車,心中稍稍松了口氣。
班頭見唐雪如此慷慨,心中感激,抱拳道:“唐小姐大義,小的代災民謝過了!”
唐雪微微一笑,真誠道:“班頭不必客氣,劉大夫曾救過我,如今他需大蒜救人,我自然義不容辭。隻希望這些大蒜能幫得上忙。”
班頭連連點頭,帶着衙役們将大蒜送往為民醫館。唐雪站在酒樓門口,目送馬車遠去,心中卻隐隐有些不安。她轉身回到酒樓,吩咐夥計們繼續打掃衛生。
她來到後廚的角落,掀開一隻大木箱的蓋子,裡面堆滿了新收的稻米。她伸手抓了一把,米粒飽滿,散發着淡淡的清香。這是唐家田莊今年剛收上來的新米,原本是準備留着過年用的,但眼下災情緊急,她毫不猶豫地決定拿出來施粥。
“二小姐,您真要施粥?”一旁的廚娘忍不住問道,語氣裡帶着幾分擔憂,“這米可是我們留着過年的,若是都施出去了,年底可怎麼辦?”
唐雪輕輕點了點頭,“年底的事年底再說。眼下這麼多人餓着肚子,我們既然有糧,就不能坐視不理。”
廚娘張了張嘴,還想再勸,但看到唐雪那堅定的眼神,最終還是把話咽了回去,沒有再多言。
唐雪沉默片刻,低語道:“等施完粥,還得去田莊看看,今年的收成怕是保不住了,得早做打算。”
廚娘輕輕歎了口氣,眼神中透出一絲憂慮。她深知唐家二小姐雖然年紀輕輕,但做事向來有主見,尤其是在這種艱難時刻,她的決斷往往比旁人更加果斷。
廚娘回應道:“小姐說得對。”
唐雪走到後廚門口,望着外頭漸漸聚集的災民,心中五味雜陳。洪水過後,城中的糧價飛漲,許多人家已經斷糧,尤其是那些本就貧苦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她想到自己身為唐家二小姐,老唐酒樓的繼承人,肩上擔着的不僅是家族的生意,更有一份對城中百姓的責任。
不久後,衙役們将兩筐大蒜送到了醫館。衛斓和明義看到這些大蒜,心中大喜,連忙指揮藥童們将大蒜搬進後院。
入夜,醫館後院支起一口陶竈,火光映照着每個人的面龐。衛斓親自操持,将搗碎的蒜泥倒入天鍋甑。這本是她之前用來蒸餾酒精的器具,如今卻派上了新用場——蒸餾大蒜素。
蒸汽順着銅管緩緩淌進青瓷碗,漸漸凝結出淡黃色的油珠。這是她經過多次試驗後得出的方法。雖然這種方法不及現代的提純工藝,但在當下卻足夠制出有效的抗菌藥液。
大蒜破碎後,其特有的蒜酶活化,催化蒜氨酸形成大蒜素。
這,就是大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