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伊萊:“…公主确定,克萊爾陛下願意公開道歉?”
倪克斯笑道:“你們要的,是奧羅拉作為一個國家,站在國際立場上的正式道歉,而非我們陛下個人的道歉。我相信皇室公開道歉的分量,足夠滿足所有國家。”
伊萊:“原來如此。看來公主不打算讓克萊爾陛下出面,而是想自行以皇室的名義進行道歉。”
倪克斯:“畢竟侵略是事實,為他國民衆帶去痛苦和災難亦是事實。這點能力我還是有的。”
伊萊:“但公主有沒有想過,其他人可不一定願意你打着皇室的名号,擅自進行公開道歉。”
倪克斯:“做錯事,理應承認,也理應道歉,這是連剛開智的孩童也明白的道理。皇室身為國家的代表,更應身先士卒,做出正确的表率。這麼做确實會引起上層階級的不滿,但如果我連那些無權無勢的皇族和貴族們都制服不了,自然也不配坐在這裡,和一國的君主談判。”
:以我目前的身份,确實不應該承認帝國的“過錯”。
:但福禍相依。公開道歉對皇室而言,也不一定隻有負面影響。
:至少對改善形象,和與百姓間的關系,是有幫助的。
:原作中的奧羅拉之所以走向滅亡,與無可調節的階級矛盾脫不了關系。
:無論什麼時候,生命都是最珍貴的。
:如果一個國家注定會走向滅亡,那後世史書上寥寥幾筆的清白名譽,又有什麼用呢。
“……”伊萊微微眯起眼睛,用蛇一樣危險的目光悄然觀察着倪克斯,似乎想看破她到底是在虛張聲勢,還是确實打算那麼做。
倪克斯便大方地任他觀察。
一個國家一旦作出公開道歉,那麼唯一能挽回“失誤”的辦法,就是将“道歉”這個“錯誤”,全部推到作出道歉的人身上。
左右名譽不過是虛幻的東西,她不介意替奧羅拉背下那個罵名。
僅僅兩秒,伊萊似乎反應過來什麼,神色一頓,又重新換上親和有禮的笑容:“好,那我就相信公主。”
倪克斯在第三條前标記上“√”,才繼續道:“關于第四條,在滿足四個條件的前提下,我方将同意十國在奧羅拉設立領事館。”
伊萊:“什麼條件?”
倪克斯:“第一,領事館不許設立在帝都及帝都管轄的範圍内。第二,各國最多隻允許派遣兩人進駐領事館,領事館内的其他工作人員由奧羅拉提供。第三,在奧羅拉設立領事館的國家,需允許奧羅拉同樣在其國内設立官方機構。第四,設立領事館的國家,必須對外宣布中立立場,并承諾十年内不主動發起,也不參與任何對奧羅拉的戰争。”
伊萊皺眉:“…公主,您不覺得自己提出的條件,過于異想天開嗎?”
倪克斯:“領事館是兩國處于平等地位的外交象征。阿斯加德之所以能在奧羅拉設立領事館,不僅是因為他們的國力和奧羅拉同樣強盛,更是因為他們幾百年來在國際立場上始終保持中立,并與奧羅拉簽署了和平條約。在我看來,沒有任何付出就想設立領事館,且擺出敵對态度的十國,才是異想天開的一方。原本奧羅拉作為帝國,是不屑于讓小國設立領事館的,如今已經能算得上是很大的讓步了,不是嗎?”
伊萊:“看來公主是想用同意設立大使館這一條,蠱惑那些小國退出戰争。”
倪克斯隻是笑了笑,不置可否。
那些小國畢竟勢單力薄,比起真的打仗,更多是來湊個熱鬧瓜分利益。
如果能得到足夠的好處,他們應該也不想勞民傷财。
至于怎樣維護十國間聯盟的堅固性……那就是埃斯特雷斯和伊格爾的事情了。
伊萊舒了口氣:“這條先保留,我會進一步和其他幾國溝通。”
“那就麻煩王了。”倪克斯說着,在第四條前标記上一個“○”。
***
倪克斯:“關于十國統一要求的第八條,也就是我推出産品的制作方法和分銷權,奧羅拉可以接受,但有三個前提條件。”
伊萊:“公主請講。”
倪克斯:“第一,所有商品必須明确标注,産品專利屬于奧羅拉。第二,如在各國内出現假冒僞劣等侵權事件,各國需在一定時間内依法處理,逾期須向奧羅拉繳納罰款。第三,奧羅拉每年将向所有國家,收取商品淨利潤的七成作為‘專利使用費’。”
把制作方法和分銷權放給他國,說白了就類似于現代的連鎖店。雖然會面臨利潤不如自己銷售來得多、更多的假冒僞劣、國與國之間存在差價,甚至把平價的日用品哄擡成奢侈品,等等問題,但那都是其他國家的問題。
奧羅拉不僅可以直接省去人工成本,還隻用坐等拿分成。隻要分成足夠高,優勢絕對大于劣勢。
再者,如果她日後将産業擴張到國外,她名下店鋪的商品,必然是最“正宗”、最“實惠”的,輕易就能吸走他國店鋪的客流量。
就算放權給十國,他們也隻能啃啃骨頭,吃力不讨好。
“……”伊萊沉默一下才開口,“七成?公主還真是獅子大開口。”
他們想過奧羅拉如果答應,一定會提出要求回報,但沒想到對方會給出這麼“詳細具體”的條件。
“專利使用費”?把短句拆成單詞倒是很好理解,組合在一起也勉強能夠理解。可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短語乍一看好像挺普通,但伊萊敢肯定,它從沒在任何具有權威性的相關書籍中出現過。
他們哪裡會知道啊。許多“費”、“權”的定義,根本不是這個時代的産物,甚至連現代都沒有一個明确的解釋,又遑論各方法律和常識都尚不完善的這個世界。
也就是說,這個短語根本沒有一個“明确的定義”,而人們見它長得“普通且常見”,有很大幾率不會細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