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夕,商業街這邊有演出。
不過,臨時搭建的舞台有點兒簡陋。
在同樣簡陋的後台,黎言許換好了衣服,旁邊站着的是他們這個魔術情景劇的其他演職人員。
這并不是黎言許第一次在大衆面前表演魔術,他第一次在人前表演時,他在讀小學。
後來,因為網絡論壇,黎言許認識了一群與魔術相關的人,裡面有在進行魔術授課的,有職業的、或業餘的魔術師,同樣,裡面還有一些演出的策劃人、負責人。
因為好奇,黎言許也曾趁着放假,跟着一個小團體去街頭表演過魔術,賺得不多,但圖一個新奇和開心。
其實,黎言許本來是不會來商業街的這個露天舞台表演的,畢竟,他現在的身份,怎麼算都隻能是一個魔術愛好者,算不得多麼專業。
但時也運也,本來要出演這個情景劇的其中搞一個魔術師摔傷住院,時間緊急的情況下,黎言許被推薦頂上。
他現在緊張嗎?
緊張。
黎言許默默在内心自問自答。
但會緊張到想吐嗎?
這倒是不會。
鑒于這個魔術情景劇他們表演過多次,黎言許的戲份也并不是特别多,所以有驚無險地,他們的表演順利結束,台下的尖叫和掌聲持續經久不息。
開心嗎?
黎言許是開心的。
順利結束完演出,黎言許又換回了他之前的那套服裝。
出于某種不希望被認出、不希望被打擾的心态,黎言許戴上了口罩,他旁邊站着的是情景劇的導演和其他魔術師,為了慶祝新年的即将到來,以及他們演出的順利結束,導演決定自掏腰包請他們幾個人吃宵夜。
一行人在熱熱鬧鬧地讨論吃什麼,去哪吃,隻有黎言許,站在旁邊看着手機顯得有些沉默。
“小許,你去嗎?”
有個魔術師前輩見黎言許在走神看着手機視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黎言許匆匆熄了手機,晃過神。
他不露聲色地挪了挪位置,在某種意義上,他并沒有那麼喜歡其他人或拍、或搭他的肩膀,哪怕對方可能沒有惡意。
“抱歉,我臨時有事,宵夜就不去吃了。”黎言許找了個借口。
見狀,情景劇的導演和幾個演出的人随意調侃了幾句,大概是說黎言許一脫離了魔術就變得很高冷,連要請他吃個宵夜都很困難,話雖然說得酸溜溜的,但總體還算和諧。
和一行人告别,黎言許推着裝有他特制燕尾服和魔術道具的小行李箱到了一個人流量不是很多的角落,然後,他重新打開了那個他緊急熄滅的手機屏幕。
重新打開的手機屏幕,在緩沖了一會兒過後,就繼續在播放那個很短暫的豎版視頻。
視頻不知道是哪個用戶發的,黎言許結束舞台表演、換裝完畢後,一打開手機的短視頻APP,就被同城推送。
視頻的标題言簡意赅:來看廈城臨海商業街舞台表演,人好多。
視頻沒有什麼BGM,也沒有去噪音,視頻裡面的尖叫、吵嚷一直保持着原生态的模樣,在360°環繞式的拍攝黎吵個不停,拍攝人經驗不足的緣故,上傳的畫面有些不穩,晃悠悠的。
黎言許并不喜歡看這種視頻。
但或許是因為視頻裡面拍到他剛剛的舞台表演了,他稍一愣神,就看着視頻以一種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播完了。
視頻很短,很快就自動開始重播第二遍。
這一遍,說巧也不巧,就在黎言許想要往下劃切換視頻時,他在畫面晃蕩、畫質不怎麼清晰的視頻裡,在視頻拍到的茫茫人海裡,看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當時就站在臨時搭建舞台的斜下方。
他當時正在看魔術情景劇的表演,聚精會神,露出一張側臉,不過很可惜的是,他隻在鏡頭裡出現了短暫的一、兩秒。
剛剛,黎言許準備打開評論查看時,被旁邊的人打斷了。
現在,他勉強能心無旁骛地進行查看了。
不過,或許是視頻上傳至今沒有多久的緣故,點開評論區,黎言許并沒有看到什麼有意思的言論。
想了想,黎言許退回視頻播放頁,點擊播放。
視頻暫停,截圖,裁剪,放大。
經過這麼一番操作,黎言許得到了一張像素特别模糊的側臉照片,蓦地,黎言許就想起前段時間他們班内女生讨論得比較熱烈的那個電視劇人物了,據說那個角色能夠“三歲看老”,隻是很可惜,黎言許沒有這樣的能力。
甚至,有一瞬間,黎言許覺得自己會否出現了妄想症,居然妄想在這樣的一個場合,遇見并認出多年不見的童年夥伴。
點擊,删除,确定。
又一番操作過後,黎言許删去了一張模糊的截圖。
仔細想來,他們分别至今也有……
稍微在大腦裡思索了下,黎言許得到了一個數字,9.4。
九年零四個月,這麼長的時間,已經足夠讓一個瘦小的男孩徹底長大,他應該變高了,長開了,應該已經讓舊時的童年夥伴再難以一眼就認出來了。
将手機扔回兜裡,推着行李箱,黎言許并不急着回去,十點左右有煙火燃放,他想随便逛逛。
當然,順便逛逛之餘,他其實還想賭一賭所謂的緣分。
他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在這擁擠的人潮裡遇見他。
近些年,石岩溪一直都沒再回過小衫夏村了。
曲哥去了省外工作,也極少回去。
而黎言許最後一條從曲哥那裡得到的關于石岩溪的去向信息,則是說,他媽媽帶着他一起去了廈城。
要說巧嗎?
那應該是挺巧的,因為黎言許就在廈城上學。
要說不巧嗎?
那大概也挺不巧的,因為這麼多年了,黎言許從小學畢業,再到初中畢業,甚至到了現在,還有一年多他就要從高中畢業了,黎言許在廈城這座城市裡依舊沒有偶遇過石岩溪。
大概要怪廈城太大了吧。
大概也要怪廈城的小學、中學太多了。
不過,最該怪的,大概要怪他們沒有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