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竹報平安的香囊,以前不曾見弟弟帶過。”李念瑤溫潤的眼眸掃過枕頭邊,在一個藍色的香囊上停了下來。
董玉婷跟着看去,那香囊小巧精緻,藍色布料上口用紅線裹紮起來,外縫“竹報平安”,看着便是精心制作的。
以前的董玉婷忙于管家,對孩子們疏于照料,倒是李念瑤小小年紀有了長姐如母的風範。對于弟弟身邊之物,她比董玉婷還要了解。
“這個是柳姑娘送給我的。”李博翰道,“她說裡面是在寶光寺求的平安符,送給我,希望我身體能盡快好起來。”
“原來是這樣。”李念瑤若有所思,正要再說什麼,突然響起一陣刺耳的聲音。
“哎呦,小公子慢點。”
董玉婷看向那邊,李博睿手足無措的站在原地,面前撒了一地的糕點,如玉一樣的盤子摔在地上碎裂成一片一片。
秋榮推着李博睿往旁邊走:“公子,叫我們收拾一下這裡,别劃傷了您。”
她轉頭指了兩個丫鬟收拾狼藉的地面。
“這是怎麼了?”董玉婷捏了捏李博睿包子一樣的軟嫩臉蛋。
“我,我想吃放在桌上的那盤糕點。”
李博翰說:“是母親送過來的糕點。”
董玉婷笑道:“怎麼,送你院子裡的吃完了?”
李博睿小雞啄米似的點頭。
“昨天送到你院子裡的糕點那麼多,你全都吃完了?吃東西不能那麼沒有節制。”董玉婷揉了揉他的肚子,對秋榮道,“他昨天都吃了什麼?”
秋榮心虛的低垂眼睛:“公子昨天就吃了糕點和廚房送來的飯。公子的飯量一向是這樣,就是平時也要吃些糕點。”
董玉婷往後傾斜身子,打量起李博睿的體型,小小年紀有了縱向發展的趨勢,跟他哥站一塊兒都不像兄弟。
或許這樣的樣子在老太太眼裡是有福氣的象征,不過董玉婷卻開始擔心起他的健康問題。
“睿兒,你這幾天不和平安在院子裡玩兒了嗎?”
“有啊!我們昨天還堆泥巴了呢!”
秋榮在後面尴尬的笑着,補充道:“都是我家平安那小子帶壞了公子,奴婢已經罰了他。”
董玉婷沒有很生氣,但也不會給他鼓掌,李博涵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都已經開始讀書了,而李博睿和老太太住在一塊兒不說,還玩着堆泥巴。
自從決定了要照顧三個孩子,他們的未來就不得不考慮。
李博翰不用擔心,他打小就是個有主意的,好學刻苦,說不定以後比他爹官職更高,能關心他的點就是他的身體健康問題。
李念瑤聰慧懂事,還能照顧兩個弟弟,董玉婷卻覺得她定是嘗盡了人情冷暖才會這樣,所以平日裡和她陪伴最多。
李博睿在哥哥姐姐的比較下,顯得有些沒心沒肺,什麼事兒都進不到心裡去。雖然不要求他變得和李博翰一樣,但基本的讀書認字也應該會。
“睿兒,明天陪你哥哥去讀書吧。”董玉婷溫和的笑。
李博睿大叫:“我不要!”
他每天見哥哥在屋子裡對着一本書念,就覺得好無聊,好可怕!他才不要念書!
“那睿兒想做什麼呢?你看哥哥每天要讀書,姐姐要陪着母親管家,睿兒也要找件事情去做,你可不要告訴我去捏泥巴。”董玉婷循序漸進的問。
“我想學武。”李博睿飛快答道。
秋榮哆嗦着說:“一定是平安那小子在公子面前胡說了,奴婢回去就教訓他。”
文官武官向來水火不容,李府的下人便也覺得學武沒有前途,秋榮這才會因為這句話這麼緊張。
“學武,好啊,那你能堅持下來嗎?學武可是很累的,每天要早早的起來,在院子裡紮馬步,一天下來,渾身酸痛。”
“能啊。”李博睿隻想着學武後的威風,卻不想着學武時的艱辛,答應的非常幹脆利落。
有些事不親身體驗一下是不會改變想法的。
董玉婷摸着他的頭,對秋荷說:“改日你讓錢坤去找個武師傅,來教睿兒習武。”
秋荷福了福身:“是。”
-
蘭竹院,門口的丫鬟見到曾惠妍匆匆走來的身影,還沒來得及去裡面通報,一陣香風從鼻尖溜過,曾惠妍已進入屋中。
老太太跪在蒲團上拜佛,一天十二個時辰她得有一個時辰在佛前跪着。
王媽媽跪在她身後位置的蒲團上,安安靜靜,自從上次幾次行事出錯,怕老太太将她送到莊子上養老,這幾天王媽媽安生的很。
聽到水晶簾子掀開的聲音,老太太睜開了眼睛,瞥了一眼鬼鬼祟祟的二兒媳,眉毛蹙到了一起,“你不是去林夫人辦的香席了嗎?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
曾惠妍對站在靠近門邊的幾個二等丫鬟道:“你們都出去吧。”
老太太眉心動了動,要從地上站起來,王媽媽倏地跨了一步,到老太太身邊,扶住她剛擡起來的手。兩人之間的默契不言而喻。
老太太穩穩坐到圈椅上,王媽媽給二人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