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甯坊一家三進的宅院門口,一輛馬車駛入京城,一路抵達這裡,在門口的管家福伯早已等候多時,立馬喜笑顔開的迎了上去:“公子小心。”
他伸手去扶從馬車上下來的公子,卻被一把推開,林琦直接從馬車上跳了下去。
“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可算到了。”林琦伸了個懶腰,又拍了拍福伯的肩膀,“福伯,别來無恙,身體看着比前幾年還好了些。”
“京城繁花似錦,人傑地靈,托老爺夫人的福,指了我在這裡看宅子,身體才愈發康健。”福伯謙卑的笑道。
馬車上又鑽出來一個小子,正是林琦的貼身小厮阿桐,他身上背了個包袱,是林琦來京城帶的書,本本都金貴的很,阿桐收拾都是小心翼翼的碰。
宅子裡除了福伯,就剩下兩個丫鬟,兩個小厮。
小厮去搬林琦帶來的行李,丫鬟則在正院候着。
“公子瞧瞧,屋子裡還需要添點什麼,我馬上讓人去買。”福伯引着林琦進屋。
這家宅子買了得有幾年,林家一直都不曾來住,隻讓福伯來看着,屋子裡便有些冷清,不比林琦家裡住的舒服。
他想起此行的目的,帶着挑剔的眼光環視四周,撇了撇嘴,矜持道:“就先這樣吧,有什麼需要的我再告訴你。”
他轉身往外走去,福伯問道:“公子要去哪裡?”
林琦頭也不回道:“我去外面轉轉。”
在他來之前,林家老爺夫人便給福伯遞了信,命他好生照看林琦,福伯還指望着林琦回去的時候能帶着自己回去,這地方雖在京城,他成了一家之主,但管着的也隻有寥寥幾人,還不如回去舒服。
福伯叫喊着:“公子!”邊追了上去。
阿桐見他們兩人都出去,急忙把肩上的包袱遞給站在門邊的一個小丫鬟,交代她:“把這些書都放好了,公子要用的!”
說完他便狂奔去追林琦。
那小丫鬟突然被塞了一個包袱,隻覺手臂一沉,差點沒抱住,還是身旁的丫鬟幫她拿了一下,才沒讓包袱裡的書籍散落。
小厮将行李規整,兩個丫鬟也把包袱打開,将裡面的本本厚書放到梨木福壽紋書架上。
那丫鬟一邊輕輕把書放好,一邊問:“公子為什麼來京城了?”
穿紫色衣裳的丫鬟和福伯一樣,都是從本家過來的,比這個穿綠色衣裳的丫鬟知道的多。
“公子是來參加秋闱的。”紫衣丫鬟把最後一本《春秋》放到架上,确認書不會從架子上掉下來,又結伴去看小厮們把公子的行李規整的怎麼樣。
紫衣丫鬟諄諄教誨:“這幾天千萬不要打擾公子,但是也要給公子留下個好印象,說不定公子回去的時候會帶上我們。這裡太冷清了,一點都不熱鬧。”
綠衣丫鬟是福伯在京城買回來的丫鬟,根本沒去過林家本家看,不過想想林家既然有能力在京城買下一棟三進的宅院,家中想必有些财力。
綠衣丫鬟對目前的生活已經滿意,不想回去伺候一大家人,便岔開了話題:“那公子什麼時候秋闱?”
紫衣丫鬟回想着福伯給她說的話:“還有一個月吧,我也不太清楚,總之應該在秋天。路上就要花半個月,公子提前來京城免得出什麼意外,平日裡咱們伺候好公子,就不要留在書房了,不然公子要是落第了,說不定還會怪我們。”
綠衣丫鬟點點頭,将她的話記在心裡。
福伯帶林琦來了西市,此時街上熱鬧非凡,
阿桐的鼻子像小狗一樣動了動,一股甜香之氣飄進他的鼻子裡。他第一次來京城,所見之處皆給他新奇的感受,“公子,好香啊!”
林琦心裡不自覺的将京城和臨安縣對比起來,但很顯然,京城遠比臨安縣繁華的多。
聽福伯說,這安甯坊住的還大多是平民百姓,卻連商鋪都建的這麼雅緻。
街道兩旁的商鋪外皆挂了鱗次栉比的幌子,風一吹過,各色的幌子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茶樓、酒館、當鋪、布莊,看的人眼花缭亂。
整條街上行人摩肩擦踵,他們不同身份,卻各個喜笑顔開。耳邊的呦喝聲、叫賣聲更是絡繹不絕,林琦疑惑道:“怎麼光聽小販的呦喝聲,卻不見他們的人影?”
福伯笑道:“西市上有規定,隻允許鋪子在這條街上做生意,公子說的攤販都在另外一條街上。”
“原來如此。”林琦恍然大悟,“這樣一來,街市便不會顯得雜亂。”
三人繼續在西市上走着,很快,林琦的目光就被一個鋪子給吸引住了。
與這一排商鋪不同,這家店賣什麼不必通過外面挂的幌子便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