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了吃晚飯的時間,怎麼曾惠妍和何靜琳,還有李瑾華,幾個孩子們都坐在這裡,一副三堂會審的架勢。董玉婷帶着疑惑進入屋中,屈膝行禮:“見過母親。”
其他人也向她行禮。
老太太兩眼微紅,略一颔首,讓她落座。
“瑾華明日就走,你好生給她安排一下。”老太太哽咽着說。
李瑾華坐在她身邊,緊緊握着她的手,“母親......”
李瑾華在李府住了将近一個月,也是聽說李淩川的事情才回來看望老太太,不知道老太太有沒有告訴她李淩川的真實情況,總之明天就要回蕪州,今天就要收拾。
李瑾華溫柔道:“麻煩大嫂了。”
李瑾華回來的這些日子,一直住在蘭竹院陪着老太太,很少去其他院子,董玉婷和她接觸不多。不過聽下人們曾說,李瑾華在家時也是受盡寵愛的嫡女,性子難免驕縱,或許是嫁人之後經曆的多了,才變成了這副樣子。
董玉婷無意窺探别人的真實想法,這種相處對她來說就是最好的,“不麻煩,這都是我該做的。”
老太太又握住身邊另一側坐着的柳婉清,雖然她不是李瑾華親生的,但自小養在李瑾華身邊,和親生的沒什麼兩樣,愛屋及烏,老太太對她還不錯。
“第二件事,便是清姐兒要留在我們府裡,瑤姐兒,你是府中長女,要帶着妹妹一起玩,從後天起,你們一起上閨學。”老太太将李念瑤拉到手邊,将她的手放在柳婉清的手背上。
柳婉清無父無母,那也是正經嫡出。李念羽和李念姿對視一眼,撇着嘴悶悶不樂的低下頭。
李念薇安安靜靜的站在後面,仿佛一個置身事外之人。
李念瑤回握住柳婉清的手,臉上挂着溫和的笑容,“祖母放心,婉清在這裡就是我的妹妹。”
老太太欣慰的點點頭,“清姐兒還住在我這院子,一應物什都按照瑤姐兒的例來吧。”
李念姿唰的擡起了頭,貝齒輕咬着粉嫩的嘴唇,柳婉清察覺到身上帶着惡意的目光,她轉頭看去,沖李念姿露出一抹溫婉的笑,隻是在李念姿看來,那笑極為張揚刺眼,良久,李念姿又緩緩低下了頭。
二房的庶子庶女都養在曾惠妍身邊,但她可沒那個好心替他們争取什麼,她的目光也落在柳婉清身上,隻是眼中沒有惡意,而是深深的好奇。
柳婉清留在李府做什麼?養了幾年李瑾華真覺得是她的孩子了?她瘋了吧?老太太還要她和李念瑤一樣,打秋風的親戚,至于這樣嗎?老太太也是瘋了!對别家的孩子這麼好。
曾惠妍又看向董玉婷,期待在她臉上看到憤怒的神色,但很可惜的是,董玉婷神色平淡,一點沒覺得柳婉清和李念瑤同等待遇有什麼不對。
何靜琳原本就醉心于詩詞,對府中事務向來不關心,再者她進府才一年,沒有子嗣,這事兒她就更不會去關注了。坐在那裡,思緒已經神遊天外,想着還沒看完的一本詩詞。
老太太不鹹不淡的又說了幾句,就讓衆人離去,留下李瑾華與她說些體己話。
董玉婷正要離開蘭竹院,王媽媽叫住了她,笑着将一份單子遞給她,“夫人,這是老太太想給姑太太添的東西。”
董玉婷接過折起來的單子,掃了一眼,滿頁密密麻麻的字,排在上頭的是首飾,什麼“翡翠雙鯉遊荷玉佩”、“鎏金嵌玉步搖”、“和田玉連紋玉镯”......再往下看,還有“琺琅掐絲鏡匣”、“雀上枝頭描金團扇”、“翠羽流雲百褶裙”......更有給李瑾華兒子的湖筆徽墨、古書詞集,當然還少不了銀子,二百兩銀票,二百兩現銀,一百兩換成碎銀、銅錢。
怎麼,是要把庫房搬空嗎?
不過想想也能理解,老太太千挑萬選,自以為給女兒找了門好親事,不成想卻是遠去蕪州的結局,給這麼多東西,大概是心懷歉疚吧。
董玉婷将單子往旁邊一遞,秋荷默契接過,“一會兒拿給葛管事,讓她将這些東西找出來。”
王媽媽施了一禮,董玉婷也帶着秋荷去給李瑾華準備了。
這事自然不用她親自去,秋荷拿着單子去找葛管事,其餘管事則從各處趕來吟風院。
“錢坤,你安排好馬車和随行護衛,一定要安全送姑太太回到蕪州,你去找葛管事,看看收拾了幾個箱子,你再去準備馬車的數量。”董玉婷揮了揮手,錢坤就去找葛管事了。
董玉婷又叫朱月如:“路上路途遙遠,你讓廚房去做一些能放的久的幹糧,再去買些糕點回來,一并放到馬車上,車上記得再備些水。”
朱月如道:“是。”
管事又走一個。
董玉婷坐在梨木圓椅上,恍然生出自己當上老闆,指揮下屬做事之感。
“這次回去,你兩個也安排幾個丫鬟和小厮一塊兒跟着,路上伺候好姑太太。”
内外院管事恭聲應是。
院子裡隻剩下何管事站着,他是回事處的管事,專管收貼寫貼,收禮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