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獲救之後便因此跟高适絕交了,李白雖逃過一死,可還是因為參與謀反作亂被流放到了夜郎,因此便有了那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 ”】
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不愧是你啊李白,天生的詩歌胚子,當真是走哪寫哪,好在李白沒受多少苦,來年關中遭遇大旱,皇帝宣布大赦天下,李白在流放途中重獲自由,李白獲得自由後高興不已當即寫下了《 早發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
《 早發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
(說實在的白哥這一路走來真是不容易,本來生活的挺好的結果遇到了戰亂,在戰亂中好不容易躲避了戰亂,然後遇見永王這個賊子被拐騙上了賊船,戰亂結束後被當成同謀郎當入獄,朋友還見死不救)(樓上的别說了,别說了,我的詩仙,嗚嗚嗚~)(上面的你是懂戳我心的)
經彈幕這麼一說,不少人又對李白升起了憐憫之心,更加唾棄永王這個罪魁禍首。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聲音是乎很遠又是乎很近,人們回想着自己從前的遭遇,一時之間感慨萬分。
生活總是苦澀的,那又怎麼樣了,熬過那些苦處生活總歸會慢慢變好,就像那小舟總會遊過那連綿不絕萬重山巒。
對于這點年老的人們總是體驗最深,無論前方多麼驚險,可總會過去,暫時或從沒有遭遇過挫折的年輕人。
看着天幕李白的經曆,他們或多或少都感受到了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句詩中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以後遭遇挫折時可能會想起李白這首詩吧。
李隆基現在很惱火,他很想對着天幕花火,自從天幕出現以後短短半天他的工作量持續增加。
本來聽見安史之亂後,百姓就已經慌亂不已 ,不好安撫現在得知大旱更加六神無主,不出所料現在已經有人在求神拜佛。
和李隆基想的一樣,百性在得知戰亂後還有大旱,紛紛哭訴自己命苦,要遭此一劫,跪在神像面前希望神明能保佑自己度過此劫。
惱火歸惱火,李隆基并不能對天幕花火,他要是真敢那就是對天的不尊重,天下文人要是知道一人一口吐沫星子就要把他噴死。
他不僅不能花火而且得敬着天幕,要不是天幕他們就不會提前得知安史之亂,也不能很好預防,雖然隻是天幕說李白随口透漏的,但總比沒有的好。
其他時空的人們,由其是李隆基時期之前的大唐人,對安史之亂更加的關心,畢竟受難的很可能都是自己後代,為了避免以後戰亂人們決定将危險扼殺于搖籃之中 ,當即組隊尋找安祿山并想方設法将他弄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