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一次,周文沒跑了,被章邯帶領軍隊追上,又再次攻破了渑池,之後,周文在渑池自刎,這支起義軍也自此散去。】
【别忘了荥陽這個地方還有吳廣的起義軍,不過吳廣比較倒黴,因為這個時候,因為某些内部矛盾,吳廣已經被自己的手下田臧給幹掉了,但是田臧也沒威風多久,被随之而來的章邯又給幹掉了,于是自此荥陽也解了圍。】
【到這個時候,我們先記住兩個人名,即司馬欣和董翳,是胡亥派來協助章邯的,這三人在後面可是有共同的“戲份”。】
又多出兩個人名。
嬴政自然也是要知道這兩個人是誰的。
不過天幕此時語氣倒是有點意思,要特意記住這三個人的組合,是後面有什麼說法嗎?
聽到天幕說到這裡的三人也是驟然一頓。
——什麼叫共同的“戲份”?
他們三個會有什麼共同的戲份?
【解了荥陽之圍後,章邯帶領軍隊繼續向東南方向挺進,幾乎是一路走,一路消滅了所遇到的起義軍力量,就這樣,一直打到了起義軍的大本營所在,即陳邑,不過陳勝最終不是被章邯帶領的秦軍殺死的,而是被自己的車夫莊賈刺殺身亡。】
【也是挺令人唏噓的結局,不過不管怎麼說,陳勝死後,基本上起義軍就成了炮灰,而這前後不過才曆時六個月的時間。】
【槍打出頭鳥,這大概就是每一次農民起義的“宿命”。】
【不過陳勝的起義軍成了炮灰,秦國其他地方的抗秦勢力可還在。】
【——别忘了先前陳勝吳廣起義,打的是誰的名号,這其中可是有項燕,項燕是楚國的抗秦名将,陳勝起義失敗後,其中一個叫秦嘉的将領,準備立一位叫景駒的人當楚王,可問題是,項燕的兒子還活着呢,立楚王的事兒,輪得到秦嘉來?】
【所以這時候項燕的兒子不滿了,不僅率兵打敗了秦嘉,使得景駒逃跑,後來死在了梁地,還收歸兼并了這兩人的部隊。】
【于是接下來,讓我們有請此時已經成為抗秦第一勢力的項梁——】
項梁深吸口氣,這是到他了?
那他又會是什麼結局?
還有,聽到這裡,也不知這真正滅秦的究竟是誰,難不成他們這一支起義勢力,也和那陳勝吳廣一樣,成了所謂的炮灰?
除了項梁,心思被越發揪起來的還有田儋田榮等其他六國之人,他們迫切想要知道自己的複國之路究竟如何了,就算先前從天幕的部分言語中聽出了一些信息,可現在事情不是都還未發生,也還沒真正講到,人總會有很多僥幸心理。
——萬一他們能從中找到出路和轉機呢?
總之不能放棄太早......
【先簡單說一下項梁是怎麼發家的——】
【公元前209年七月的時候,陳勝吳廣起義,九月的時候,在吳地會稽的郡守殷通就想勸說項梁起義,至于為什麼是勸說項梁起義,因為“師出有名”啊,項梁在這個地方也算是一個“名流”,畢竟他爹是項燕,名号妥妥的。】
項梁:“............”
【但問題就來了,你都知道項梁腦袋上自帶名流光環,人家項梁自己能不知道嗎?】
【是自己做主,還是腦袋上頂着一個人?想必聰明人都知道該怎麼選,反正項梁是不傻,他就算想要造反,也可以自己打着名号出來,而不是靠誰誰誰,于是這位會稽郡守就倒黴了。】
【而在這件事上,我們這個視頻标題中登場的兩人之一,終于冒出來了——】
一個男人的落幕,兩個男人的登場。
這位落幕的男人,他們大概是知道了,指的就是秦始皇,畢竟天幕稱其為“千古一帝”,除了這位,還有誰能有資格被特意提出來說?總不能是那位秦二世胡亥吧?那肯定就是秦始皇沒跑了。
這麼想,能和秦始皇放在一塊兒的那兩位......
嘶,其中一個和項梁有關系?!
其實另一位他們大概也能猜到,怕不是就是姓“劉”的,是那什麼漢朝的開國皇帝吧?
不過這最後一個,倒是真讓人想不到,竟然是和項梁有關......
所以是誰呢——
【據說項梁是殺了人逃到吳中一帶的,與此同時,項梁身邊還帶着個很重要的人——就是他的侄子,項羽。】
【其實是叫項籍,名籍,字羽,不過因為項羽的名氣更大,所以還是叫項羽吧。】
聽到這裡,項梁幾乎是不可置信地看向自己的侄子——
天幕話中的意思,難道指的是他侄子?!
他侄子,是那什麼視頻标題中特指出來的兩個男人之一?!
真的假的?!
不怪項梁這麼驚訝,主要是他現在覺得自家侄子幹啥啥不行,怎麼就成了天幕口中說的其中一位重要人物......
項羽倒是在驚訝後越發自信,覺得沒錯,就是他了。
不是他還能是誰?
他以後肯定是要幹出一番大事業的!
于是項羽朝自己叔父點了點頭。
項梁:“............”
項梁一巴掌就拍了上去!
“你小子知道現在是什麼情況嗎?!”
項羽捂着腦袋,心想他當然知道。
不就是鹹陽那位還沒死嗎。
那能怎麼辦,天幕要繼續說,他們又堵不上也阻止不了,隻能先繼續聽着,而後再兵來将擋,水來土掩了。
項梁真是眼前一黑,心想倒是心大!
所以還是想不明白,就他侄子這種個性,究竟是怎麼被天幕重點提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