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開局給秦皇漢武盤點曆史典籍 > 第19章 豬隊友啊

第19章 豬隊友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項梁也想象不到。

這會兒他頗有些稀奇的看向自己侄子,總覺得天幕仿佛在說另一個人似的。

他侄子十幾年後能這麼厲害?

項羽也在聽着,眼光晶亮,着實有些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

這其實可以理解。

畢竟項羽現在正在聽屬于自己的英勇事迹,心情會抑制不住也在所難免。

但項梁看着,又實在忍不住歎氣。

天幕來得太不是時候了,緻使他們現在前路未知啊。

不過還是要仔細聽聽他這侄子究竟還能有多勇武,能被天幕如此重點提及,也許将來會是他們項氏的希望......

【巨鹿城所在的地方是華北平原,平原一帶,沒有天險可守,兩軍對壘,拼的就是誰人多,誰就先占優勢,很顯然對比之下,秦軍人數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但項羽的破釜沉舟,卻也讓楚軍帶着必死的決心去沖鋒,不能赢,就隻能死——】

【于是王離的軍隊,看到了直沖而來的楚軍,在項羽的帶領下,各個士氣振奮,以一當十,甚至越戰越勇。】

【而這時候,外面震天的殺聲直接驚恐住了還在營壘中圍觀的各路諸侯軍,這些諸侯軍的營壘就有十多座,卻都不敢發兵出擊,在楚軍攻打秦軍的時候,還在營壘上圍觀,聽到喊殺聲震天,楚軍的悍勇,直接吓傻了這些諸侯各軍。】

【估計誰都沒見過這樣以一當十的場面——楚軍的五萬軍隊對戰秦軍的近四十萬軍隊,竟是能殺出這樣的場面。】

【史書記載,無不人人惴恐。】

【一直到項羽帶領楚軍摧枯拉朽将秦軍精銳擊潰,強弱已分之際,看到勝利希望的各諸侯軍才開始加入戰場,參與了圍攻。】

【而後經過激烈的戰鬥,項羽帶領的楚軍,再加上終于參與圍攻的諸侯軍,終于打退了章邯,并活捉了王離,還殺死了秦将蘇角,另一位秦将涉間舉火自焚,而其他秦軍将士有的被殺,有的逃跑,圍困巨鹿城的秦軍竟是就這樣被擊垮了。】

章邯和王離等直接跪了下去,朝嬴政請罪。

同時心中難掩驚駭,在天幕口中,僅僅五萬人的楚軍,就能打殺出那樣的氣勢?甚至諸侯軍還未加入進來,就強弱已分?!

這項羽,究竟......

他們都是将領,自然知道将領的指揮對于軍隊作戰而言有多重要——人數再多,也不如出一良将,就比如那陳勝的起義軍,而在他們看來,不提王離,章邯的領軍能力就已然不弱了,怎麼還能是如此結局?!

此時不止是章邯和王離,就連蒙恬等将領也是一臉訝然,難以置信竟是這樣的結果,在他們看來穩赢的局面,竟然......

所以那項羽究竟有多勇武?

帶軍沖鋒......面對那麼多的秦軍,在敵衆我寡的情況下,還能殺出如此陣勢,甚至還能吓傻那些諸侯軍,這可絕不簡單啊。

至少他們扪心自問,是否能做到這一點,都得不出肯定的答案。

【兵家有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其中兵形勢的代表人物,就是項羽。】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樣的評價,絕不是虛詞。】

【巨鹿一戰,直接奠定了項羽在各路諸侯中的地位,史書記載,在打敗了秦軍之後,項羽召見各路諸侯軍将領,這些将領進入轅門的時候,沒有一個不是跪着前行的,誰也不敢仰視項羽的威風。】

【而項羽也是在這之後,成為了各路諸侯軍的上将軍,也就是說,各路諸侯軍都歸他統帥了。】

【這場巨鹿之戰,衍生出兩個成語,一個破釜沉舟,一個作壁上觀,不過這裡我們還要再提下兩個人,這兩個人在這場巨鹿之戰後鬧出的矛盾,直接為後面的一戰埋下了一顆雷,即“背水一戰”這一場戰役。】

【所以說,曆史有時候真的是環環相扣,今天埋下的問題,明日就可能引爆出其他事情。】

項梁和項羽這裡可再聽不到别的。

聽天幕說的這些,項梁直接喊了三聲好,連連拍項羽的肩膀,有子如此,他們項氏未來有希望了!

至于天幕後面說的那什麼“背水一戰”,有聽,但不是很在意,畢竟在這之前,天幕說的那些話,他們都還來不及消化完。

再者,天幕提到“背水一戰”和兩個人有關,還不能過多吸引項梁和項羽的注意。

不過這兩個人名倒是很耳熟——

【這裡要提到的兩人就是張耳和陳馀。】

【在巨鹿城解圍之後,張耳就直接沖去了陳馀的營帳,因為陳馀先前不願意出兵,最後出兵也隻出了五千士兵,所以張耳前來質問陳馀,問陳馀為什麼不出兵,他們都快被困死在城内了,覺得陳馀見死不救。】

【陳馀自然是不承認自己見死不救,還用了先前那套回答,說秦軍勢大,再說他已經撥了五千人,而這五千人都戰死了。】

【陳馀的意思是等其他諸侯軍出兵,他再出也不遲,可張耳并不相信,認定了陳馀貪生怕死,不斷用質問的語氣怼陳馀。】

【一怒之下,陳馀摘了自己的将軍印就扔給了張耳,說張耳誤會他,難道以為他是舍不得這将軍的職位嗎?然後借口去上廁所,實際上是想趁此機會激一下張耳,并不覺得張耳會把這将軍印占為己有。】

【張耳一開始确實是不好意思接受,但這時他身邊的一位賓客勸說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嗯,這借口給的好,張耳點點頭,便大咧咧把這将軍印挂在了自己身上,于是陳馀回來後,直接傻眼了。】

張耳:“............”

陳馀:“............”

嬴政滅魏幾年後,曾懸賞拘捕他們兩人,所以兩人改名換姓逃到了陳地,是同生死,共患難的刎頸之交。

可現在天幕在說什麼?

這不是讓他們兩人尴尬嗎?以後讓他們還如何自如相處?!

張耳:“這一定是假的。”

陳馀點頭附和:“對,這都是還未發生的事......”

兩人對視一眼,又不約而同繼續聽天幕往下講——

【陳馀的本意是,覺得自己以這種姿态,可以表明自己一心為公的決心,而不是在乎這身份地位,同時讓張耳收回對他的成見和質問,可結果從廁所回來之後,就見到大印已經挂在張耳腰上了,而張耳什麼都沒說,後面還直接收編了他的軍隊。】

【至此,這兩個關系不錯的刎頸之交,便不可避免地産生了裂痕。】

【再說回項羽這邊,項羽在短暫休整之後,打算繼續追擊秦軍,而章邯帶領秦軍退去之後,軍隊駐紮在了棘原這個地方,準備固守此地,等待戰機,而項羽的軍隊則是駐紮在漳河南岸,兩軍對陣,進入了僵持的階段。】

【之後,項羽帶領諸侯軍接連打擊秦軍,緻使秦軍屢屢後退,一直退守到安陽這個地方。】

【章邯準備背靠敖倉保住河内郡,繼續跟項羽那邊耗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