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的話讓項梁和項羽的臉色均是一變。
他們需要天幕為他們“背書”造勢,當然是希望天幕盡說好話了,可現在天幕突然說這種,着實是給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項梁着急想繼續聽下去,卻聽天幕又話鋒一轉——
【不過不管怎麼說,項羽接受了章邯的投降,章邯在投降之後,訂完了盟約,見到項羽,禁不住和項羽哭訴趙高的劣行。】
【項羽封了章邯為雍王,又認命司馬欣成為了上将軍,統領秦軍擔當先頭部隊,巨鹿之戰至此算是真正的結束。】
【而巨鹿之戰的結束,章邯的投降,象征着項羽幾乎消滅,以及收服了秦國現在所有的有生力量——我們先前也有過統計,章邯先前率領的秦軍還多是由骊山囚徒組合起來的,而現在,這支秦軍跟着投降,秦國那邊幾乎沒有更多力量能組織起來了。】
【所以說,秦國走到這裡,伴随着項羽打響的這場戰鬥,幾乎已經能預料到将要滅亡的結局。】
【不過就在這支大軍向西挺進的時候,已經有一個人,先項羽一步打入關中,先摘了桃子了!】
“摘桃子?”
劉徹嘴角不由得抽了抽,因為他大概能夠猜得到天幕是在說誰......但是何謂摘桃子?怎麼聽着不像好詞?
不過剛才盡聽天幕誇那項羽了,也是時候該誇誇他們大漢的太//祖皇帝了!
想到這裡,劉徹不禁挺了挺腰闆。
那項羽再強又如何,最後的勝者還不是他們的太//祖皇帝。
合該讓那秦始皇聽聽,秦朝滅亡之後,是他們漢朝終将這天下給安定了下來!
【公元前208年,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将軍,帶領項羽等增援趙國,解巨鹿之困,還有一隊,則是以劉邦為主帥,進攻關中,并且楚懷王許諾道,誰先攻下關中,誰就被封為關中王。】
【于是,在項羽力戰章邯王離軍隊,牽制住秦朝的有生力量時,劉邦這一路軍隊,當真是一路趁虛摸到了關中。】
劉徹:“............”
天幕你要這麼說,他就不高興了啊。
什麼叫趁虛?!
怎麼能是趁虛呢!
劉徹鼻子出氣,十分不滿。
【巨鹿之戰,是秦末戰争中非常亮眼的一次巨大勝利,在項羽的率領下,基本上摧毀了秦國的主力軍,是扭轉整個戰局的關鍵戰役,并且奠定了反秦鬥争勝利的基礎,且經此一戰,秦朝已然名存實亡,就等着進關中摘去勝利的果實了。】
【可結果呢,項羽結束戰争,還沒進關中,倒是先讓劉邦進去了。】
【而且楚懷王先前也說了,誰先進入關中,誰就是關中王,盡管《史記》中,太史公司馬遷也認為——“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并争,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将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也就是說,司馬遷也認為滅秦的首功應該歸于項羽,可結果呢,這勝利的果實竟然被劉邦給摘去了。】
【再有就是,章邯被封為“雍王”,“雍”——雍州,指的可就是關中地帶,是關中的代名詞,所以這下,矛盾就來了。】
秦國朝堂上。
章邯又早早跪下請罪了,冷汗直流。
若說前半段是他的人生高光,那後半段簡直要了他的命了......要不是這前頭還有個趙高頂着,他當真是必死無疑。
不過這時候章邯倒還知道最好别為自己找理由,隻狠狠認錯,外加表忠心就是了。
嬴政也不知道是第幾次深吸口氣了。
要說不氣悶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天幕也說了,扭轉戰局的關鍵就是這場戰役,秦朝名存實亡......這讓他如何甘心!
可為了此就處置章邯,嬴政的腦子還沒糊塗到那種地步。
章邯的能力擺在這裡,若是他為了天幕說的這些,就将章邯處置了,那不過是便宜了那些暗中仇恨秦國的六國餘孽罷了!
還有那些對秦國不滿之人......
嬴政不由得暗自思索,看來天幕結束之後,針對天幕說的這些問題,他要召集人好好商讨一二了。
所以李斯......
罷了,先留他這一命。
嬴政已然在心下做好某些決定,但面上未曾顯露分毫。
帝王的威壓籠罩整個朝堂,越發讓朝堂上的衆臣心下凜然。
如今天幕說的這些,完全是對他們秦國有利,算是搶占了先決機會,有陛下在,那些存有異心之人,怕是想翻,也翻不起多大風浪來了,更何況,就連朝堂上這些潛藏的禍亂都被天幕揪出,他們大秦,必然能延續更久。
秦國朝堂這邊心思越發分明,也更認真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