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吃肉,一整夜都是激動的。第二天一家人整整齊齊早起,周淑雲和賀堯山天不亮就出門,頂着滿天星辰,殷殷切切往鄉裡去,步伐都快了許多。
一路上遇見鄉鄰,周淑雲都喜滋滋打招呼。
“周家嬸子去趕場?”
“可不是,該置辦家當,大姐你也去趕場?咱同路一起啊。”
周圍的人見了,無一不為周淑雲高興,賀家那點事情他們都知道,能擺脫這種奇葩婆家和哥嫂,算是從火坑裡跳了出來。
而家裡,林榆正和孫月華在踢毽子,鄉下人做的雞毛毽,是小時候常見的花樣。天色還沒大亮,踢幾下活絡身體,身上暖乎乎的更好幹活。
林榆高抛毽子,落下來的時候,順着腳上的力度踢出去,踢出完美的抛物線。
孫月華站在對面,她搖搖擺擺晃了幾步,看見毽子沖自己而來,忙擡腳接住。在空中踢了兩下,又踢向林榆。
這次林榆沒接住,歪歪扭扭跑了幾步,毽子落在賀堯川面前。
林榆看過去,賀堯川撿起來笑着:“接着,”他把毽子甩向林榆。
林榆立刻接住,和孫月華繼續玩了起來,溪哥兒在一旁啃馍馍,看大嫂和榆哥哥玩的高興。他也笑了,隻可惜他年紀小,腿腳蹦不起來。
一家人難得過了一個踏實的清晨,踢完身上都是暖和的。正巧這時候有人敲門,林榆離門口近,便跑去開門,看見門外陌生的小哥兒。
小哥兒身上通常都有明顯的記号,比如眼前這位抱着一籃子菜的,紅痣就在耳尖上,渾圓欲滴好看的很。
抱菜小哥兒看林榆一眼,有些不好意思,道:“叔母在嗎?我來送菜。”
孫月華一邊整理頭發匆匆過來,“是君哥兒來了,你快進來坐。我娘去杏花鄉裡趕場了,晌午才回來,我給你倒水喝,坐下玩一會兒。”
周淑雲不在,孫月華承擔起了當家的責任,忙前忙後招呼客人。
林榆知道他是誰了,就是和自己年紀相仿的村長家的孫哥兒。要說自己身上穿的衣裳,還是君哥兒給的呢。
林榆坐下道:“你真好看。”他定定看着,對好看的哥兒禁不住誘惑,眉心眼角嘴角都笑起來。
君哥兒一愣,随即有些腼腆,跟林榆說話:“你、你也好看,這身衣裳你比我穿着更合适。”
等孫月華煮好茶水,兩個小哥兒已經聊的很歡快了。她也坐下來,難得有閑暇時間和同齡人聊天。
“我爺爺說你們剛分家,怕你們家裡沒什麼吃的,正好今日從菜地裡摘了一些春菜,讓我拿一籃子給你們吃。”
“勞伯祖父費心了,前幾天分家,還沒來得及謝謝你們。”孫月華捧出一把幹果,像是慢慢變了個人,不似在賀家那樣沉默,說話逐漸變多。
又多聊了幾句,等太陽完全出來,周淑雲和賀堯川也回來了。她身上着背簍,賀堯川扛着大鍋。
林榆跟孫月華君哥兒忙走過去幫着卸貨,新鍋又大又圓,可比賀家帶出來的還大,煮十個人的飯都不成問題。
溪哥兒今天能走動了,扒到周淑雲的背簍裡看,看娘帶了什麼好東西。
“乖乖,今天少不了你肉吃,快回去坐着,别又傷了腿,”周淑雲摸摸小兒子,随即眼睛一亮,瞧見家裡的客人:
“君哥兒來了,你快坐下歇息。昨天才剛把這裡收拾幹淨,還有些亂。”
得知君哥兒是來送菜的,周淑雲知道族叔惦記他們家裡,怕他們不夠吃,心裡哪有不感動的。周淑雲當着君哥兒的面把肉全部拿出來:“正好,今天煮肉湯。你坐下玩,晌午帶兩碗回去。”
肉可是金貴東西,君哥兒連忙站起來擺手拒絕,“不用的叔母,我們家今天也吃肉呢,您别管我。日頭上來,我也該走了。”
“嬸子不是拿你當客人,别人不提,咱們兩家是自己人,不說那些客套話。肉買的多,你放心端回去,就說是嬸子逼着你拿的,你爺爺又不說你。”
兩家是親戚,賀大廣又多次幫助他們,區區兩碗肉湯,周淑雲不覺得夠還這份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