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闆探頭一看,果然都是品相好的,核桃花生個頭都大,洗的很幹淨,也沒有腐爛蟲蛀的。劉老闆實打實滿意,又看了看芋片,沒有被壓碎,還是那個味道。
他走南闖北多了,有的人做買賣不實誠,就喜歡以次充好,表面放一些好貨,下面壓的都是爛東西。
林榆做生意不一樣,劉老闆放心。他把餘下的錢給林榆,然後就是收山貨的錢。
“走一趟來回也要兩天,若是賣的好,到時候還要拜托林夫郎照顧照顧生意,咱們彼此合作。”劉老闆笑着說。
林榆也答應了,兩方都賺錢的事情,他何樂不為。
給劉老闆的貨送出去,林榆才開始賣自己的。有了昨天叫賣的基礎,今天鄉裡人都知道林榆在賣新鮮吃食,很多人都跑來買。
買的少,半斤半斤買。買的多,五斤十斤的買。有小孩子貪嘴又沒錢,拿一文錢來,林榆也給賣。
他揉揉酸脹的胳膊,一上午都在忙活,一口氣忙完才覺得累。林榆把銅闆裝在錢袋子裡,裡面有他和村民的錢,鄉裡手腳不幹淨的人多了去了,林榆來時還帶着一把刀,防的就是這些人。
收拾東西的時候,林榆看見對面兩家鋪子的掌櫃躲在門口,探頭探腦的往這邊看,看的都是林榆賣的東西。
幾家掌櫃早上也來他這裡買,買回去沒有自己吃,而是拿給老闆看。他們還當林榆不知道呢,林榆一早就看見了。
能賺錢的東西,人人都想做,還管什麼臉面不臉面的。
林榆心裡門清,他并不靠着這個做長久的生意,那些人要是有本事,真能做出他的味道來,他也算佩服。
回去路上,林榆遇見周淑雲。他驚訝,村裡說事說了一上午?
“娘,村長和你們說什麼了?”林榆走過去,他見周淑雲的臉色又喜又愁,猜不出是什麼事情。
周淑雲說:“官府要修路,連着周邊幾個村子,直接通往縣城。”
白雲村和雲溪縣直線距離并不遠,但中間隔了好幾個山,翻山越嶺到縣城,一趟就要兩個時辰,真是走冤枉路。
林榆高興地說:“那這是好事,咱們以後去縣裡可就近了。”
他們要養雞,還要做些小生意。縣城比鄉裡人多,價錢也更高,這對他們來說是好事。
等到了家,周淑雲讓孫月華把大山和賀長德喊回來,才把話說完整。
“官府工匠不夠,要每家每戶征工,各家必須出一個男丁和婦人夫郎,男丁要派去修路,婦人夫郎給做飯。這是沒法拒絕的,必須要去一個。”
她也為難,家裡兩個兒子,派哪個去都是受苦的事情,她能不擔心嗎。雖然修路是好事,但沒日沒夜的幹活,再年輕的漢子也受不了。
周淑雲歎氣道:“也不是白去,一人一月五百文工錢,做完就結,飯也是官府包了。”
大景朝國庫充盈吏治清明,沒在這方面虧待百姓,有吃有住有工錢,就是苦了一些。
這是大事,孫月華沒說話。賀堯山看看媳婦,他想了又想,覺得自己主動提出:“二弟是有計劃的人,和榆哥兒要做養雞的營生,榆哥兒也有賺錢的本事。爹娘年紀大了,也去不得。我是大哥,該由我去。”
他沒什麼本事,隻會埋頭種田耕地,也不會上山打山雞野兔。就連平時學習認字,他也不如二弟學的快。
沒腦子的人,隻能做體力活。
孫月華點頭,相公怎麼做她都支持,并沒有什麼怨言。都是一家人,他們不去就該二弟去了,況且二弟和弟夫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周淑雲眼眶一紅,手心手背都是肉,去誰她都心疼。
賀堯山憨厚一笑:“你們也别擔心,我和月華去了,每月還有工錢拿。等路修完,我們手裡也能攢些錢,這可是好事。”
“是啊娘,我會照顧好大山。”
周淑雲拉着大兒媳的手,道:“村長說三天後就去,娘連夜給你們做兩雙鞋,帶過去穿着也舒服。”
“想吃娘烙的軟馍,”孫月華笑着提要求,要去好幾個月呢,她膽子也大起來。
周淑雲連點頭:“好好好,娘用白面給你們烙。白面精細,你們吃了也有力氣幹活。”
大哥大嫂要出門,林榆也參與進來:“今天賺了不少,我明日去鄉裡割兩斤排骨和豬肉,給大哥大嫂做一頓席面吃。”
孫月華高興了,其實去做工也沒有多辛苦。村子裡的年輕漢子都去,大家在一起都能互相幫助。
林榆要去給君哥兒送錢,忽然才想起來。王家就王勇一個獨生子,君哥兒豈不是要跟着一起去?
他加快步伐往王家走去,一眼就看見王家人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