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卻獨獨偏愛這最後一句。】
自己與文也好所見略同這一發現,讓郎君頗感詫異。從來清肅冷硬的臉上,更是難得綻出一點笑影。隻這笑容也是難得,不過微微挂在眼尾眉梢幾息,倏爾消散得無影無蹤。很快便随着屋内零星幾點霧氣,一道隐匿在洗到發白的大氅之下。
那大氅顔色雖舊,上頭細細繡出的寒梅卻不改風儀,在影影綽綽的燈火映襯下,愈顯出幾分傲放枝頭的淩世之姿。
屋内寬闊,卻因擺放家具不多,在這冬日莫名生出幾分蕭索出來。分明沒有外人,可郎君堅持這樣挺直脊背,端端地坐着,借着一盞油燈仔細瞧着瑩瑩閃爍的光幕。
【好戲散場,人走茶涼,這一句有什麼好喜歡的?】文也好自問自答。
【是啊,美景難得,良辰難再,人人都恨不能長長久久地停在此刻才好呢!】小娘子搖頭晃腦,這動作本算不得雅觀,卻因她年紀尚輕,意外顯出幾分憨态可掬的稚氣。
如今他膝下隻得一兒,見此小女兒情狀,倒惹得郎君眉眼一軟。
【可時間匆匆,從來不因人的悲喜而轉移。】
為了給自己增加說服力似的,文也好不假思索低借了那句話來佐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便是這個道理。】
【分明今夜還是人頭攢動、萬家燈火的喜慶,轉眼明日又是夜不出戶、循規蹈矩的日常。如此來看,時間可真是無情。】
文也好嘴裡說着無情,可臉上卻毫無哀怨,反而輕松自在。這無異于明明白白地告訴所有看客:她可不是那麼認為的。
不出所料,下一句接踵而來的便是:【偏我覺得,時間倒很是公平。】
【不拘你是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一日該是多久便是多久,人人相同。縱使富可敵國,也難多留一瞬;哪怕窮困潦倒,亦不會少你一分。】
說到此處,文也好竟起了笑容:
【所以這也在提醒我們: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本來嘛,人生苦短,即便曾高歌“夫子紅顔我少年”,待時光飛逝之後,不仍免不了歎息“白發三千丈”麼?】
知道自己的粉絲列表中亂入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人物,文也好在視頻中呈現出的熱情自然愈發高漲。這會兒,更是借着解析詩歌,明目張膽地隔空喊話那位大詩人李十二白。
唔……也不知道李白看到此處會作何感想?
可惜文也好并不知曉,她點到的詩仙,眼下才狼狽地蹚到岸邊。
倒是他高估了自己的馭舟技術,李白将被江水打濕的衣袍擰過幾道,又從懷中掏出尚未濕透的帕子,胡亂在臉上擦了擦。好在已行至岸邊,即便翻船,他這不還是活蹦亂跳的沒多大影響嘛!
他樂觀地想着,又抖抖衣袖。
“喲,還有意外收獲!”李白從袖中倒出一尾小魚,即便離了水,這魚卻也頑強,猶自在地上蹦跶着。他伸手戳了戳,正盤算着要不要在多撈幾尾上來以作午飯時,猛地打了個噴嚏。
“莫不是沾了水又吹了風,這才受了寒?”李白揉揉鼻子,暫且擱置下小魚,轉頭尋柴生火。
他雖是養尊處優的郎君,卻也不至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更因年少出遊,動手能力極強。不過一會兒功夫,火堆熊熊燃起起,魚也已撈回來了。
橫豎烤魚無事,不如叫他趁機看看也好小娘子可有什麼新動态。李白抻着左手,架在火上烤着魚,騰出右手,翻開光幕。
幸好他有先見之明,在上一回進城的時候,便給艄公結了賬。眼下隻身一人,想何時看便何時看,逍遙又自在。
……
“《正月十五夜》?”李白摩挲着下巴,對這個武周時期的宰相及詩作,他并不陌生。即便挑剔如自己,也要點頭承認,蘇味道此篇,當屬現今上元節最佳詩作。
魚已經快要烤好,聞着鑽入鼻腔的絲絲香氣,李白并不急着此時便将食物送進嘴裡,而是耐心地來回翻轉,待其兩面全都烤至金黃。
難為他一心二用,在此關鍵時候,竟還有心思及時回應文也好的評價,“時間既無情又公平,也好小娘子呐,你總有那麼多的新奇點子。”
接着往下,“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一句,李白倒是聽過,出自漢人筆下,如今姓氏早已不可考,他亦覺得頗有意趣。
隻是,“夫子紅顔我少年”與“白發三千丈”這般精彩的兩句,自己卻從未耳聞。也不知是哪位後世大才,能寫出如此氣魄的佳句。可惜多半不能得見,否則,自己定要與他引為知交,再把盞……
等等……
李白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一個問題:這兩句詩,為何如此像他會寫出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