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被氣的病了好幾日,偏偏老爺出公差,一直沒回來,沒人幫趁着,她有苦無處說,趙氏氣的大哭好幾場。
對幕後挑唆花氏的人更是恨得牙癢癢,她原本一直懷疑是何妙芙為了報複她才挑唆花氏鬧事的,但側妃這件事連她都不知道,何妙芙這麼個小丫頭片子怎麼可能知道。
傳言不可能空穴來風,恐怕是哪個下人從老爺那裡得來的消息給說漏嘴了,才讓人知道了。
經過幾番猜測,趙氏将目光放在鄭氏和剛進門沒多久的劉氏身上,鄭氏進門還不到一年,老爺正稀罕的緊,有時候興緻來了也會跟她講講心裡話,因此對外面的事鄭氏知道的肯定會比她們多。
然後就是劉氏,想到那個大着肚子進門的狐狸精,趙氏眼裡閃過一絲殺意,不過是仗着是劉家八竿子打不着的遠方親戚,就整日裡對她這個正妻耀武揚威的。
早晚要處置了她,趙氏心裡恨恨的想到。劉氏作為劉家的遠房親戚,是最有可能撺掇着老爺跟定王交好的,這樣才能鞏固她在何府的地位。
趙氏心中冷笑,這個劉氏心思倒是不小,恐怕當初将她的消息捅到自己這裡的就是她本人了,偏巧自己當時太生氣失了理智,才着了這狐狸精的道,讓她進了府。
想好怎麼收拾那幾個不老實的妾室之後,趙氏才認真思索起這件事來,她原本一直等着皇上大選時讓女兒去參選,但能不能選上就不一定了。
其實做定王的側妃也不差,如果她的音兒能進了王府,那她就是定王的嶽母了,憑着音兒的手段,那王妃之位也手到擒來。
這樣想着趙氏心裡熨帖不少,老爺心裡還是有她們母女的,不然這樣的好事怎麼會落到她們頭上。
趙氏怎麼想何妙芙不知道,但她的确是放心多了,趙氏花氏肯定不會讓自己有機會進王府的,說不定還會找由頭将自己給支開呢。等何輝回來,看到妻妾争着将女兒嫁進定王府的時候不知道會不會氣的吐血。
一連數天整個何府就跟煮沸了的水一般,人心躁動,沒多久就有人在外采買時說漏了嘴,導緻左右鄰居都知道何輝要将女兒嫁給定王做側妃了。
這種傳言可以說是将何輝架在火上烤了,他年紀輕輕就位列正三品,不是沒有人嫉妒他,而是他深受皇上重用,沒人想做這個出頭鳥。
好不容易等到這麼個機會,他們怎麼能錯過。但查來查去卻什麼都沒查到,隻知道這是後宅婦人們争吵時随口說出來的。
但無風不起浪,真相如何實在不好說。反正何府就這麼幾個小姐,若是少了一個,總能打聽得到。
又加之涉及的定王,精明的大多選擇明哲保身,别有用心者更是将傳言死死的摁住,就等着何輝犯事将他拉下馬。這也是為什麼這麼久了定王都不知道這件事,如果他知道了,何輝恐怕就要成了一枚棄子了。
·····
在何府的屋頂都快被掀了的時候呵護終于回來了,皇上給他的那些案子全都是經年老案,人證物證都沒了,讓他着實費了一番功能功夫才查到些蛛絲馬迹。
他一去就是十天,雖然還是在京城附近,但每個案子都涉及幾個鎮子,來回奔波差點累死在路上。他不是沒懷疑過皇上在有意為難他,但這幾個案子之前的确是刑部在查,現在刑部忙着查魏光遠的案子,皇上才交給他的,這樣也說得過去。
等回到府裡,看到愛妻委屈巴巴的樣子何輝也真的沒有精力去問,隻當她是這麼多天沒見想自己了。
他拉着夫人的手拍了拍,說了句辛苦了,就自顧自的去休息了,卻沒看到趙氏瞬間陰沉下來的表情。
她轉頭看向後面幸災樂禍的幾人,努力讓自己的表情不那麼難堪,“都會自己院裡去吧,有什麼事等老爺醒來再說。”
說完不等别人反應,轉身就走了。
何妙芙看她憋屈的樣子,心裡說不出的痛快,回去以後就叫了個臉生的小丫鬟來,“你去找雲珠,讓她現在花園那邊透透氣,就說太太覺得老爺這一路上舟車勞頓,想讓人給他按一按松松骨。”
雲竹是何妙芙趁亂收買的小丫鬟,她雖然隻是個下等丫頭但卻是在趙氏院裡幹活的,趙氏太摳,很少賞賜下人,那些粗使丫頭平日裡更是什麼好處都得不到。
這個雲竹是冬霜偶然發現的,她家裡人快病死了卻沒有銀子治病,何妙芙讓冬霜暗中接濟了她幾次,她才同意幫何妙芙,今天這事讓她去最合适不過了,隻是過後這人就不能再用了。
何妙芙太了解這些女人的心思,何輝這麼久才回來,他若是第一個點了誰,那就說明誰是被他放在心上的。
這時候能拔得頭籌的人以後一段時間都能在府裡橫着走了。何妙芙一直覺得沒有何輝趙氏什麼也不是,這幾年的寵愛更是讓趙氏的脾氣越來越大了。
想到剛剛出醜的趙氏,何妙芙就想笑她心裡肯定正怄氣呢,一時半會恐怕不會主動往何輝跟前湊了。
那麼不妨礙别人再給她添點堵,鄭氏出身低微,自小學的就是如何伺候男人,按摩松骨的手段在府裡是最好的。這時候湊上去替他解解乏,即便兩人什麼都不做,也能讓其他人羨慕的了。
果然鄭氏這一去,就沒出來。第二天請安的時候又讓何妙芙看了一出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