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妙芙因為何輝一個眼神過得戰戰兢兢的,何輝日子也不好過。朝廷為了籌辦皇上的第一個萬壽節本來事情就多,這時候竟然還有人拖他的後腿。
年初數位大臣的嫡系子孫在同一天被拐,丢的還都是皇上剛剛提拔起來的新人,這件案子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有人想挑撥皇上與臣子之間的關系。
那幾個孩子雖然都被找回來了,但到底年幼身嬌肉貴,又在冰天雪地裡凍了許久,雖然沒有留下病根,但也足夠讓這幾戶人家心疼的了。
也是因此皇上才會震怒,下旨由左相同刑部一同徹查此案。隻是幾個月過去了才查出了幾個無關緊要的拍花子,連幕後主使都沒有查出來。
所有人以為這案子就這麼擱置下去了,偏偏這時候蘇州知府魏光遠在京中述職時被人一封密信告到了刑部,雖然告的是貪污受賄,卻在他的落腳處查出了他涉嫌人口買賣的證據。
魏光遠原是劉家的門生,以前就很得定王看中,皇帝登基之後,定王為了保存實力将他派去了蘇州,他在明,何輝在暗,兩人共同輔佐定王。
這次是想将那幾個孩子遠遠地送走,為保穩妥才讓魏光遠參與了此事,卻沒想到他卻成了這案子的突破口。
魏光遠追随劉家多年,知道劉家許多秘密,他被抓了,劉家當然着急,所以在他剛被彈劾的時候,定王就給何輝下了命令,無論如何不能然魏光遠說出半點東西。
奈何此案皇上并未讓大理寺參與,何輝想趕在刑部之前見一見魏光遠都不可能了。加之皇上又将幾件陳年舊案交給他查,一時間他也的确是分心乏術了。
何輝懷疑過皇上是不是故意支開他才将這些經年的死案拿出來讓他去查的,但他怎麼也想不到這次的事情卻真的是巧合,原本皇上他們隻是想尋個由頭将定王江南的爪子剁了才安排人告了魏光遠,卻沒想到獄裡的那幾個拍花子認出了魏光遠,為了立功贖罪減輕責罰,那幾個人立馬就将魏光遠給指認出來。
這下魏光遠直接被關進了死牢,何輝就是想插手都插不上了。更何況為了分散他的注意了,皇上找的這些案子還都不是京城裡的案子,為了查案何輝現在東奔西跑連家都回不去,是絕對分不開心去幹涉魏光遠的案子了。
皇上催的急,何輝什麼都沒來得及交代就直接離京了,他一走趙氏也因為被何妙芙抓了把柄暫時安分了,着實讓何妙芙過了幾天安穩日子。
老爺一直沒回府,夫人又管不了大小姐,所以在何妙芙的重賞之下,何府後門守門的幾個婆子小厮都讓何妙芙拿捏住了。
雖然現在明面上府裡還是不讓人進出,但何妙芙的人卻可以悄悄出入。能做的她都做了,現在隻能等了。
葉老夫人也沒讓她失望,王嬷嬷雖然回不來了,但卻給她送了封信,信中說已經跟葉大學士提過這件事了,等時機成熟了,就會向何輝提要求了,葉大學士出面想來他是不會拒絕的。
何妙芙每日除了跟白氏虛與委蛇,就是去滿府裡找何妙音的不痛快。有銀子就好辦事,何府雖然不差,但主子各個都很窮,下人們更是得不到什麼賞銀,何妙芙隻花了一點點代價就讓何妙音跟何妙琴離了心。
何妙芙讓人将何輝想将何妙音嫁進定王府做側妃的事情透露給了何妙琴,這個消息在後院裡掀起了軒然大波,讓花氏跟何妙琴嫉妒的眼都紅了。
何妙琴才是何輝親生的,卻偏偏什麼好東西都給了何妙音這麼外人得了去,她們早就對趙氏不滿了。
定王雖然是皇上欲除之後快的眼中釘,但後宅婦人哪裡懂這些,她們隻看中定王的門第,堂堂王爺的側妃,說出去那簡直是天大的顔面。
何妙琴早就恨透了她們了,這次機會說什麼她都要搶到。
所以趁着何輝不在的這段日子裡,何妙琴母女跟趙氏母女是鬥的跟烏眼雞似的。
花氏進門就比趙氏早,雖然這幾年趙氏把持着後院,但花氏手裡也是有底牌的。
這兩方互相算計着,又有幾個妾室在一旁煽風點火,趙氏是真的吃了幾次悶虧。
何妙芙隻是惋惜衛氏的女兒太小,不到出門的年紀,不然花氏和衛氏聯手,趙氏恐怕早就完了。
何府後院一時間鬧得烏煙瘴氣的,趙氏花氏争鋒相對,就想在老爺回來之前把對方弄死,但花氏有何妙芙暗中幫襯着,最後兩方鬥的是旗鼓相當。
沒有孩子的那幾人就在一旁吃茶看戲,原本衛氏也不想參合她們之間的破事,她的孩子都還小,這種好事怎麼也輪不到她們的。
卻不想她女兒還是以被殃及池魚了,原本何妙音給何妙琴下的藥,不知怎麼的被四小姐何妙真給吃了,這下可捅了衛氏的心窩子了。
看着何妙真長滿紅瘡的臉,衛氏急的六神無主,偏偏夫人還不讓人出去請郎中,生生延誤了治療的最好時機,到最後還是何妙芙讓人悄悄的帶了一位郎中進來,才給何妙真解了毒。
衛氏恨不得宰了趙氏母女,可她不能動,她還有女兒兒子要照顧,不能這麼沖動。
最後在何妙芙的牽線搭橋下,衛氏跟白氏聯手了,何妙真治病需要銀子,而白氏需要老爺的寵愛,兩人一拍即合,形成了新的同盟。
衛氏能生下兩女一子就可以看出何輝對她的喜愛,就算趙氏這幾年占着獨寵也沒讓何輝忘了她,就可見這女人手段不一般,所以她想擡舉白氏也不算難。
雖然平日裡花氏也會酸衛氏幾句,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趙氏現在跟她鬥的你死我活,每當她落了下風,衛氏都會适時的幫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