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月十五,感業寺一如往常,而不遠處的長安城卻熱鬧非凡。
這日是道教的下元節,主祭祀祖先。
李唐皇室向來以李耳為祖先,推崇道教,将下元節認定為官方法定節日。下元節當天,宵禁解除。遂下元節也在民間逐漸拓展開來。
這日,李治參加完皇家道觀的盛大道場法事,又結束了百官宴請,讓他們早點回家過節。
一切妥當後,李治便微服出宮,去了感業寺。
此時,武媚娘正如往常般念經禮佛,楊春花正如往常般守在旁邊打瞌睡。
感業寺是皇家寺廟,除了皇室,平民甚至一般官宦人家,非特殊情況,不得前往。所以寺中清靜,卻也無聊。
回顧過往,自14歲進宮到26歲出宮,再到現在27歲了,武媚娘也就在太極宮、翠微宮、感業寺三個地方呆着。盡管做才人時,太極宮很大,但是允許一個才人到達的地方并不多。
武媚娘如此,作為其婢女的楊春花亦是如此。
而驚喜總在不經意間到來。
李治帶着寺外的新鮮冷冽的風闖入佛堂,帶着武媚娘回到了闊别13年的市井凡間。
“今日是下元節,滿城繁華,媚娘可願與我同遊?”23歲的李治彎腰伸手,笑眯眯地發出邀請。
27歲的武媚娘也笑着将手搭在男人的手心,起身行禮,“恭敬不如從命。”
楊春花已經自覺站在佛堂的角落,臉上帶着不自覺地笑,該死,又要磕到了!
長安城裡,滿城喧鬧,燈火通明。
李治和武媚娘就像尋常結緣的公子、小姐那般,帶着侍衛、侍女遊走于市坊之間。
他們贊賞路邊異域女子的舞蹈,駐足在精緻的首飾攤子前,圍觀書生搖頭晃腦地解燈謎,在人群擁擠推搡間相擁而笑。
世界在吵鬧,我們在相愛。
而現代人楊春花已經從“又不是沒見過仿古旅遊街”變成一個處處驚訝的鄉巴佬。雖然14歲進宮前,她也和武媚娘逛過節日坊市,但是那時王朝剛剛統一,百廢待興,百姓剛剛褪去戰亂的恐慌,而現在經曆了貞觀盛世,王朝穩固,少有饑馑,還有異域商人往來,更是王都,百姓已經有了□□子民的富足和驕傲。
楊春花正驚歎地看着挂在路邊的花燈,被拽了拽衣服,便看向拽她的人。
“主子們已經走了,這裡人多,快跟上。”王及善指了指已經走到另一個攤子前的武媚娘和李治。
楊春花這才發現,原來王及善也在啊。
也許是楊春花那“你怎麼也在”的表情太過明顯,亦或者喧嘩人間帶來的人情味兒,一向沉默透明、謹慎清正的王及善面色柔和,帶着笑意,“還愣着幹什麼,快跟上。”
“哦哦。”楊春花回過神來。她看了看周圍越來越多的人,出于極高的安全意識,以及看過的古代被拐故事,伸手拽住王及善的袖子。
王及善順着自己的袖子看向楊春花的臉,隻見對方一臉平靜,還說,“不是要跟上,快走啊。”
王及善還以為是自己少見多怪了,便也就任由楊春花拽着他的袖子,幾步追上前面的武媚娘和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