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山陽,沈嫣發現這裡距她上次來的時候大變了模樣。從前山陽隻有一個簡陋的煤礦,現在這裡除了煤礦,還有冶鐵的高爐,附近還有工程在建,周圍聚集了一個小的村落,有點義陽工場的影子了。
徐管事來迎接沈嫣:“大娘子,多虧了國勝小哥,我們這焦炭,終于搞成啦!”
沈嫣笑問:“國勝呢?”
徐管事道:“忙着呢,我帶您過去看看,他呀,還想改進……嗯,工藝,說是那高爐還可以再改改。”
果然王國勝指揮着一幫工匠,正在建設高爐,看樣子,比目前的土法高爐更高更大。
見到沈嫣,王國勝趕緊過來打招呼,又有些可惜:“如今天氣冷了,水力鼓風機差了點兒意思,聽說這邊的河到了冬天會結冰。所以隻能用畜力驅動……”
有了耐火磚和焦炭,爐溫大幅提高,生産效率猛增,即便是這個土法高爐,冶鐵産量已經高得驚人。
沈嫣先是看了一下她花重金承包的鐵礦,礦石顔色是赤紅色,品質還算可以。幾位鐵匠已經徒手打出了齒輪,這樣的工藝水平實在讓人歎服。
“開了開了……”工匠們大叫起來。
徐管事拉着沈嫣後退,火紅的鐵水伴随着灼熱的高溫,流入了坩埚,再流入了随後流入石模中,而石模的空心部分正是一組齒輪。随着鐵水灌入,齒輪瞬間鑄成。
哎呀,工業生産的效率就是這麼無敵啊!
鐵匠們也在一起觀看,一邊又指指點點,讨論下一步的退火處理。
沈嫣看到工場外面有新的模具,空心管狀,這是要要加工無縫鐵管啊,王國勝這小子還是忘不了可以燃燒的“煤氣”。
這也難怪,中國人本性就比較節儉,可以燃燒的煤氣白白排放到空中,浪費不說,還有味道,不如燃燒煤氣,為退火供溫。
沈嫣在冶煉工坊看了一圈,又來到鍛造工坊,有了生鐵,傳統的生鐵經過進一步鍛造變成熟鐵,又或者用炒鋼法,脫碳處理後得到鋼。
沈嫣仔細看了一下目前他們正在做的器具,這方方正正的框子,莫非要制造鐵窗嗎?再掃一眼後頭架子上擱置的玻璃,果然!
看到東家來了,大家的錘子揮舞得更加賣力了。沈嫣微笑地道聲“辛苦”,讓他們好好幹,轉頭又回到了頭一間煉焦爐邊上。
目前山陽使用的還是土法煉焦,隻能回收一些基礎的副産品,但是新式煉焦爐已經在建造了,到時最重要的副産品煤氣也将得到充分利用。
雖是秋天,整個工場卻是暖和得像夏天一樣。這就是她的煤鐵複合體的雛形呀!沈嫣看完,心潮澎湃。
都珂就比她冷靜多了,她已經拉着徐管事,計算山陽冶鐵廠的效益,也不知道他們一年的收益能不能覆蓋至少一萬貫的成本。
都珂心裡沒有底,一個勁兒地劃拉算盤。
徐管事在一旁說道:“咱們粗粗算過了,這一噸礦石,能煉出480公斤的生鐵,這個比例可是咱整個京畿最厲害的冶鐵工坊啦!一斤生鐵,如果往外頭賣……”
嗯,他們這裡内部的計量單位和外頭稍有不同,徐管事在心裡算了一下,繼續說道:“大概八十文,一公斤那就是一百六十文,一噸的産出就是七十六貫八,一年三百六十天就有兩萬七千六百貫……”
都珂立刻打斷他:“徐管事,這隻是粗略估計,你還沒算燒掉的煤和用的人工呢,這些可都是成本!”
徐管事連忙應道:“自然自然,算上這些,我們也是賺的。”
都珂道:“哪裡就一定賺了,這些生鐵煉出來,還要進一步加工,然後被我們自己吃進,要最後生産出成品賣出去,才真正開始賺錢。”
徐管事尴尬起來,這就不關他的事了呀!
沈嫣安慰道:“咱們的鐵,質量這麼好,哪裡愁賣,如果我們自己消化不完,就賣給榷貨務呗!”
徐管事附和道:“正是正是!”
所謂鹽鐵專賣,國家嚴控鹽和鐵的生産和銷售,市場上整體呈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因此,她隻要冶煉出生鐵,就不愁銷路了。
不過沈嫣自己的産業鍊對鐵的需求量比較大,暫時也不會向外出售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