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小承乾也從師父的話中,注意到師父尚且弱小的那個階段,過得隻怕比自己想象中更艱難。
他無法想象,該是怎樣的無奈,才能讓師父将視線轉移到蟲子上,從而了解到蟲子的美味,将蟲子納入正經食譜。
小承乾身為李世民的長子,世家出身,後來又升級成天橫貴胄,自小錦衣華服,吞金咽玉。
他不知道,遇上戰亂災年,底層百姓耗盡最後一粒糧食,餓到樹葉吃完,樹皮剝淨,什麼都沒得吃的時候,隻能去吃土。
那時候就連無毒的能吃的蟲子都是奢侈的,因為那是肉。
誰敢當着他地面對他說蟲子好吃,讓他試試蟲子的滋味,早就被亂棍打出去了。
他對苦難最深的感受,大概是聖賢書裡的簡單總結,大人口中的隻言片語,以及阿耶出征時,被扣下糧草,餓到整個人崩潰。
即使那個時候,李世民也沒吃過樹葉、土塊和蟲子。
家中世代侍奉的奴仆不知道那些被餓死,被吃掉的百姓的苦,知道的人也不會将其告訴年幼的李承乾。
他對真正的悲苦沒有概念,他不能想象,不能感同身受他的師父當年的遭遇。
他對自己的‘不能’感到無力。
作為徒弟,他能做的,似乎隻有心疼,和聽師父的話,好好照顧師父。
“因人而異,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就厭惡,這很正常。”
關初陽自然看得出小徒弟面上的糾結、不适,和憐憫。
他甚至猜得出,小徒弟在想他什麼。
怎麼說呢,他當然不是因為艱難才去吃蟲子。
事實上,穿越前他就很喜歡吃蟲子,尤其喜歡油炸蠍子,焦香焦香的,特别适合當下酒菜。
況且,他當年也沒特别慘。
他當初是穿到深山裡的,他有系統,靈耀總能帶着他避開野獸毒蛇毒蟲,找到水源和能吃的東西。
雖然未經馴化的果子酸澀難咽,個頭小,能吃的部分少,好歹能吃,用來給無毒菌子、魚、兔子肉調味也還行。
正式成為修行者,能利用靈氣,使用最基礎的小法術,得到基本的自保能力後,他就時不時短暫地從山裡出來,去找周圍的村子,用山裡的藥草、獵物,換取衣物和一些調味品,尤其是鹽和糖。
時至今日,最開始的窘迫無助早已過去已久,人要向前看。
隻是——
望着小徒弟那雙黑亮的眼睛,關初陽想:如果這能借此讓小徒弟有所感化的話,那也沒必要特意指出小徒弟腦補裡誇大的部分,使得這份感化大打折扣。
探身越過桌案揉揉對方的小腦袋,關初陽溫聲說:“乖,等你長大經曆得多了,就會明白,再艱難的過往,都隻是你的來時路罷了。”
頓了頓,又道:“也像你阿耶那樣。”
阿耶……
想到阿耶每次征戰沙場時受的傷和九死一生取得的勝利,被祖父氣到數次痛哭,被大伯四叔設計下毒吐血瀕死,被逼無奈發動政變,林林總總——小承乾逐漸目光堅定。
“是,師父。”
好了,感性時間結束,讓我們繼續回歸蟲子的話題(=^▽^=)
小承乾:“啊?!”還要繼續嗎?!
關初陽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
小徒弟反抗不能,無奈妥協:好吧。
“這世上有很多能吃的蟲子,竹蟲隻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還有蜂蛹、蟬的幼蟲、白蟻、黑螞蟻、螞蚱、豆丹,也就是豆天蛾的幼蟲,通體嫩綠,味道很不錯,看起來也挺好看。”
每說一個蟲名,小承乾都有一種,就像師父說的,認知被刷新的感覺。
情緒起伏激烈之餘,他猛然想起來,他似乎有看過關于食蟲的文章。
還是聖賢書!QAQ
比如:《禮記·内則》,寫食物名稱的段落中有蜩,範二字,分别指得是蟬和蜂。①
“蟋蟀,也就是蛐蛐,我記得有些男孩子喜歡養蛐蛐,鬥蛐蛐對吧,那也是可以吃的。”
小承乾:他要不能直視蛐蛐了,好怕夏秋夜晚聽見蛐蛐鳴叫的時候,第一時間想起的不是夏夜風擾蟲鳴噪,而是蛐蛐吃起來是什麼味道!(>_<)
“還有蝗蟲。”
等等!蝗蟲!
小承乾忙問:“蝗蟲居然也能吃嗎?!”
“那當然,蝗蟲肉從某些層面來說很養人,且肉質松軟鮮嫩,口感上類似于肉少的蝦,處理好,油炸後撒上調味料就挺美味。”
小承乾:怎麼辦,蝗蟲和蝦聯系起來了,感覺最近不想食用任何與蝦有關的菜肴了。
“隻是蝗蟲習性上有些特殊,在特殊時候,它們體内會生有毒素,這時候若是吃了,便是要中毒的。”
接着,他便将蝗蟲産生毒素的原因一一告知于小承乾,連帶着防範、治理蝗蟲的方法一起,讓他回頭見着他阿耶,記得轉告一下。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