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飯,郁禾覺得時間還早,于是決定去看一場皮影戲。她騎車到回民街的高家大院,決定在這裡看自己心心念念的皮影戲表演。在非遺物質文化遺産中,皮影戲占一席之地。皮影戲也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用獸皮或紙闆做成的人物剪影,用來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
她從未看過真正的皮影戲皮影戲表演,隻對它那獨特的小人造型感興趣。今天看皮影戲的觀衆不多,所以買票沒花太長時間,而今天的最後一場戲也正好被她趕上,沒等多久,戲開場了。
故事從一個賣貨郎展開。“叮咚當啷”的貨郎鼓聲率先出場,緊接着一道具有穿透力的“賣雜貨嘞~”的男高音響起,正式開啟今天的這場皮影戲表演。
昏黃的燈光照在一張幕布上,幕布上,一個男子肩挑沉甸甸的擔子緩緩現身,他肩頭的扁擔忽閃忽閃,發出“吱嘎、吱嘎”有節奏的聲響……随着音樂漸入,它的每一處關節都活動得恰到好處,就連嘴裡的煙圈,都吐得活靈活現,它們就好像被表演者賦予了生命,靈活的去做各種微妙的動作,營造出一個不存在但逼真的世界。
郁禾認真看完這場表演,心想,這才是讓人拍案叫絕的光影藝術。
在場看皮影戲的觀衆包含各個年齡圈層,每一個人都安靜認真地看完這場或許他們已經看了很多遍的皮影戲。表演者也不負大家的信任,一場表演下來流暢無比沒有失誤。雙方都做到了互相尊重。
氛圍真好,郁禾心想。
看完皮影戲的她又順便在附近看了一場秦腔表演,雖聽不太懂,但在這獨有的腔調中,她也能領略到西北人特有的豪氣爽朗。
兩場表演的時間并不長,但看完之後天色也逐漸黑了下來。
她認為西安有一種魔力,好吃到讓人忘記玩的魔力。所以今晚她要和夜宵一起度過。
“去吃小旅推薦的燴菜咯。”她騎着車,因為晚上冷,還順帶去超市買了熊貓帽子和毛茸茸的手套,原本郁禾身上那股生人勿進的氣質瞬間消散,搖身一變俏皮靈動小女孩。
雖然天氣冷,但一路上能看看西安的夜景,也是一個不錯的體驗。
她騎車來到東新街,一家名為老陳家繪菜的小店面前。其實距離回民街最近的美食街是灑金橋,隻有一公裡左右,但是她想等到明天早上去那邊吃早餐,趕個早。
所以多騎車十分鐘來到著名的東新街夜市,而她在吃完後又可以打車回到大唐不夜場閑逛,這樣她今天的遊玩計劃就完成啦。
郁禾邁步走近店,菜肴的熱氣和店内的暖氣讓她瞬間散去了騎車時的冷意。
“果然和爬山阿姨說得一樣,西安的天氣就是速凍,早晚都是大棉襖,中午嘛,可以肚臍裝逛街。”很難想象這是二月中的天氣。
店裡隻有老闆一個人在忙碌,她從一口口大鐵鍋裡面舀出熱氣騰騰的菜碼在碗裡,整個操作過程井然有序。
見老闆忙碌,她便自行上前,“你好,我該怎麼點單?”
郁禾第一次吃燴菜,實在不知道怎麼點,也沒有菜單。
“姑娘南方人啊?肯定是第一次吃燴菜,我這兒所有的菜加在一起就是燴菜,想吃什麼種類的菜直接跟我說,我給你盛。還有昂,這裡面煮菜用的都是骨頭湯哦,我每天早晨現熬的骨頭湯。”
“哦~那我很期待。”郁禾應了一聲,是不是真的骨頭湯她喝過就知道,雖然不太會做飯,但吃還不會嗎?
店裡菜的種類蠻多,有牛肉丸子、豆腐幹、還有牛肉塊等。郁禾沒有要粉絲,而是根據老闆的推薦,配米飯吃。
十分鐘後,她端着自己的大碗找到一個僻靜的位置,開始細細品嘗。
吃飯先喝湯,強似用藥方。這碗燴菜的湯色清澈,卻有着牛肉的濃郁鮮香。
喝完湯後再吃一口豆幹,豆幹咀嚼間很有彈性,又柔軟鮮嫩,這還不是最主要的,令郁禾詫異的是這豆幹它有味,有牛肉的香味!
“真神奇。”郁禾忍不住說。
吃完豆幹,接着再攝入每日蔬菜維西,簡單的水煮菜已經浸足湯汁,一口下去隐隐有要爆汁的感覺,雖是如此,卻還保留着綠色蔬菜原本的甘苦。她不喜歡吃蔬菜,但喜歡吃嚼起來甘苦的蔬菜,甜口的菜她不吃,所以面前這個綠色茼蒿就很對她的口味。
再來就是吃一塊牛肉塊,仔細瞧着,牛肉的刀口很整齊,不知道是人工切的還是機器切,肉色帶點紅,紋理很漂亮,一口下去一如既往的美味多汁有嚼勁兒,蠻不錯的。
最後,碗裡還剩下一道菜她沒吃過,是這家店的明星菜品牛肉丸子,丸子的表面好像裹了一層面粉,一口下去還可以嘗到牛肉裡的生姜味。整個肉丸的口感彈嫩柔軟,牙齒都能感受到筋道十足,味道很贊,她喜歡這樣的牛肉丸。但要跟潮汕的手打牛肉丸相比的話,還差點意思。
依次品嘗過所有菜後,郁禾拿勺子将碗裡的所有菜舀齊之後塞進嘴裡一起咀嚼,非常有滿足感。
“老闆,這個牛肉丸子外面是裹了一層面粉嗎?”郁禾難得出聲問,現在店裡人很少,見老闆閑着,她趕緊問。
“不是面粉啦,是澱粉咧,這是我親自做的牛肉丸子,裹上澱粉先炸,然後才煮,這樣丸子外表是脆的,而内裡是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