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真有一個全球旅行系統 > 第12章 愈合的不是塔,愈合的是人心

第12章 愈合的不是塔,愈合的是人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恭喜宿主完成隐藏代步成就,減碳出行80km,獎勵自行車一輛。】

郁禾:??她這些天這麼能騎嗎?

那她的自行車呢,毛都沒見到啊。

【自行車在宿主所住酒店車庫,具體位置已發送至小旅App,請宿主自行查收。自行車具有回收功能,如宿主不想騎行,便可在小旅App一鍵回收。】

“好好好。”郁禾笑得合不攏嘴,一路上牙凍得很。

要說來西安最值得一去的清閑地方,必然是隐于樊川秦嶺的古刹和祖庭。

那麼……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的香積寺,就是她接下來想去的地方。

關于香積寺,郁禾也還算了解一些。

香積寺建于公元681年,是漢傳佛教淨土宗的祖庭,681年善導大師圓寂後,由他的二弟子懷恽法師把他的遺骨安葬在如今他腳下的這片土地……

天空蔚藍,四周幽靜,擡頭看,正巧一隻燕子飛過,留下煽動翅膀帶動落葉飛舞的聲音。

郁禾走在寺内。古塔,屋檐,回廊,古樹,行僧,鴿群,無不讓她為長安的靈氣和獨有的智慧動容,那種見過繁華,還能返璞歸真之可貴,就在幽靜的寺廟中,展現得淋漓盡緻……

她就這樣,在這附近走走停停,感受着古城的安靜祥和。

一直到下午一點,郁禾走不動了,找了個亭子坐着休息,順便劃拉着手機。早上吃得太飽,以至于她現在一點餓的感覺都沒有。

于是決定去看看著名的密檐式磚塔——小雁塔。

相較于大雁塔的人潮湧動,小雁塔要顯得靜谧不少,這座塔也為存放佛家經卷而建,與它有關的人物是一位西取真經的大德高僧,名為義淨,是玄奘的粉絲。

史書記載他曾遊曆過三十多個國家,從廣州出發,取道海陸,到達天竺。在玄奘曾經學習過的那爛陀寺學習了十一年,又在蘇門答臘遊學了七年,攜樊經四百部,舍利三百粒歸唐。

當時武則天還曾在洛陽東門外,迎接義淨法師,可見人貢獻之大。

聽說義淨法師歸國之後,就主要是在長安和洛陽兩地譯經,而她眼前這座小雁塔,存放的就是義淨法師取回的經書。也是今天西安市區裡唯一的一座原汁原味的唐代建築。

而關于小雁塔本身,也有自己的曆史沉澱。相傳它曾經曆過三次地震,而且每一次地震都會從中間裂開,但是過後又會慢慢自己愈合。

她數了數,小雁塔一共十三層。但路書上說,該有十五層,而缺的兩層則在1556年關中大地震中被震塌。

至于為什麼不進行修複……或許是因為在古建築保護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修舊如舊。用最小的幹預,最大程度的保留曆史信息……

自古有塔必有寺,小雁塔下的寺廟,為薦福寺。

郁禾一邊看着路書資料,一邊走到寺廟附近,這裡可以說是人煙稀少的程度。

“看來這地方還沒有被外地遊客開發,也好,相對甯靜很多。”

路書中說,最早的時候,薦福寺這一片就是一塊寶地,曾叫潛龍舊宅。因為這個地方曾經住過隋唐時期的兩位王爺,楊廣和李顯,他們并非皇室嫡長子,最後卻都繼承了皇位。

而這座薦福寺的由來,是在公元684年唐高宗李治去世百天後他的親戚所修建,目的是為他祈福,最初名叫獻福寺,最後由武則天改名為薦福寺。

塔的文化起源于印度,但塔在本國落地生根後,發揚光大。這座小雁塔也就成為了龍國早期密檐式磚塔的代表作。

她上輩子曾去過雲南旅遊,見過雲南大理的崇聖寺千尋塔,也見過河北正定縣的開元寺塔,這兩座也都屬于唐代的密檐式磚塔,但卻不如小雁塔聞名。因為自從小雁塔誕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在對抗時間的流逝。

公元713年,義淨法師在這裡去世,時年七十九歲,他用自己的方式複刻了玄奘的一生,郁禾覺得,這應該就是榜樣的力量……

“失去義淨法師的小雁塔,或許一開始還沒有這麼孤單,因為它還有薦福寺的陪伴呢。”郁禾看完路書後,望着不遠處的小雁塔,出神呢喃。

雖然這座皇家寺院躲過了會昌法難,但最終還是毀于唐末的戰火。當長安城告别往日輝煌的時候,昔日的潛龍舊宅,也就隻剩下這一座孤零零的小雁塔了。

到宋朝,小雁塔逐漸有所損毀,有碑文記載,風雨摧剝,棱角墊毀。到了明朝,這座小雁塔就開始不斷被地震考驗。

明朝是曆史上地震最多的王朝,276年的明朝,有記載的地震就有一百六十五次。

在1555年九月份,有一位叫王鶴的京官曾經在小雁塔留宿,寺廟裡的僧人給王鶴講了個神奇的故事。

在成化末年,西安發生了一次小地震,小雁塔被震得一分為二。三十四年後,正德末年,又一次地震,小雁塔再次被震裂,而沒過多久,小雁塔卻神奇地合上了。

當時王鶴覺得這事兒非常神奇,就把這段故事記錄下來,這段文字至今還被刻在小雁塔北邊的門楣上,郁禾精準找到所刻文字,拍了張照片。

又到1556年1月23日,關中爆發史無前例的大地震,這場地震震級達八點三級。

有記載當時地震後景象。

“一望丘墟,人煙幾絕兩千裡,無數古塔名刹,都倒在地震之中。”

這座小雁塔,也在那時不幸被震塌兩層。

從此,這座小雁塔就進入了一個三裂三合的傳說時代……

郁禾想,有時候看似與自己無關的曆史,或許就是先人的一生。

現在她所見到的小雁塔除了塔尖有些被損壞的痕迹,其他并沒有明顯的傷痕。所以三裂三合的傳說,至今還是個未解之謎。

不對,說是未解之謎,其實也并不完全,有人相信這個傳說。因為小雁塔神合的背後,有一種自愈精神的存在,小雁塔三次震裂都因地震,不僅僅是古建築,無數的百姓也會在地震中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或許當時的人們把在地震中親人的離别傷痛等情緒寄托在小雁塔身上,他們希望自己也能有被治愈的一天。正因如此,小雁塔三裂三合的故事才經久不衰,因為塑造塔的是人,塑造精神的也是人。

愈合的不是塔,愈合的是人心……

當然,也有另一個比較權威的說法,有專家後來測量過大雁塔的地基,發現它的地基結構很巧妙,就像是個鐵鍋一樣,下面小上面大,三合土裡夾雜這一些木條。

就像陀螺儀那樣,當地震發生時,這樣的結構會分散地震的力,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一切玄學的背後都有科學的解釋,但有時連科學解釋不了的,就隻能相信玄學了……”

郁禾說完,正想離開。

卻被一道些許耳熟的聲音叫住,“哎!是你呀!”

郁禾轉過頭,有些茫然。

這誰?

隻見女子撩一把額前的劉海,“是我呀,采訪那個,你不記得啦?”

郁禾這才恍然大悟,那個被她拒絕錄像采訪的女生。

向葵見郁禾看了眼自己的雙手,随即明白她在看什麼。

“放心吧~今天我也是個單純的遊客,不拍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