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真有一個全球旅行系統 > 第17章 不要八千願得一百

第17章 不要八千願得一百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二個展廳有兩件文物也值得一看,鎏金銀竹節銅熏爐,漢代未央宮裡面的一個青銅熏爐,表面鎏的金和銀,是在漢武帝劉徹親姐姐陽信長公主的墓裡頭發現的。還有一個是皇後玉玺,據說是劉邦的老婆呂後曾經使用過的玉玺。

第三展廳,有三件陶瓷,第一件是三彩載樂駱駝俑,全中國最珍貴的一件唐三彩,是當時唐朝的流動樂隊表演和生活時候的一個場景。

第二件叫青釉提梁倒灌壺,這件文物造型很獨特,隻有出水口,入水口隐藏在壺底,從底部向内注水,注滿之後翻轉回來滴水不漏,所以就叫做倒灌壺。

它的壺嘴部分的設計是一隻母獅在哺乳,它的壺身是牡丹花,壺把手的部分是鳳鳥,以鳳鳥做百鳥之王,母獅做百獸之王,牡丹花做百花之王,因此簡稱三王虎。

第三件是一個宋代的黑釉油滴碗,講解員說這全國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的一個黑釉瓷器。黑釉油滴碗這種制造工藝在建窯非常出名,是用到百分之九左右的氧化鐵,在一千一百二十度左右的溫度裡結出的一種結晶釉。

這種結晶釉會使得在黑釉的表面上出現銀灰色的小斑點,就像油滴撒在上面一樣,所以才叫做油滴碗。

因為油滴碗對于素材和溫度的把控要求非常高,因此燒成的成品非常少。這個碗在當時用于飲茶,因為結晶釉是銀灰色的斑點,會反光。盛水閃銀光,盛茶閃星光。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閃光的碗呢?這就跟宋代時期發生的一種社會事件有關。”講解員的聲音還在繼續,郁禾一邊拿着放大鏡一邊豎着耳朵聽。

“當時的氏族們有一個非常喜愛的活動叫做鬥茶,比的是誰沏茶的時候沫子少,誰的茶顔色清亮。而相較于淡黃色和白色的茶湯來說呢,黑釉就能夠很好的體現出它的茶色。”

“原來一個平平無奇的黑碗來頭這麼厲害哦。”其中一位大哥小聲說道。

陝曆博的面積不算大,但主題展廳很多,隻花一個上午的時間想要看完所有的展品,走馬觀花的話就失去了來博物館的初衷。所以她跟着講解員将二号展廳值得一看的文物看完後,跟着來到第三展廳——大唐遺寶。

相較于其他展廳人多了些,比較嘈雜。因為這展廳裡面有陝曆博排名第一的鎮館之寶——鑲金獸首瑪瑙杯。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鑲金獸首瑪瑙杯是用純天然的瑪瑙制作出的一個來通酒杯。瑪瑙杯選擇紅棕白三色相雜的瑪瑙制成,是迄今所見的唯一的俏色玉雕作品。”說完講解員雙手伸向瑪瑙杯的前上端。

“大家可以看到,瑪瑙杯前端刻畫出牛首,牛首嘴部鑲嵌着金蓋,牛首頭頂向後揚起,呈現出彎曲狀的螺狀雙角。鑲金獸首瑪瑙杯這種造型,起源于西方,三千五百年前,希臘的克裡特島就已經出現了這種器物,他們稱之為來通,并且認為來通角杯是聖物,用它來喝水,可以防止中毒,如果一飲而盡,更是在向酒神緻敬……”

“那這在唐朝的時候也算古董啊!”

“可以這麼理解呢。”講解員笑着回答道。

郁禾這一路都沉浸在震驚的情緒中,陝西遍地都是寶,這座城市受遊客喜歡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食物好吃,更是因為它的曆史底蘊。

這兩天天逛了三個博物館,有兩個館裡的部分文物其實最先都是由西安的老百姓們發現并選擇上報相關部門。

“不要八千願得一百”诠釋的正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農民百姓那淳樸無私的節氣和責任感。

文物,文字當前。她不知道從古至今又有多少篆刻或者印證着寶貴史料的金銀銅器消失在熔爐一炬中,倘若人人皆為利往,曆史該由誰訴說,又會有何人知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