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落的一堆雜物下,她費力地翻找出那些風幹的食材,有蘿蔔幹、豆角幹,還有已經發硬的面餅。初夏小心翼翼地将它們整理好,用幹淨的布袋裝起來背在肩上。
回到家中,她開始忙碌起來。
先把蘿蔔幹和豆角幹仔細清洗、泡發,按照記憶中的配方,加入從村裡換來的辣椒、鹽、香料等,精心腌制蘿蔔鹹菜,炖煮幹豆角。面餅則被她碾碎,混合着從自家為數不多的存糧中拿出的一點面粉,加上一些野菜,制成了簡易的雜糧面餅。
為了擺攤,初夏四處搜羅家裡可用的東西。她找到一張破舊的桌子,修補好桌腿,又找來一塊幹淨的布當作桌布。還親手繪制了一些簡單卻醒目的招牌,上面寫着“特色農家風味美食”。
次日清晨,天還未亮,初夏就起身了。她将準備好的食品一一擺放在推車上,用幹淨的紗布蓋好,防止灰塵。
然後推着車,沿着村裡的小路,朝着集市的方向走去。
集市上人頭攢動,初夏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合适的位置,便開始擺放她的攤位。
當她在集市上擺好攤位後,周圍的百姓們很快被這個新鮮的景象吸引過來。那時的人們,日常飲食相對單調,對于這些從未見過的新食物,眼中滿是好奇與期待。
“大家快來嘗嘗,新鮮出爐的農家美食,香辣可口的蘿蔔鹹菜,美味的幹豆角炖肉,還有酥脆的雜糧面餅,都是用傳統方法制作,幹淨又好吃!”初夏熱情地吆喝着,聲音清脆響亮,在集市的嘈雜聲中格外引人注目。
她熱情地向過往的村民吆喝着:“大家快來嘗嘗,新鮮出爐的農家美食,幹淨又好吃!”
起初,村民們隻是好奇地圍過來看看,但在初夏的熱情邀請下,有人開始嘗試購買。
起初,村民們隻是小心翼翼地圍過來,互相交頭接耳地議論着這些新奇的食物。但在初夏真誠的邀請下,終于有人鼓起勇氣嘗試購買。
當第一位村民将蘿蔔鹹菜放入口中咀嚼的瞬間,他的眼睛突然睜大,臉上露出了驚喜萬分的表情:“哎呀,這鹹菜味道真不錯!鹹香适中,辣味恰到好處,好久沒吃到這麼地道又特别的味道了!”
這一聲由衷的稱贊,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瞬間激起了層層漣漪,吸引了更多的人紛紛圍攏過來。
“這真的是用那些快扔掉的食材做的?太神奇了!”一位大媽驚訝地問道。
“姑娘,你這手藝可真厲害啊!這面餅咋做的,聞着就香。”一位大爺也好奇地探過頭來。
初夏一邊手腳麻利地忙碌着售賣食品,一邊耐心地解答着村民們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詳細地介紹這些食品的特色和獨特的制作方法。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放心品嘗,她還細心地準備了一些小份的試吃品,分發到大家手中。
随着品嘗的人越來越多,贊歎聲也此起彼伏。
“這幹豆角炖肉,味道濃郁,肉質軟爛,真是下飯的好菜!”
“這雜糧面餅,吃着健康,口感還酥脆,姑娘,給我多來幾個!”
在衆人的熱情購買下,忙碌了一天,攤位上的食品幾乎銷售一空,初夏望着空空的推車,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懷揣着辛苦掙來的錢,隻盼早日把欠蘇然的錢還上,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先去村裡的供銷社買了些種子,有白菜、蘿蔔和南瓜籽,這些都是适合本地氣候且容易生長的品種,還購置了幾把簡單的農具,像鋤頭、鏟子之類的。
回到試驗田,她和陸續年便馬不停蹄地開始勞作。他們先用鋤頭把土地翻松,将之前清理出的碎石和雜物仔細地挑揀出來,以免影響種子發芽。
初夏按照在農業知識講座上學到的方法,在土地上挖出整齊的小坑,每個坑的間距都恰到好處,然後小心翼翼地将種子放入坑中,輕輕覆蓋上一層松軟的土壤,再澆上适量的水。
這幾天,上面安排的專家陸陸續續開展了許多講座,初夏一場都沒落下。
她努力學習農業知識,從土壤改良的科學配方,到各類農作物的最佳種植時機,再到新型灌溉技術的巧妙運用,每一個細節都認真記錄在她那本有些破舊的筆記本上。
隻恨她上輩子不是農學生,隻能這輩子惡補。
既然沒有強制要求,她想種點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