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甯院
顯國公老夫人聞着大太太竟送了丫鬟往小兒子院裡,臉上滿是愠怒。
她對這大兒媳這些年還算是滿意,雖大兒媳執掌中饋不免有些自己的小心思,可大體上還是過得去的,也沒曾讓國公府跟着失了臉面。
可現在,她卻有些不确定了,是否之前是自己看走了眼。否則,大太太怎好做出這樣不要臉的事情來。
她這當婆母的都未曾往小兒子房裡送人呢,大太太不過隔房的大嫂,竟插手自己小叔房裡的事情。這傳出去,可不惹了外人的指指點點。
薛嬷嬷也沒想到大太太會做這樣的蠢事,也不由感慨道:“大太太往日裡行事還算是周全,可近來卻是明顯失了分寸,就連奴婢都覺着,大太太該不會是魔怔了吧。”
老夫人冷哼一聲道:“她哪裡是魔怔了,明明是這些年養尊處優,俨然已經把自己當做這後院最大的主子了。隻怕如今她連我這當婆母的也不放在眼裡了。”
薛嬷嬷知道老夫人心裡愈發不滿大太太,想了想,她出主意道:“老夫人,不若您小小警告下大太太,這掌中饋的事情便讓二太太從旁協助大太太吧。如此,大太太也該知道反省反省的。”
在薛嬷嬷看來,作為這後院的老祖宗,老夫人當然不好明着表現出對于大太太插手小兒子房中事的不滿,可也不好縱容大太太仗着自己執掌中饋,仗着自己長嫂的身份亂來。
老夫人聽着這話,卻是有幾分感慨道:“這些年,老大媳婦一直執掌中饋,我自己呢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她,便是知曉她有自己的私心,可到底大體上沒差,所以好多事情我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你說,可是我做錯了。原就不該讓她一人掌中饋,早該讓老二媳婦接管一部分的。如此方才是平衡之術,不至于鬧騰出今日這笑話來。”
薛嬷嬷見老夫人竟然自我反省起來,忙寬慰她道:“老夫人,這哪裡是您的錯了。這長房媳婦掌家,原也是高門大族的慣例。隻不過大太太近些日子可能有些關心則亂吧。畢竟虞氏之前和大少爺的婚約,她本就對三太太生了怨恨,所以便想仗着自己長嫂的身份,挽回些顔面罷了。隻是她不知道的是,她這長嫂原該避嫌的,而不是這樣為難三太太,反倒是讓人看了笑話。”
大太太并非不知道自己今日這番舉動會惹了老夫人不喜,可她也顧不得這麼多了,虞珣今日讓她失了臉面,她可不得借着自己長嫂的身份,扳回一局。
可大太太沒想到的是,直至暮色降臨,都不見虞珣過來和她求饒。
大太太怎會料到虞珣不過一個小丫頭,竟如此沉得住氣。她當真能拿着那點回門禮,明日回信國公府去?
這若換作别的新婦,早該戰戰兢兢的過來和自己低頭了。
駱嬷嬷看一眼大太太,小聲道:“夫人,您說三太太這樣沉得住氣,是不是因着她知道老夫人不會讓三爺失了臉面,即便不往您跟前求饒,明個兒老夫人也會開了自己的私庫,全了三房的體面。”
駱嬷嬷這話倒也不是全無可能,畢竟不管大太太怎麼為難三太太,老夫人總歸是疼三爺的,不可能真的讓三太太在回門禮的事情上被人看了笑話。
畢竟這打狗還得看主人呢,想到這樣的可能性,薛嬷嬷有些後悔自己沒有勸着點自家夫人,否則也不至于落得這樣騎虎難下了。
聽着駱嬷嬷的話,大太太也覺着虞珣或許真是存了這樣的心思,所以才有了底氣。一時間,她難掩羞惱,“不行,這件事情上老夫人斷不能給那小賤人撐腰,否則豈不是讓阖府上上下下的人看了我的笑話。尤其是二房那位,她慣來是看熱鬧不嫌事大,日後可得借着這事對我陰陽怪氣了。”
可她自知今日自己送了四個丫鬟往三房去,這事情已是惹惱了老夫人,自己又有什麼能耐真的攔了老夫人給虞珣開了私庫呢?
她自然也不可能讓大老爺去求老夫人,一是她沒臉求大老爺,而是她是知道大老爺的性子的,若知道她做了這樣的蠢事,肯定會指着她的鼻子罵一頓的。
可自己該怎麼辦呢?總不能這樣任由老夫人給虞珣撐腰吧。
“嬷嬷,要不明日我裝病好了。明日虞氏回門,可我這當長嫂的竟然病了,你說她還能不往我這裡坐坐,哪還能真就對我這大嫂不聞不問,歡歡喜喜的回自己娘家去啊。”
此話一出,駱嬷嬷也是聽的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