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房
大太太着人去查虞珣之前是否和什麼人談過婚嫁,亦或是早就和人有過私情,雖這事兒未必就能這麼快查出端倪,可對于大太太來說,即便不真的查出些什麼,哪怕是放出一丁點的流言蜚語出去,這事情上虞珣也會落得被動的。
畢竟這悠悠衆口,即便是假的,可關乎内宅婦人名聲之事,看戲的人可多了去了。
也因着這樣的心思,大太太今日便讓人叫了虞珣和二太太過來,她便是要再試探試探,這虞氏當真能一點都不心虛,一點都不忌諱自己要查她的事情。
當然,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大太太之所以叫了虞珣和二太太過來,還因着今日長房有一樁大喜事。今日一大早長公主府那邊便差人來傳話,說是長公主瞧着謝鴛遲遲未定人家,所以便想撮合謝鴛和榮太妃那娘家的侄兒。
大太太雖已經知道長公主定然會在女兒的婚事上給些照拂,可聽說對方竟是榮太妃的娘家,如今的承恩侯府,大太太如何能不欣喜。
這榮太妃當年雖是太後娘娘宮裡侍奉的宮人,可等到先帝爺駕崩,新帝登基,比起那些被遣往皇陵守靈的妃嫔中,屬這榮太妃最有體面了。得了加封不說,還随太後娘娘常住慈甯宮偏殿,她那娘家也封了承恩侯府。
便是礙着這個,這門親事也算是極好的了。何況,謝鴛是大太太的心頭寶,她當然也知曉自己這寶貝女兒被自己給寵壞了,這婚事若不能是一個好相與的人家,隻怕日後少不了要惹大太太煩心的。
可承恩侯府就不一樣了,這是長公主保媒,榮太妃這些年仰仗太後娘娘得了榮寵,承恩侯府才得以成了閑散世族,所以女兒嫁過去之後,他們必然也會對女兒多些寬容的,畢竟,這裡面可是有長公主面子。
想到女兒能得了這麼一門好婚事,大太太前些日子心裡的憋屈也都消散了許多。在她看來,兒子和郡主的婚事,這好處且在後頭呢。外頭那些流言蜚語又算得了什麼,等這風頭過去,大家都隻會說她眼光長遠。
薛嬷嬷怎能看不出自家夫人的得意,隻在旁恭維道:“主子,二姑娘若能嫁到承恩侯府去,主子也該安心了。有長公主的面子在,二姑娘在承恩侯府日子隻有順遂的,定是半分委屈都受不了的。”
說完,薛嬷嬷又提及了二太太膝下兩個姑娘,大姑娘嫁去了常順侯府,這常順侯府雖也不差,可比起承恩侯府,那定然是比不得的。至于三姑娘,就那說話都結巴的樣子,這輩子怕是沒什麼好婚配了。
聽着薛嬷嬷這樣的拉踩,大太太心裡愈發暢快了。
這些年她和二太太明争暗鬥這麼些年,可到頭來,還不是自己赢了。
一會兒,等二太太過來時,她若得知自己給女兒謀了承恩侯府的婚事,隻怕也會氣的臉色發白吧。
畢竟,謝菡如今也要到了婚配的年齡了,可撇開二太太本就不喜三姑娘這個女兒,也有很大的原因是二太太隻怕也知道自己這女兒根本沒什麼好前程,性子膽小怯懦也就是了,說話還結巴,這哪家會要這樣的媳婦啊。
想到根本沒哪個好人家會求娶謝菡,大太太便覺得自己把二太太踩在了腳底下,她平日裡在自己面前逞強,還有那些口舌之争有什麼用,最終還不是自己站在高處。
而二太太,兩個女兒都沒太好的婚配,膝下也沒有兒子傍身,更于爵位無緣,要大太太說啊,她都替二太太臊得慌。
卻說二太太和虞珣正往長房來的路上,二太太最是知曉大太太的性子的,必然不隻是為了讓她們過來商量給郡主的聘禮。
虞珣自然能看得出二太太心不在焉的樣子,隻她也沒多說什麼。
不一會兒,兩人便到了長房。
見着兩人一進來,大太太果然是眼睛裡掩蓋不住的喜色,等到寒暄幾句之後,大太太便和兩人提及長公主給謝鴛保媒,自己女兒日後會嫁到承恩侯府去的事情。
虞珣畢竟是重生一世,所以對于這個消息當然不意外。加之上一世謝鴛嫁到承恩侯府去之後,性子嬌縱,日子過的并不舒坦,所以她當然不會把大太太的顯擺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