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青帶着楊寶珠主仆二人去了青州府衙。
王聞山就被緊急從宅子裡找了過來,挨了王夫人好一頓罵,一聽有剝皮兇犯的線索了也顧不上哄發妻便匆匆而來。
宋推官已經等在内堂了,見王聞山來了便簡單同他說了事情的始末。
那楊家小姐楊寶珠知道賀青今日晚上不當值定會去街上湊熱鬧,便打算去府衙所在的那條街口守株待兔。路上小姑娘途經一個買花燈的小攤子,一下子就被小販挂在竹竿上的蘭花燈籠吸引了,當即就開價要買,小販不肯,那楊寶珠又是個從小被寵大的,大小姐脾氣上來了直接扔下銀子拿了燈籠就走,等賀青出了府衙便當做禮物送給賀青。
王聞山聽完,先是讓人去街上把百姓都緊急疏散回家,叮囑百姓今夜都别再出門了,随即也不忘調侃賀青:“行啊,賀捕頭的桃花立大功!”
賀青無奈:“大人……”
“楊小姐說的那個小販去找了嗎?”
賀青點點頭:“讓朱正帶人去尋了,一會兒就能帶回來。”
不多時,朱正押着一個賊眉鼠眼的小販回來了,那小販聽說了人皮燈籠的事情吓得不輕,一個勁兒地喊冤。
“青天大老爺啊,真的不是小人啊,那是楊小姐非要搶的,小人哪敢觸楊老闆家黴頭啊……”
賀青趕緊扭正方向:“停停停,說這燈籠哪來的。”
“燈籠……這事兒……小人說了還請諸位大人們别難為小的呀。”小販扁了扁嘴,有些為難。
王聞山呵道:“你且說來!”
“是是,這燈籠是小人在香燭店買那做花燈用的蠟燭頭時順來的……”
原是這小販早早開始準備七夕祭,做了不少形态各異的花燈,自然是要備些短燭做内芯的。前日小販便去了城北安興坊的香燭鋪子裡淘小蠟燭頭,一進店小販就瞅見了擺在櫃台上的這盞燈籠。
這燈籠是少見的仿宮燈,燈籠紙又畫得好看,小販也喜愛得緊,便同老闆問了價。誰知老闆說這燈籠是一位客人落在店裡的,還等着人家想起來了到店裡取呢,他做不得主賣出去。小販卻是動了歪心思,這仿宮燈一看就做工精良,哪有人出門丢了這麼好的燈籠就不管了的,多半是真不要了,便趁着香燭鋪子的老闆去店裡的小庫房給其他客人取特制蠟燭時悄悄順走了這燈籠。
小販還指望着七夕祭時這盞漂亮的燈籠給他多招點客人,哪裡曉得竟是盞人皮燈籠!
這會兒小販已經悔得五官都皺巴在一起了,小心地觀察着王聞山幾人的臉色,生怕他們府衙的青天大老爺一激動就把他給扔進大牢裡去了。
就見王聞山一擺手道:“行了行了,往後不可再行此等偷盜之事,你今日且先回去吧,近日不得離開青州府,府衙問話需得随傳随到。”
“是是是,多謝大人!”
王聞山又遞了個眼神給賀青,賀捕頭明白得很,當即出去找其他捕快,逮到一個薛洋,便吩咐薛洋去城北安興坊的香燭鋪子找鋪子的老闆打探人皮燈籠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