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手的事兒。”璟雯蹲在籮筐旁拆下并整理綁在上面的書袋。
“先生辛苦了,要不要今個兒留下來做客,咱吃菌子焖雞。”
“你家菜全是藥味兒,我嘗了幾天藥,不想再嘗了。”璟雯說。
“藥材養生,吃多點沒什麼不好。”
“生要養,精神也要養。”她将書袋提起來本想挂在肩上,卻被身邊人奪去幫她提了。
“可以不放藥材嘛,這次的飯菜都不放藥材,如何?”老人仍想挽留。
“我不信你家鍋,這麼多年,沒準腌入味了。”
“哈哈,先生說話真逗。”
“走了哈。”璟雯揮揮手。
“先生何時有空給我弟子講講課呀?”老人問。
“你講就行,我自己還要上課呢。”
“忘了問你身邊怎麼多了個大兄弟?”老人又道。
“……撿的。”
“出門一趟撿個俊郎,先生終于走桃花運了?”
“看你的書吧。”
薄幫她提着書袋走出醫館門口,她說自己要去上課,私塾外人不能入,讓他先在外邊溜達。
醫館隔壁就是一家私塾,可以聽到裡面傳出少男少女的朗朗書聲。
“你要……上學堂?”薄流露出驚色。
“嗯,”璟雯應,“張先生詩文講得好,我恰巧這方面薄弱,有時會去聽一聽。”
“張先生?”
璟雯解釋得簡單明了:“張先生和張伯是兄弟,出自書香世家,張伯開醫館張先生開私塾,我給他們家送的草藥和野菜是我上課的學費。”
薄想了想道:“這學費,會不會太貴?”
耗費數日以及那麼大精力采得那些草藥,換得的隻是有時去上上課?
她卻說:“不貴,一次可抵半年,反正我也喜歡采藥。好了,你溜達吧,我上課去了。”
璟雯想要回書袋,薄問她:“你上課要看這些?”
“不用。”
“你怕我帶書跑了?”
“不是,這些書重。”
“我幫你拿。”薄抱着書袋道。
“你是不是想看?”璟雯道,“你可以看。”
“我……”
他單純想幫她拿,讓人家收留,總該做些什麼不是。
璟雯将書袋留給他,自己走進私塾。她剛在位子上坐下沒多久,薄後腳就溜到了她旁邊,同她坐在一起。
“你怎麼進來了?先生肯放你進來?”
“我說同你認識,也給了銀子,放心我不會打擾你。”
“好吧。”
此間正值學生們自由背誦詩文,講台上的教書先生來回踱步,亦在一本正經地拿着本書吟詩。
私塾裡坐着的十歲左右孩子居多,也有近弱冠的年輕人,璟雯看着成熟穩重,大概是這裡年紀最大的,旁邊向她請教某個字詞的讀音或含義的小朋友喚她伊姐姐。
又是先生又是姐姐,她在這個地方擔任着多少角色?
璟雯翻着案上書冊,身邊人看她翻,聽她說話。
“你讀過詩麼,不少詩句深得我心。”
“什麼詩句?”
薄聽她念起詩,女子神情專注,聲音溫和中透出自己感悟出的情感。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