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時,日漸西山,屋子裡熱鬧起來。
江暮歸端上綠白相間的芡實糕,眉眼間難得帶上小女兒的情态,“阿娘嘗嘗,今日下午做的芡實糕。”
趙明竹笑着誇贊,江暮歸又介紹,“這是方草方大姐,她女兒吉祥。往後幫着我們做事的。”
兩人相視微微一笑,算是打過照面。
有了人打下手後江暮歸确是輕松不少,早上都可多睡兩刻鐘。
方大姐做活手腳麻利,做好豆花後,鍋上的饅頭也蒸好了。
“小東家你這饅頭做的真别緻。”
鍋上的饅頭在遇冷的一瞬縮回一點身子,但大胖小子怎麼縮看着也是圓潤光滑。
江暮歸掰開饅頭,遞給吉祥,“不别緻怎麼叫人家心甘情願買我的饅頭,是不是呀?”
吉祥的雙眼圓得真像鈴铛,叮叮當當會說話似的,對着棗泥餡兒咬一口。
棗泥綿密不黏牙,口感清甜化沙。
吉祥咬完後還吧唧兩口,伸出舌頭把嘴唇上的棗泥也卷進去,鈴铛圓的眼睛一下成了月牙。
這就是小朋友的最愛了。
中式流心蒸面包,低卡無油健康版。
除了豆沙餡兒的,江暮歸還做了南瓜餡兒的。
三人推着小車去往張家寺。
***
紅樓街上,王如意按着江暮歸的指示開始表演。
他和他仆人坐在一家面店拐角,筷子拿起又放下。
“公子,對今日面食不滿意麼?”老闆看到前來詢問。
王如意道:“味道和往常無二,隻是吃久了缺點新鮮。”
“公子認為如何才算是新鮮呢?”
“就譬如這饅頭吧,尋常人家做的饅頭白花花一個,沒什麼滋味,再好吃也就是口感軟些,味道甜些。”
老闆呵呵笑了,“嘿,那公子想吃什麼樣的饅頭?”
王如意筷子一撂,大有準備舌戰之意,“老闆可别覺得我多事,論吃我還是能說上幾句話的。張家小娘子做的饅頭就新穎好吃!”
王如意一副癡像,啧啧咂舌,“那饅頭,外頭松軟,裡頭的餡兒綿密,甜味直沁進人的心裡~棗泥裡頭不知放了什麼,一點兒都不噎人喉嚨,一抿就化,好吃得緊!”
老闆斜着身子打量他,“有那麼神麼?”
這時王如意的仆從說話了,“江小娘子的芡實糕也是一絕!吃起來還有茶香呢,一口糕點一口茶,我這粗俗之人嘗了都覺得自己端坐明台之上!”
“聽說江小娘子今兒在張家寺門口賣東西,公子要去看看麼?”
王如意負手,煞是滿意地點點頭,“去看看吧。”
他又道:“我今兒給老闆帶點江小娘子做的吃食回來,老闆嘗了就知道我說的真不真。”
老闆半眯着眼睛,答應了。
他口中的江小娘子與他算是同行,他倒要看看她做的東西有多新穎别緻。
過路的人聽了心生好奇,探出頭來湊個熱鬧。
“饅頭和糕點有那麼稀奇?”
“稀奇不稀奇的,你嘗嘗就曉得了。”
話到此處,江暮歸安排的第三個水軍出現了。
如果說王如意是無腦吹,那這個水軍才是拉攏路人的關鍵。
“诶,我剛從張家寺來。今兒江小娘子大發善心,頭二十個去買饅頭的人不給錢,頭五十個買的送一碗豆花!公子說饅頭好吃,可我覺得江小娘子的豆花才叫人流連忘返,真後悔沒多帶兩碗走。”
“不給錢?!”
“是啊!”
那人眼神都亮了,問道:“你是第幾個買的?”
“公子快些去或許還能趕上。”
那些放了個耳朵在聽他們說話的人心都鼓動了,躍躍欲試。
那人道了多謝便提着衣衫小跑過去。
要說,這人愛薅羊毛的習慣真是從古到今都沒變過。
其他人雖沒表現出什麼,其實身子已經動起來了。
***
張家寺口災民都稀稀拉拉的,皆在破廟等中午放糧。
江暮歸守攤,雖說沒什麼人卻一點都不慌。
昨日她賣豆花時說過今日會在張家寺口出攤,可她也沒指望大家真的把她的話放在心上。
做生意還是要臉皮厚點才好。
方大姐見着沒人可是急壞了——
這些東西這樣好吃,沒人買豈不是暴殄天物?
江暮歸望見王如意的身影,道:“别擔心,我們的水軍來了。”
“水軍?”
“哦,就是托。”
方大姐不大懂什麼是水軍,什麼是托,但見來人是王如意大約可猜到是來幫她們的。
嚯!
來人還不止王如意!
王如意走在最前頭,出手闊綽,“要五個棗泥饅頭,五個南瓜的,再來兩碗豆花!”
“好,王公子第二十個來,給您免單。”
方大姐裝好饅頭遞到他手上。
王如意後頭那人氣喘籲籲,心知自己來晚了一步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