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那些真的不是事實,是有人故意诽謗…”他試圖解釋,但聲音聽起來有些蒼白。
蘇母還在繼續:“什麼诽謗不诽謗的!你平時自己也要檢點一點!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少來往!…”
韓霆聽着蘇母的話,心裡仿佛被壓了一座山。他無法反駁,無法解釋,隻能被動地承受着這種來自血緣親人的、帶着“關心”外衣的審判和規訓。
他深刻地體會到,作為一個女性,要應對的不僅是工作和生活本身的壓力,還有來自社會、來自家庭、甚至來自陌生人的,無處不在的審視和期待。而一旦你稍微“出格”,或者被造謠“出格”,付出的代價,可能是名譽掃地。
“嫁不出去”是一個女人所有努力的否定。
挂斷電話後,韓霆坐在化妝間裡,感覺渾身發冷。他看着鏡子裡蘇沐那張漂亮的臉,忽然覺得這張臉,有時候不是一種優勢,而是一種原罪,一種讓别人更容易産生惡意和偏見的理由。
電視台辦公區,幾個女編導正湊在一起刷手機,表情都帶着憤怒和不平。
“這個‘碎碎念’太過分了吧!”一個編導說,“他自己追求不到,就在網上編造謠言诽謗人家!”
“就是啊!還說蘇主播是‘綠茶’,隻認錢!”另一個附和,“這種男人真惡心!自己是舔狗就以為全世界的女人都是拜金女嗎?!”
“而且網上那些評論也瞎了眼!”小陳氣得臉都紅了,“憑什麼對漂亮又有能力的女性這麼惡意啊?!蘇主播這麼優秀,難道談一個條件好的男友就是拜金嗎?!她憑自己能力賺的錢,過好的生活,礙着誰了?!為什麼男性找個漂亮成功的,就是本事,被誇‘有魅力’,女性就是圖錢啊?!這是什麼雙标?!”
旁邊路過的幾個男同事聽到她們的議論,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沒有搭話。
韓霆站在不遠處,聽着同事們的議論,心裡湧過一股複雜的情感。有感激,感激她們願意站出來為蘇沐說話,理解蘇沐面臨的困境。
有憤怒,憤怒于那些惡意和偏見,尤其是針對漂亮女性的刻闆印象和雙重标準。
她們說的沒錯,社會對女性,特别是漂亮又成功的女性,充滿了隐形的惡意和嚴苛的審判。仿佛你的美貌就是原罪,你的成功都是靠“不正當手段”換來的。
他走過去,加入了她們的讨論。
“那些人,躲在屏幕後面,靠編造謠言來刷存在感。”韓霆說,語氣平靜,但帶着一種壓抑的力量,“他們不了解事實,也不關心事實,他們隻是需要一個發洩口,一個能讓他們站在道德制高點去審判别人的機會。”
“韓主播,我們相信你,也相信蘇主播!”小陳看着他,眼神真誠,“那些诽謗,都是假的!”
“謝謝。”韓霆說,心裡感到一絲暖流。至少在這裡,在他(韓霆)現在工作的環境裡,還有人願意相信真相,願意為正義發聲。
然而,網絡上的謠言并沒有因為同事們的支持而停止。那個“B的碎碎念”仿佛嘗到了甜頭,繼續在網上發布更多添油加醋、捕風捉影的所謂“爆料”。他可能聯系了一些營銷号或小報記者,将對蘇沐的污蔑傳播到更廣的平台
就在這時,一段視頻,像一顆炸彈,被投進了本已喧嚣的網絡。
這段視頻畫面模糊,手持拍攝,場景似乎是在某個酒店的走廊或大堂。畫面搖晃混亂,伴随着嘈雜的争吵聲和尖叫聲。能聽到很多人在激動地叫喊,夾雜着女性的哭泣聲。然後,畫面中出現了混亂的人群,有人在拉扯,有人在推搡,甚至能聽到“啪啪”的擊打聲。
緊接着,一個尖利的女聲劃破了混亂:“她就是小三!打死她!”
畫面在此處劇烈晃動,然後,蘇沐的身影,赫然出現在了視頻裡。她似乎正試圖分開混亂的人群,表情嚴肅,眉頭緊鎖。雖然隻有短短幾秒鐘的鏡頭,但她的出現,以及視頻中“小三”的叫喊聲,瞬間被捕捉、放大。
【勁爆!主播蘇沐竟出現在酒店群毆小三現場?】
【兩幅面孔?台上反網暴,台下卻是小三?】
視頻迅速病毒式傳播,引發了軒然大波。網友們憑借着幾秒模糊的畫面和捕風捉影的猜測,開始了新一輪的狂歡。結合之前關于蘇沐“私生活混亂”、“感情史豐富”的傳聞,一個個全新的、充滿狗血和陰謀的叙事迅速被編織出來。
很快,之前的那個追求者“YY的碎碎念”再次跳出來,他看到視頻後,仿佛找到了“實錘”,更加得意地添油加醋:
【看吧!我之前說什麼來着!她就是這種人!私底下亂七八糟,還裝什麼正義!我在追她的時候,她就一直吊着我!現在終于暴露了!】
他這條微博,加上之前污蔑蘇沐“綠茶”、“隻認錢”的言論,與酒店視頻形成“證據鍊”,讓“蘇沐私生活混亂”、“蘇沐是小三”的說法甚嚣塵上,愈演愈烈。網絡對蘇沐的攻擊,從質疑職業形象,轉為了針對個人道德和私生活的诽謗和污蔑。
就在網絡上針對“蘇沐”的狂歡達到頂峰時,蘇沐正一頭紮進一個案子裡。
這是她進警局第一天參與審訊的□□案子,在審訊後她覺得背後有更深的犯罪網絡可以挖掘。在長達一個月的盯梢後終于有脈絡了。
這是一個與之前陳默案完全不同的世界。沒有網絡上的喧嚣和站隊,隻有城市最底層的陰暗和角落。
在上次審訊的□□女的口中,警方得知了背後組織的“雞頭”,跟蹤摸排半個月後,借口社區排查,發現了某個出租屋裡的異常。當蘇沐和同事們敲開那扇門時,看到的是幾個年輕女孩麻木、恐懼的眼神。
這些女孩們大多來自偏遠地區,文化程度不高,懷揣着來大城市打工賺錢的夢想。她們被“朋友”或中介以高薪招聘、輕松工作為誘餌騙到這裡,然後身份證被扣押,手機被沒收,被制造高額的“入職費”、“培訓費”、“住宿費”等債務。一旦欠下錢,就被人身控制,被威脅,被迫從事□□活動。
而一旦一次堕落,就好像變得麻木,有三次五次無數次,甚至染上髒病、毒品,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韓隊,她才17歲…”年輕警員的聲音帶着難以置信和憤慨,指着一個坐在角落裡、身體瘦弱得仿佛風一吹就要倒的女孩。
蘇沐看着這些女孩們,她們眼神裡的空洞和麻木,比任何傷痕都讓人觸目驚心。聽着她們講述如何一步步被誘騙、被控制、被暴力威脅的經曆,蘇沐心裡感到一種深深的痛。
她們不是“自甘堕落”,她們是被獵捕、被剝削、被困在暗無天日的牢籠裡。
她腦海裡閃過“向下的自由不是自由”這句話。曾經聽過,覺得很有道理。
但現在,當她親眼看到這些被徹底剝奪了向上、向善可能性的女性,看到她們在泥潭中越陷越深,卻連掙紮的力氣都沒有時,她(蘇沐)才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沉重和悲哀。她們沒有選擇的權利,沒有拒絕的自由,更沒有所謂的“向下的自由”。
蘇沐強壓着内心的情緒,保持着作為刑警的冷靜和專業。她知道,此刻感傷無用,她(蘇沐)的責任是收集證據,找到幕後的犯罪團夥,解救所有被困的女性。這是對她們最大的幫助,也是她作為警察的使命。
蘇沐也看到了網上關于“蘇沐”的各種傳聞和謾罵。她(看着那段酒店視頻,看着自己在視頻裡出現的畫面,以及下面鋪天蓋地的“小三”、“綠茶”、“私生活混亂”的評論,感到一種巨大的荒謬和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