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課照常進行。
nina的教學流程大緻分兩大步驟。
首先帶大家了解特定的時尚文化或品牌,基于此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
其次确定設計主題,搜集靈感源圖,兩者結合以創意方式排版拼貼、形成mood borad(情緒闆)。
使用英文闡述完想法,對方将給予一定建議,接着進入實操環節。
具體流程為:設計初稿——篩選終稿,制作電子版——以白坯布(均價8元/米的粗布)試做樣衣,反複修訂細節。
最後再下手成衣。
上節課,nina講解了多個國際品牌,帶領全班同學繞整座大學和校外公園走了足足一小時,讓大家充分觀察環境、并拍照诠釋她所給予的二十個英文原詞。
而後從中揀出師生共議一緻認為最有‘潛力’的照片,作為靈感詞設計出情緒闆。
喬鸢的詞彙是:害羞。
輕音樂如漂浮着柳絮的青溪一樣流淌,nina和班主任落座教室門旁第一張桌子,按名單輪流找同學們上去交流想法。
喬鸢排在第五個,輪到她時,拐杖撞擊桌角,制造出不小的噪音,引來衆人側目。
“Cloe,幫一下。”
班主任就近點名。
眼盲使得喬鸢行動不便,但并未對她的表述造成影響。
有關今天要展示的情緒闆早在兩天前完成,要說的内容亦脫稿練習過多次。
“我的主題詞是害羞,衆所周知人在害羞時會出現臉紅、結巴、心率加快、頻繁的眨眼或垂眼躲避眼神等特征。”
“落實到服裝上,我計劃以紅色為主,運用單一重複的元素、逐漸密集的排列,以及流蘇代替睫毛等方式進行設計。”
“結合我最喜愛的時尚品牌Alexander McQueen的風格……”
流利的演說令nina頻頻點頭,滿意兼惋惜地感慨:“聽起來非常好!lily,我喜歡你對元素的轉換,十分期待能看見你的作品,隻是鑒于你目前的情況……”
“我很抱歉,希望你能等我和Quella商量完再給你一些意見好嗎?”
Quella是班主任的英文名,中文名叫張寶茵。
課後她找到喬鸢,問她需不需要請假一段時間,等眼睛好了再回來上學。
“家裡不太方便,我還是想留在學校。”
一句話簡明扼要,似有深意。張寶茵點頭尊重學生個人意願:“好的,那你平時多注意安全。”
“暫時設計不了服裝,可以去我那邊多拿一些布料熟悉手感。”
“要是一直到期末眼睛還沒恢複,我和nina考慮讓你提前做下學期的課題,抛開視覺、單用觸覺去做複合面料。畢竟特殊情況,其他同學應該不會有意見。”
“好,謝謝老師。”
“不客氣,去吃午飯吧,門外那個是你男朋友?我見過他。”
中英班課業壓力出名的大,每到期末不乏留在教學樓裡通宵達旦踩縫紉機的學生。
去年冬天偶有那麼幾次,張寶茵陪學生到深夜,出樓就見那名男生傻乎乎地用圍巾緊裹住打包好的關東煮。
冬夜料峭,難辨眉目。
不過她印象很深,對方常穿寬松的圓領衛衣,戴一頂黑色毛線帽。挺會打扮的。
一聽聲就往前跑,哈着氣、獻寶似的給女朋友遞上熱水袋,毛絨絨的碎發下雙眼堪比流星般熠熠澄亮。
“去吧,别讓他等久了。”
南港紡織大學校風開放,張寶茵更是一位年輕富有包容的教師,提及戀愛話題并無絲毫異色。然而。
——他已經不是我男朋友了。
喬鸢想。
從昨天起。
*
11:10分,明野踩着點到樓下。
他有喬鸢的課表,再十分鐘才放學,偏偏院外冷得厲害,幹脆跑裡面來等。
想到小祖宗看不見,人緣一般脾氣又太好,擠不上電梯,指不定猴年馬月能下來。他摁下按鈕,雙手插兜,決定上樓接人。
叮咚,兩扇電梯廂門拉開。
明野還沒出去,先被人撞了一腦門。——準備說,是她的腦門撞他胸前。
女生目測隻有一米六,長卷發,張嘴就罵:“長眼了嗎?”
“講點道理,是你自己低頭往裡沖。”
明野手指電梯牌:“先出後入,看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