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萬裡,一片澄明。
六月正午驕陽之下,大道如同被烈火烤過一般,透過蒸騰的熱氣看去,将要枯死的草木似乎在搖晃。
阿昭趴在路邊,使勁捏着虎口,好讓自己保持清醒。他死死盯着官道,不知自己還能堅持多久,但是除了等待,他不知還能做什麼。
天太熱了,連年兵禍,民不聊生,上蒼也看不下去,要降下懲罰,殺死這些自相殘殺的凡人。
有人路過是僥幸,路過的人願意施以援手則是奢望,阿昭等得心焦,卻欲哭無淚——身體好像沒有多餘的水供他排解郁結。
他擦了擦汗,再次擡頭看向官道,蓦然發現遠處出現了一個黑點。許是太過盼望,阿昭一時竟不敢相信,他連忙揉了揉眼睛看過去,漸漸地,黑點近了,露出馬車的模樣,趕車聲也遙遙傳來,阿昭頓時振奮精神。
終于有人來了!
——————
素問端坐在馬車裡,目光落在簡陋的布簾上,心思飛到了九霄雲外——
戰神葉神尊因傷下凡,借轉世曆劫來恢複元神,那些傷會在輪回路上轉變為凡人的先天不足,此時醫治便可事半功倍。
素問出身特殊,又師承醫聖瑤山真君,順理成章被神界選中為葉神尊轉世之身治傷,隻要一切順利,葉神尊歸位之日,便是素問跻身神位之時。
天神制六道法則,掌七界生靈,雖比仙界少了幾分自由逍遙,但卻法力無邊,與天地同壽,仙界不乏有動心者,瑤山真君便在其中——他不僅自身由仙成神,還希望自己唯一的徒弟也能走上這條路。不過此行到底前途難測,瑤山真君在臨行前殷殷相囑,說了好些話,歸根結底,對素問的要求隻有四個字:勿動凡心。
太上忘情,無情才能公允,這是衆神行事的第一道準則。
“成神成聖……”其實對素問來說并不重要,她之所以現在在這裡,與其說是為了晉位成神,不如說是為了師父瑤山真君。
以及記憶中那個模糊的身影。
素問摸向發間木簪,她的法力已被壓制到金丹之下,隻有司命星君所贈木簪護身,這些時日雖然已經适應了凡人的生活,但到底心裡沒底,眼看着快到目的地,她不禁低聲喃喃道:“終于到了洛陽,此一去,也不知會是什麼結果。”
明月奴聽到素問的話,笑道:“阿姐對自己的醫術沒信心?”
“不如說是對人心,江月見說人心很複雜,人世間更是難以堪破。”
明月奴道:“你又不是尼姑,何必看破紅塵?”
“也是。”素問笑道,“連人都還沒見到,想那麼多做什麼。”
“快了。”明月奴一揮馬鞭,“前方便是洛陽城!”
素問掀開窗簾向外看,入目處赤地千裡,誠如司命星君所言:“仙子此番所往,乃是皇綱廢絕、四海淵黑之所在。人間妖孽橫生、群魔亂舞,仙道俱隐于山野,若貿然使用仙術,恐惹來妖魔觊觎,何況仙子以醫入道,并不善于與人對抗,因此我先将你的境界從天仙壓制到人仙,再尋來一個小妖助仙子一臂之力,屆時你們一道,以凡間藥聖傳人的身份進洛陽城,爾後行醫為善,也是功德一樁——不過切記,莫要洩露葉神尊的身份,給葉神尊之外的人看病,隻能用凡間草藥,不可動仙法,以免壞了輪回的秩序。”
明月奴便是那個小妖,一隻生于昆侖山下的狐狸精。
素問正想着,忽然身子往前一個趔趄,緊接着便聽明月奴在外呵斥:“哪裡來的野猴子?不要命了!”
素問拂開簾子看出去,隻見道旁站着好幾個衣衫褴褛的人,他們瘦得皮包骨頭,看着馬車眼冒綠光。
那個被明月奴呵斥的孩子飛快離開馬,躲到了人群後。
明月奴在一旁低聲道:“瞧,有幾個要病死的,有幾個要餓死的,攔車想要讨口飯——不過我們沒有吃的,即便有,我也認為不能給。這會兒餓習慣了倒還好,要是讓他們開了胃口,說不定将我們的馬都給吃了。”明月奴頓了頓,又補充道,“如今吃人的也不少,看我們這麼細皮嫩肉的,吃了我們也說不定,所以還是别管了。”
一路走來,這樣的情形并不少見,連年軍鎮割據混戰,百姓遭災,說是餓殍滿地、浮屍遍野也不為過。據說人間都城是洛陽,到了附近,确實情形好些,不想臨到城外,還是被人攔了下來。
素問輕歎一聲,按照之前的處理方法,将刻着“藥”字的木牌挂了出去,道:“有你在,這些都不怕,就怕誤了進城的時辰。”
司命星君說過,葉神尊轉世會在今日午時遇見命定女子,但緊接着他就會面臨一劫,此劫應對不慎,可能轉世之身便就此死去,休養元神的任務自然失敗,而戰神回歸神位必定有大動靜,往後要想再悄無聲息地下凡,就沒那麼容易了。
司命又說,為了防止擾亂葉神尊轉世和命定之人的紅線姻緣,素問最好在兩人初相識之後出現。
在素問的計劃中,她該早幾日來到洛陽城,爾後在醫廬中閉門不出,直到今日午時才出現,因此這一路行來,她并不匆忙,不料中途突然有了一件急事,耽誤了好幾日,爾後她與明月奴緊趕慢趕,總算現在快到洛陽了。
眼下不去多管閑事才是上策。
素問看着這些人病弱的身子,又看了看日頭,拒絕的話實在難說出來,便拍了拍明月奴,示意他讓開,自己下了馬車。
明月奴明白素問的意思,指了指馬車上挂着的“藥”字木牌,道:“先說好,馬車上沒吃的,我阿姐是藥聖傳人,如果要吃的,那就省點力氣,如果要看病——”明月奴頓住,往人群裡掃了幾眼,入目不是真病了就是餓得快病了,讓他一時倒不知該指誰先來。
明月奴所言非虛,他修為雖不高,但有心入道,早已摒棄口腹之欲,修得了辟谷術。素問是書靈之身,自然更不用食物果腹。
那些人看馬車裡空空蕩蕩,大失所望,對明月奴後面的話一點沒有興趣——吃都吃不飽,還有錢吃藥?隻是剛才明月奴下馬車時故意露了一手,他們也不敢冒然上前,對峙片刻後,一個人帶頭離開,餘下的人便紛紛散了,回到了樹蔭下。
站在最後的阿昭這才露出身影,他生得頭大身小,瘦瘦黑黑,看身形似是五六歲,但是眨巴着的眼睛看上去已然懂事,顯然真實年齡要更大些。
“剛才是你攔車?”素問問罷,見小童呆呆點頭,便走近俯身,溫聲道,“你不走,是想看病麼?哪裡不舒服呀?”
天氣太熱,阿昭是赤着身子跑來的,這會兒看見素問,眼睛不由瞪得大大的,嘴巴微張,隻呆呆看着素問不說話。
明月奴拿出油紙傘,用傘尖戳了戳小童,道:“方才膽大得很,差點叫我軋到你,怎麼現在說不出話了?”
小童眨了眨眼,忽然意識到什麼,連忙到道旁扯了幾片樹葉企圖遮住身體,爾後看向這邊,一時躊躇不已,支支吾吾道:“我想……想請姐姐救救阿娘,阿娘又病又餓,快不行了。”
素問:“你阿娘在哪?”
阿昭見她答應,忙道:“姐姐跟我來!”
明月奴想提醒素問防止有詐,隻是來不及開口,素問已經跟着小童離去,他隻能驅着馬車跟上。
阿昭帶着兩人離了官道,行到一個岔路上,堪堪能讓馬車經過,馬兒本不願走這樣的歪路,無奈狐狸雖小,也是吃肉的,它被天性所壓制,隻得乖乖跟着。
一行人走了一會兒,前方出現一些破敗的窩棚,阿昭登時加快腳步,跑到一個敞口窩棚外蹲下了身子。